分节阅读 70(2 / 2)
“是。”
罗明又大声叫道,“那就有劳你们带路,我们跟你们一起去清津。见见你们的李承皖将军,商量如何共同平叛。但是如今形势险恶,只有委屈各位了。”说着,转身说道:“缴了他们的械,妥善保存。”
“将军,将军,这是为什么呢”中年人呢尴尬的说道。
“没有为什么,如果你所说属实。本将军当然会归还你们这批装备。咱们还要共同平叛不是吗”
朝鲜人虽然不太情愿,但是面对这么枪指着自己,也无奈的顺从了清军的安排。
两支部队浩浩荡荡的向清津进发。
紫禁城内,关绪清一天之内同时收到了三张电报。一张来自赵秉钧,一张来自张勋,一张来自罗明,时间先后都差不多,内容也大同小异。
都是报告说,叛军在日军的帮助下,撕毁停战协议进攻平壤,平壤已经失守。朝鲜国王下落不明日军已经占领平壤。
这次基本可以断定朝鲜的情况了,只是对在朝鲜的那支29师87旅仍然没有消息。难不成就这样全军覆没了关绪清正陷入沉思中,王商的声音软绵绵的传了过来。
“皇上,李鸿章大人求见。”
“嗯让他进来吧。”
“喳。”
不一会,李鸿章匆匆的走了进来。
“臣叩见皇上。”
“平身吧,鸿章这么早有什么事吗”
“皇上,今日臣接到关外盛京督抚电报,有一名自称朝鲜使臣之人向我大清求援说朝鲜内乱严重,叛军在日本人的帮助下已经攻破平壤了。”李鸿章激动的说道。
“朕已经知道了。”关绪清头也不抬,冷冷的说道。
“皇上,日本人如此猖獗,居然煽动朝鲜内乱,还借口维护朝鲜百姓出兵朝鲜。臣以为应当向其这种悖逆行为提出声讨。”李鸿章正义凛然的说道。
“你说,你去提出抗议,去声讨他们就会撤兵了”关绪清抬起头问道。
“额这个,皇上威名远播,想他区区弹丸小国定不敢与我大清为敌。”李鸿章尴尬的说道。
“呵呵,鸿章啊,朕的威名是朕的部队替朕打出来的,打出的是咱们大清的威名。如今日本人既然敢在朝鲜挑衅就说明他根本不怕咱们,咱们朝鲜的部队哪里去了不敢与我大清为敌,倒敢杀我大清士兵”关绪清愤怒的说道。
“额”李鸿章一时无语。
“情况既然已经搞清楚了,就需要有个明确的态度,你们军机处商量商量,拟个方案出来给朕看看。”关绪清继续低头看着折子。
“喳。”
虽然嘴上让军机处商讨方案,但是心里早就绝定对日宣战了。关绪清站在养心殿一张1:200的亚洲地图前,盯着青岛、朝鲜、日本这三处中间的黄海看了好久好久,在他印象里,历史上著名的甲午海战,大清的北洋水师就是在这里遭到重创后全军覆没的。失去制海权之后日本在军舰的掩护下从旅顺登陆,朝鲜的日军也跨过鸭绿江侵入大清本土,这些耻辱的历史不会在他的身上重演。
关绪清坚信,能够改变历史,打胜中法战争、中英战争的他绝对不会败在这个小日本的手中。尤其是战争将提前三年,日本的军备虽然比历史上要强大很多,但是大清也不是历史上的那个大清了。
关绪清在几个太监、宫女的陪同下来到了军机处。
“皇上驾到。”王商那尖尖的嗓音让里面那些一品大员惊恐万分。
“皇上吉祥”众人伏在地上说道。
“都起来吧,朕等的心急,就来瞧瞧。商量的怎么样了”关绪清坐在了一张椅子上问道。
“皇上,臣等均认为先与日方交涉,如果其执意不退兵再对其宣战为妥。”李鸿章说道。
“噢,那么他们愿意退兵呢”关绪清冷冷的问道。
李鸿章一时语塞,不知皇上为什么会有此一问。急忙答道:“如果日本愿意退兵,我天朝自当不与倭寇计较。”
“放屁,我大清属国是他倭寇想来就来,想走就走的嘛我大清军队是他想杀就杀的吗”关绪清怒骂道。
李鸿章急忙跪倒在地,不敢支声。
“彭玉麟,你说呢”关绪清没有理会跪在面前的李鸿章,转眼看向彭玉麟。
“回皇上,臣觉得应直接对日宣战。要么不打要打就要把小鬼子打的爬不起来。”彭玉麟看到那凄惨的李鸿章,当然明白小皇帝心里想的是什么,要的是什么了。
“好,很好日本弹丸小国,依靠英国、法国的扶植居然想跟我大清抗衡,真是不自量力。替朕拟旨,对日宣战。另外命令北洋舰队在黄海设防,拦截一切日本船只。断掉其对朝鲜的补给。让南洋舰队抽掉军舰北上,增援北洋舰队。”关绪清命令道。
“喳。”
逐鹿东亚第一百二十五章异军突起
光绪17年二月初九公元1891年,大清正式向日本宣战。关绪清指派东北集团军大将军董梁为入朝总指挥,统帅麾下第13师、29师、30师与先前入朝部队第1师、第7师组成远征军。征讨日本及与日本联盟之一切武装力量。
另外北洋舰队精英尽出,“镇远”、“定远”、“威远”、“济远”、“乘风”、“胜利”、“凯旋”、“破浪”、“扬帆”、“飞鹰”、“海狮”、“崛起”十二艘主力舰及“经远”、“来远”、“致远”、“靖远”、“平远”、“广甲”、“广已”、“广丙”、“广丁”五艘2000吨排水量的“远”级炮舰,及1000吨排水量的4艘“广”级鱼雷舰。如此庞大的一支北洋军舰在黄海俨然组成了一道海上长城。
可是就是这样,关绪清仍然不放心。从南洋舰队中紧急抽调了一支由“长胜”、“不败”、“南吉”、“南祥”、“大清一号”、“大清二号”俘虏的英军皇家一号、二号万吨轮六支主力舰组成的舰队,北上增援。
旅顺军港、大沽军港、吴淞造船厂全部停下正在进行的造船工作,全部待命,准备对军舰紧急赶修。一场大战即将上演。
京城附近、东南沿海的主要城市茶馆、酒楼里各地商人、学生都对日本在朝鲜的举动和即将上演的大战讨论纷纷,都认为此次日本无异于以卵击石,自讨没趣。
朝廷内,各地兵马调动的折子都由关绪清亲自批复完成。另外,密电给赵秉钧,令其今后有任何军情可以先直接与董梁单线联系,之后再上奏。
国际上,大清对日宣战引起了德、美、俄、英、法等各国的关注。毕竟之前大清打的两次战争不论是英国还是法国都受到了国内各种局势的影响,虽然大清表现出来的战斗力相当强悍,但是几次胜利都存在侥幸的因素。德国对大清是最重视的,一方面想通过日本来检验一下这个东方的盟友的实力、另一方面也想好好的再在大清身上赚一笔军火费。俄国不论是对大清还是日本都没有好感,乐得看热闹,无论谁败都是俄国向其扩张的最好时机。英、法的想法就更简单了,只是希望日本能通过战争消磨正在日益强大的大清,最好这场战争永远无法分出胜负,就这样耗着。那么英国就可以在处理完非洲的事情之后,转身对缅甸和大清的西北三省动手了。他们不在意多给日本提供更多的贷款,甚至说整个日本都可以成为英国的雇佣兵。如果日本战败,那么就无需对这个没有能力的走狗客气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