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小说网
会员书架
首页 >玄幻奇幻 >穿越清朝当皇帝 > 分节阅读 398

分节阅读 398(2 / 2)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

自己便也信口拈来:“平生不会相思,才会相思,便害相思。”

溥德吃了一惊,瞅着新娘子愣了半晌,又吟道:“只愿卿心似我心,定不负相思意。”

那边也吟道:“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谁人说。”

溥德喜上眉梢,到了此时再不犹豫,一把揭开了红盖头,烛光灯影里,一个俏生生、粉奈奈的脸庞映入眼帘,令娴偷偷瞧了对方一眼,便又低下头,一张俏脸早已羞红。溥德煨着身子坐在床沿儿,也不说话,只是静静的瞅着令娴,不觉间竟似痴了。

忽听墙角自鸣钟当当当的敲起,溥德便如触了电般一把握住新人的双手,只觉得触手处温润如玉,心头的波澜层层叠叠的生了出来,轻声说道:“没想到你竟如此美貌。”

令娴缩回一只手来搓着衣角,低眉说道:“照片上便丑了吗”

溥德随口恩了一声,立即觉得不妥,又道:“不是,我说照片不及你美”

令娴掩口笑道:“二皇子不愧是读书人,竟拿诗书来与人家调笑。”

“我也是有感而发,哪里来的调笑。”接着便信口说:“君子不盗不银”

令娴笑得更甚了,“二皇子诗书教化得好,说出话来这般有趣。”

溥德脸上一僵,灯下观美人,越看越爱,把令娴的手握得更紧了,“平日里阿玛督导甚严,书读得多些,因此便有些迂腐了。”

“我倒觉得你心性直率,不会花言巧语,比那些京城里游手好闲的公子哥强多了。”

“是吗我倒没有留意这些,也没成想你也是诗中的魁首,正正和了我的心意。”

令娴把头放的更低了,嘴里说:“你的心意我哪里解得,和与不和的与我有相干吗”

“自然是相干,当初英文师父庄士敦说,男女之间有许多一见钟情的,以往我偏不信,这番才领会得了,灯下一望,恍若故人,说句掏心窝子的话,一见你便没了奈何,手脚没着没落,一颗心便再也离不开你了。”

溥德这番话说得真挚,令娴怔怔的瞧着溥德,眼里竟也渐渐有了泪光,“我和你也是一般的心思。”说罢两人便紧紧相拥,一夜鱼水成欢,正是:花样妖娆却欢柔,含情俊眼逞风流。斜倚翠屏娇又怯,对人佯整玉骚头。风情娇冶天生般,冰雪肌肤贴浑肉。半枕梦魂迷蜂蝶,一春幽恨化水酒。

s:鲜花啊,兄弟们

风雷激荡三千里第六百四十六章后宫粉黛

关绪清当晚回养心殿,宫里四处早已掌起了灯火。从早上起身办事,整整折腾了一整天,除了批阅折子,接见外官,主要就是溥德大婚。当时提着精神,还不觉得怎样,这时候静下来,却又身心疲倦。一时心里想皇子们的事,一时又想两淮漕运的事,一时又想到国外那些个乱七八糟的事儿,越想越是头疼。正在玉案前出神,王商在身后小声奏禀道:“主子,晚膳是在配殿里进,还是在东阁子里进”

“嗯”关绪清这才回过神来,甩着双臂松泛一下身子,便见小德安捧着绿头牌子银盘过来,便随手翻了个牌子,小德安一看是汪嫔,关绪清说道:“不用传膳了,想进点儿清淡的。叫汪嫔到这小伙房给朕预备夜宵。”说完就起身来到天井下,脱了外面的袍子,就地练了一趟布库,又打了一趟太极拳,出了一身透汗,心里反而清爽了不少。正擦着汗,只听脚步细碎,汪嫔挽着个竹蔑小筐,正站在东厢檐下笑看,关绪清笑着说:“这伙房里还少了菜蔬,还从你宫里带过来干嘛”

一听皇上传唤,汪嫔做了一番精心打扮,上身藕荷色套着月白衬衫,下身是葱绿色的百褶裙,裙下半露着水红色小鞋,头上扎着红绒结,一头浓发梳得油光可鉴,刀裁鬓角配着鹅蛋脸,水杏眼,显得端庄里透着妩媚。见皇上一边问话一边过来盯着自己,有点不好意思,两手一扎做了个万福,说道:“这里菜蔬虽多,都得现整治,臣妾怕主子饿,带了些点心来,还有点时新鲜菜,是臣妾闲时自己种的。”

“好好”关绪清又打量她一眼,一边摇着扇子,一边拾级上阶,说道:“把点心带进来吧。朕一边进膳,一边看折子。你下厨去吧”说着进了殿,又叫道:“德子,东阁里暗,再加一枝烛,端一小盆子冰放在炕上,殿里太闷了。”

他看了看炕案上码着的折子,苦笑一下,还是上了炕,一手扯过一份奏章,一手提起了朱笔。连着看了几份,都是外省省长奏报粮食丰欠的事。关绪清虽然关注,却并不特别留意,只特别留意了甘肃、陕西和两江的。甘肃、陕西去冬连着大雪,三月又一场透雨,四月以来雨水虽少,地里庄稼长势还是不错的,都奏称如果不遭风灾,夏收可望达到九成。两江有的州府遭了水患,但苏、常、湖、无锡、江宁都报了稻米丰收,他这才放下心来。

只在几份折子上批“知道了”,想了想又在甘肃的折子上批道:“你们所奏的饲料、柴草、木炭等物,朕已着山西平价拨过去了这类事是你们地方官的分内差使,早就应当未雨绸缪,还烦朕代为劳心,皆因你们平日办差粗心。甘肃的回民为各省最多,回汉杂处,习俗不同,容易滋生嫌隙,务必要认真留意调处。”写完,又拿过江宁将军丰绅的折子,端详了一会儿,那上面写的是放缓丝绸出口的请示:去年因帝国生丝绸缎等物价格上涨,朝廷下发了限制出口的廷喻,来充实百姓使用。到如今推行了几月的时间,而丝价仍未降低,而且还有上涨的趋势。可见百姓人口滋长,民生殷富,用量越来越大。臣以为这是自然之势,并非都是限制出口的缘故,所以请旨放宽出口”

看罢,关绪清提笔在请安折子上批道:“你奏的有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