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小说网
会员书架
首页 >玄幻奇幻 >穿越清朝当皇帝 > 分节阅读 230

分节阅读 230(2 / 2)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

“请你们两位注意自己的身份和场合,这里是松之阁,不是你们吵架的地方”西园寺公望严肃的说道。

两人注意到自己的失态,这才重新做回到原来的位置上。

明治自始至终都没有说一句话,糟糕的国内局势就已经令他焦头烂额了。

日本,因为其根本没有大陆市场,加上其背负的巨额外债,使得整个日本处于非常艰难的境地。原先日本严重依靠美英等国的财政支持,但是经历了世界大战之后,英美等国自顾不暇,哪里还有功来管日本,因此日本在资金方面就陷入了困境。本来还依靠大量日侨,以及在世界范围内卖身的妇女,向国内提供数额不菲的外汇。但世界大战开始后,日侨大量破产,而日本妇女也因为面临所在国本国妇女的竞争,连保持起码的生计都不太可能,哪里还谈得上向国内汇款。从数年前开始,日本不仅陷入严重的金融危机,更陷入了严重的信用危机,并接连引发了政治危机。

在大危机开始时,当时的伊藤博文内阁还没有完全重视此事,因此,与美国政府一样,采取了放任的措施。随着危机的不断深入,日本的国民经济持续下滑,尤其是日本农民几乎到了破产的境界。农业的衰落直接引起农村购买力严重不足,也引发了工业生产的衰退。到了前年,伊藤博文终于决定采取措施来挽回经济颓势。最初,他是想通过行政手段来对国民经济进行调控,增大工业产品的出口,但随即发现这场席卷全球的危机使各国神经紧张,纷纷关闭自己的市场。接着,他又想对全国的金融系统进行整顿,但此时的日本不仅得不到国外资金的支持,甚至所欠的外债也被债权国屡屡态度强硬地追讨。

不得已,伊藤博文想到了发展公共建设来增加工业生产的机会,但所需的庞大的财政支持,则势必要对正在进行的扩军产生不利影响。于是伊藤博文下令停建正在船台上的两艘主力战舰,并停止扩充陆军师团的规模,用节省出来的资金进行公共建设。但此举立即引发了日本军界的不满。在日本历来特有的“以下克上”的军人干政的传统影响下,海军大臣和陆军大臣达成了一致,开始秘密进行颠覆伊藤内阁的行动。伊藤博文的高级助理被一名陆军退役士兵刺杀,这在日本国内引起了轩然大波。

鉴于此事,伊藤博文立即重新启动了造舰资金,并向陆军允诺继续组建新的师团。同时,为了转嫁危机,伊藤博文在日本陆海军的支持下,开始重新向尖阁列岛以及冲绳群岛布防增兵,希望进一步加强在那里的军事力量。于是日本取消了各种公共工程,开始全面加速军备。但由于军备加强后,会严重影响到平民的生活水平,以及民用工业的生产能力,反而造成财政收入进一步减少,用于军备的资金也就进一步萎缩。因此伊藤内阁的这项措施运行后不久,就受到日本国内正盯着公共建设这块蛋糕的财阀们的强烈反对。由于在危机中,日本各大财阀的支持对日本来说非常重要,因此,明治天皇不得不下诏向伊藤内阁施压,并且废除了原先的政策。

伊藤博文非常清楚:此时的中国已经不再是蛮清末年及民国初年时期的中国。中国强悍的陆军部队可以断绝任何想从陆地方向上对中国的进攻企图。这一点,狂热的日本军方是无法或不愿意意识到的。因此,他又立即中止了军队的扩充和主力战舰的续建工程,并任命了新的陆军大臣和海军大臣,财阀的资金支持也使日本逐渐恢复了金融信用,但对于任何削弱军队实力的做法,日本军方都绝对无法接受的。因此,伊藤内阁的这一措施再一次得到了抵制。

