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315(2 / 2)
风云再起:第二次世界大战第五百二十四章中村事件上
就在中国政府正在紧锣密鼓的调查万宝山事件之时,在中国东北却发生了一件骇人听闻的事件,使得中日关系急转直下。
1903年春,日本陆军特务机关交给参谋部大尉中村震太郎一项特殊任务:化装潜入海拉尔、洮南地区,搜集兴安屯垦区军事情报;调查日军在横切满蒙时,在宿营、给养、供水以及交通等方面可能遇到的情况;秘密联络当地亲日蒙古王公,准备策应日军进占。
3月11日,中村以“日本帝国东京农业学会会员”的名义,从洮南来到齐齐哈尔进行所谓土壤学调查。中村同井杉延太郎退役的关东军骑兵曹长,精通骑术,中村的助手、一名白俄翻译、一名向导,一行4人骑马上路。
他们离开齐齐哈尔,先是经昂昂溪、免渡河,西行至海拉尔,然后又途径伊列克得南下,翻过索伦山,直奔王爷庙,准备与在洮南接应的另一名特务片仓衷会合。
第二天清晨,兴安屯垦区公署第三团一营三连的哨兵,发现4人骑马鬼鬼祟祟地由北向南驰来,连长宁文龙立即带着一个班的战士冲了上去。一支支黑洞洞的枪口住了中村一行。
中村做梦也没想到会在察尔森的深山沟里遇到麻烦。他满脸堆笑地对连长宁文龙说:“弟兄们,我们是日本农业学会的,到贵国东北进行土壤学调查。”说着,顺手从皮包中掏出一包鸦片递过去,然后交出了护照。
宁文龙仔细地看完护照后,抬头看着眼前的这几个人。他从中村一行满不在乎的神情中,隐隐感到了一股杀气,觉得这几个人不像是什么科学家,反倒像是训练有素的日本军人。为了搞清这几个人的真实身份,宁文龙决定把他们带回团部扣押起来。他把手枪往上抬了抬,颇为客气地说:“实在对不住各位。你们没有进入兴安屯垦区的文件,我们也没有得到上级的命令,你们得先跟我们走一趟。”
“混蛋”中村听到这话脸色骤变,粗野地骂道,“我们是大日本国民,快快地放我们过去”说罢,他习惯地把手伸向了腰间。
“你娘的小日本,还敢在我这儿骂人”宁文龙气得咬牙切齿。他眼睛一瞪,发出了命令,“上都给我捆起来”
周围的士兵听到命令一齐冲了上去,七手八脚地将中村4人结结实实地绑了起来,押送到团部。听说抓到几个日本人,而且他们还带着武器,正在外面练部队的第三团团长关玉衡大吃一惊。他想,日本人带枪跑到我这里干什么情况紧急,不容多想,他急忙策马赶回团部。桌子上摆满了缴获的物品,有军用望远镜一架,三八式马枪一支,南部式自动手枪一把关玉衡一件件地察看完之后,顺手拿起南部式手枪,“咔嚓”一声推上子弹,自言自语地说道:“好枪。”
中村等4人被押走后,关玉衡再次察看被缴获的物品。他把日文十万分之一军用地图和中文十万分之一军用地图并排摊开,发现两张地图上的某些同一地点都有铅笔勾画的痕迹,这表明这些地方他们都已经实地考察过了。三本表册中,有两本分别记载着某些地方的自然情况和旗县人口、物产、军民分布等情况。令人吃惊的是第三本表册,上面清楚准确地记载着兴安区屯垦军的兵力分布、枪炮种类和口径、官兵人数、将校姓名职务、部队驻扎地点、营房容量及坚固程度等内容。
看着这一件件物证,关玉衡陷入了沉思。事情来得太突然了,他一点思想准备都没有。
“关团长,”跟在身边的副团长董平舆开了口,“这些东西就是确凿的证据,充分说明他们是日本军事间谍。”
“对。”关玉衡果断地说,“先审问,后处理。”至于到底怎样处理这伙军事间谍,他一时还拿不出主意来。
3月13日上午。团部内外卫兵林立,戒备森严。办公室里,关玉衡表情严肃,一言不发,盯着站在他面前的中村。中村,中等身材,满脸横肉,身穿俄罗斯式皮夹克,头戴火车头式皮帽,脚穿短筒皮靴。他抬头挺胸,目不斜视,浑身上下透露出一股经过严格训练的军人气质。
关玉衡满意为证据确凿,日本人会供认不讳,没想到审讯一开始就出现了僵局。
“姓名”
不答。
“国籍”
还是不答。
狡猾的中村摇头晃脑,以不会汉语为理由,拒绝回答问题,妄图掩盖其从事军事间谍活动的罪行。我就不信撬不开你个小日本的嘴巴关玉衡暗自在心里说。他随即命令改用日语审讯。“你到我们东北执行什么任务目的是什么”
中村没想到对方会有这一招,只好按事先编好的供词应付审讯:“调查土壤,考察农业,研究农业发展方向”
“胡说”关玉衡态度一变,打断了中村的回答,一针见血地说,“为什么携带武器和军事地图,收集军事情报”
中村认为一个中国军队的小小团长手中没有多大权力,不敢把他怎么样。因此,他态度蛮横,声嘶力竭地为自己辩护,拒不回答实质性问题。审讯只好暂时停下来。
审讯井杉延太郎的过程倒是非常顺利。在军官们威严的目光视下,井杉延太郎眼里掠过惊慌的神色,无言以对,只好低下了头。他吞吞吐吐地供述:“我们是军人。中村震太郎是陆军大尉;我是曹长,中村的助手。我们此行的任务是”
证据确凿,真相大白。如何处置日本军事间谍呢关玉衡焦急地思考着。前清时期,日本人曾在沈阳、海城等地驻扎着大量军队,对东北早已经垂涎三尺,此时派遣军事间谍进行侦察,用意是再明显不过了。若放了他们,就等于放虎归山;若不放了他们,日本在中国享有治外法权,一旦走漏风声,日本可能会通过外交手段设法要回中村,后果同样是不堪设想。
事关重大。关玉衡作为团长,在这紧要关头,只有征求部下军官们的意见了。他喊来了通讯员,下达了“傍晚召开连以上军官会议”的命令。
黄昏,如血的夕阳仍然散发着灼人的热浪。团部办公室里,关玉衡用镇定自若的目光扫视着20多个连以上军官,开门见山地说出了自己的意见。董平舆副团长态度明朗地说:“按照国际法,外国的军事间谍是可以处死刑的。目前唯一的办法就是把他们秘密处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