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520(2 / 2)
法国人渐渐走近,眼看着就要进入吕长青的射程时,那些比鬼还精的法军特种兵用手中的突击步枪向四周进行了火力侦察。
“突突突”1卡宾枪和1936突击步枪射出一串串火舌,横飞的子弹在山坡上到处乱窜。法国人还架起k19自动榴弹发射器,向四周胡乱打了几发。
突然,一颗流弹击中吕长青的肩膀,所幸的是子弹只是从肩膀上擦过去,否则他的一条胳膊必定报废无疑被子弹擦过,吕长青的肩头顿时血流如注,他强忍着疼痛,硬是没有发出一点声音,咬着牙从腰间摸出止血纱布,简单的包扎伤口,以免法国特种兵闻到血腥味发现自己。
法国人距离越来越近,瞄准镜中的标志显示在390米的时候,吕长青呼出一口气,同时果断扣动了扳机。
“噗”一声轻微的咳嗽声,早已被吕长青盯了很久的那名法军军官的凯夫拉头盔飞出去,在空中一个翻腾掉在地上,中弹的法军军官头上射出一道血箭,整个身子直挺挺向后倒下。
“有狙击手”法军士兵纷纷趴下。
吕长青再一次扣动狙击步枪扳机,他一枪爆头击毙一个晚了05秒趴下的家伙,紧接着又是一枪击中一个刚趴下去的士兵的肩头。“噗”一声,那名法军士兵肩头喷起一团血雾,吃痛的法国佬动了一下,“噗”又是一颗子弹射入他刚刚暴露的大腿。
“狙击手在那边”有人喊了声。
一名法军狙击手端起李恩菲尔德狙击步枪,还没有来得及开火,“噗”一颗9毫米子弹从他的瞄准镜中钻了进入,一头扎入他眼睛中。法军狙击手的脸马上变得面目狰狞,头向后一仰翻倒在草地上。
吕长青刚刚一闪身,法军躲藏在远处的李恩菲尔德狙击枪小组就一颗子弹射在他原来藏身之处。
“嗖”127毫米打在地上扎出一个小坑。
吕长青以一个不规则的z字形向后面跑动几步,射来的狙击枪子弹把他身边一颗小碗般粗的树拦腰切成两截。大凡平常的人运动都有一定的规律可循,即使是优秀的特种兵在运动的时候,也会有不自然露出的规律被对方狙击手抓住。可是吕长青偏偏就没有任何规律,使得法军狙击手射出的子弹又一次落空。
后面的法国大兵迅速追赶过去,天空中出现两架海獭侦察机,也向吕长青奔跑的方向杀去。
杀气腾腾的海獭战机碰到克星,两枚同时射出的毒蛇火箭弹一前一后各扑向其中一架。
星光点点绚丽多彩的诱饵弹不能挽救海獭侦察机覆灭的命运,第一枚火箭弹在一架海獭右侧五米处爆炸,箭簇般的碎片扑向飞机,顿时千疮百孔的飞机发出哀鸣声,拖着滚滚浓烟向地面坠毁。
法军飞行员努力控制住即将失控的飞机,总算是让飞机撞击地面的时候没有化为一团火球。而另外一架海獭则没有那么幸运了,尾部被碎片击中,失去平衡的侦察机进入可怕的旋转状态,即便飞行员如何努力,飞机还是旋转着往山壁上转过去,一阵刺耳的金属撞击声,机身擦在岩石上喷溅出无数火星,紧接着机身油漆和钢板就一片片从飞机上脱落,向四面八方飞去。飞机像一块石头那样重重砸在地面,“轰”一声巨响,航空煤油发生剧烈的燃爆,海獭变成一堆篝火。
此时,头顶上没有了侦察机的监测,吕长青已经安全,但是那两名发射防空火箭弹的士兵却被身后一群疯狗一样的法国人紧追不舍。
“快向河边过去”一名士兵喊道。两名士兵冲入山谷中,法国人也跟着追到山谷中。他们跳进小河,涉水过河进入对面的山谷中,一转身就消失在一块巨石后面。
中东风暴第八百三十二章蚊式战机
这次,法国人又停止了前进,他们没有贸然过河,却听到一名法军空地协调员呼叫:“我们在十二号区域现在请求轰炸河谷对面”
法国人凭借对岸的地形判断,他们肯定在对面山谷中肯定有伏兵因为那是复杂险要的一种地势,学过孙子兵法的法国人也非常了解孙子兵法里面的地形篇。十分钟之后,两架战斗轰炸机从天边出现,一排集束炸弹向小河对面的山谷中落下。
“轰隆隆”对面山谷中翻腾起大团大团的烈焰,地动山摇,乱石横飞,成片的树木在爆炸声中发出悲戚的“吱呀”声倒下,绿茵茵的草地被点燃。
“英国的蚊式轰炸机”躲在暗处的胡三余看得清楚,一下子就陷入到巨大的恐慌之中。
“蚊式轰炸机又能怎么样,它虽然是世界上性能最卓越的轰炸机之一,但是对近地目标的捕捉一向薄弱,放心吧,马上就叫法国佬尝尝苦果子吃。”朱绍良在一旁信心十足的说。
“希望如此。”胡三余恍然点了点头。
1906年1月31日,正值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胶着时期,当天上午德国纳粹党副领袖戈林准备在柏林的阅兵式上讲演。早上,英国第105中队的“蚊”式从柏林上空编队飞过,阅兵式不得不取消。改在下午进行的阅兵式又因为第139中队的“蚊”式再次飞临柏林上空而再次取消,准备下午发表鼓励性演说的戈培尔也被迫取消演讲。这两次轰炸虽然一枚炸弹都未投下,但却使戈林、戈培尔夸下的“没有任何敌机能在白天飞临柏林上空”的海口,变成了笑话。戈林对此大为震怒,在德国空军部的一次讲话中说:“我看见“蚊”式后非常羡慕,英国人能够得到比我们多得多的铝材,却发展了这样一种优雅的木头飞机,连英国的钢琴厂都能大批制造,而且速度如此之快。和他们相比,我们作了些什么呢没有什么是英国人作不到的,英国人是天才,我们是傻瓜。”
戈林提到的就是英国德哈维兰公司生产的“蚊”式战斗轰炸机,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设计最成功的飞机之一。“蚊”式飞机,是一种颇具特色的杰出机型,它有几大奇特之处:一是采用全木结构;二是改进型多;三是生存性好。这种集轰炸、战斗、侦察、教练、联络、反潜于一身的木头飞机曾活跃在地域广阔的欧亚战线上,是当时闻名四海的名机。
它采用常规布局:平直中单翼,前缘平直,后缘前掠,备有襟翼与副翼。机翼的梯形比比较大,在中央翼的前缘设有开裂式散热器进气口,减少了外表突出物。“蚊”式机机头钝圆,视用途不同,或集中安装多门枪炮,或改装透明的投弹手视察窗,或架设机载雷达天线椭圆形断面的机身平滑而修长,机尾尖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