此时的日本面对中国的大陆优势,其陆军力量实在不值一提,一个单纯的鸟港事件就已经显现出了中国海军是多么强大。当时日本拥有准备用新舰代替的3艘“金刚”级战列巡洋舰、一艘“伊势”级战列舰以及两艘“长门”级战列舰。已经下水的有1艘“加贺”级战列舰和1艘“天城”级战列巡洋舰。但由于其现役的主力舰性能落后,远不如中国新建的战舰,因此,日本开始全面提速在建的2艘战舰。为了在数年后,日本主力战舰在数量和质量上都能与中国海军拉近距离,伊藤内阁提出了一个庞大的造舰计划:在五至十年内兴建两艘“舞鹤”级战列舰和四艘“大和”级超级战列舰尤其是大和级战舰一旦建成,将会超过中华级,无畏级等世界上最强大的现役军舰。

实际上早在世界大战之前时,中国海军在数量上和质量上都已经远远超过了日本。“金刚”级和“伊势”级实在太过落伍,“长门”级虽然经过动力改装后,性能有较大提升,但还不能与中国最小规模的“福建”和“台湾”两级战舰对抗。就算加上刚下水的“加贺”号与“天城”号战舰,日本海军中称得上主力战舰的也只有4艘,更让日本胆寒的是:中国在此期间还建造了两艘出口智利的“拉托雷海军上将”级战列舰、两艘出口意大利的“维托里奥维内托”级战列舰和两艘“勇敢”级战列巡洋舰。也就是说,中国的造船工业在短短一年多的时间内便能建造出三种级别的主力战舰。这是日本造船工业无法企及的概念。更别说,中国现在又在为意大利建造的4艘“罗马”级战列舰。如果中日两国真的突然爆发战争的话,仅凭中国强大的造船工业,就能够在短时间内建造出数量惊人且战斗力极强的战舰。

风云再起:第二次世界大战第四百章假想敌

1900年7月14日,明治天皇在宫中审视了海军军务官的奏折,折上写道:“耀皇威于海外,非海军而莫属,当今应大兴海军”

这句话,立即拨动了明治的心弦。在伊东佑亨等人的建议之下,他立草诏书,谕令全国:海军之事为当务之急,应从速奠定基础。日本人的“水磨”遇到远东洋流的冲击,如今要立即疯狂地运转起来了。

诏书一下,马上在整个日本列岛引起了巨大轰动,一时间,强帝国海防,筑钢铁防线,造巨型军舰的口号在民众当中迅速鼓荡开来,上至政府,下至普通民众都陷入了巨大的造舰强国的洪流之中。他们的目标只有一个,就是在若干年之后,超越中国从这一刻起,中国成为了日本唯一的假想敌。

但是日本是一个善于向敌人学习的国家,此时,就连沉埋多年的林子平的海国兵谈也被“解放”了出来,成为日本人谈海防、论练兵的重要理论依据。这位18世纪的仙台人还曾专门写了一部三国通览图说,里面记载了朝鲜、琉球和库页岛的地理、民风,以便在“日本勇士率领雄兵入此三国之时”当做指南。一同被送往皇宫的还包括从赤井东海的海防论、松平定信的海防独语,到吉田敏成的海警妄言、佐藤信渊的海防馀论等所有能搜集到的海防论著,甚至中国人魏源那本曾在故乡遭受冷遇与遗忘的海国图志,也成为天皇、大臣的必读之书。

明治政权以惊人的速度和决心,使海军分布在地方各县的舰只全部转到了海军部制下。很快,在天皇的旗帜下就聚集了全日本可供海军使用的一切军舰。在日本军部炮制的雄心勃勃的计划中,日本未来的海军将要超过中国,在10年内拥有大小军舰200艘。炮制这一计划的伊东佑亨,计划仅战列舰就要装备20艘,他还把海军经费提到超越陆军经费的高度。

在东京,原来的广岛军港正加紧施工,准备把这里改为培养新式海军人才的海军练所,几个骄傲的不列颠人出出进进,试图用纯粹的英国方式,来塑造日本的海军。

在欧洲的几大造船厂,都可以看到日本人的身影。这些矮个子的东方人,早就脱下了传统的和服和木屐,他们身穿燕尾服,头戴礼帽,到处深深地鞠躬,到处打听哪里有适合日本的舰船出售。他们的舰船和枪炮生意做得异常艰难,因为整个欧洲都在忙着重建,对他们的举动兴趣不大。但是,他们白天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