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34(1 / 2)
俩妞儿也忒大胆了,居然敢开着门就搞这样的事情,难道就不怕突然来个淫贼,还是会草上飞的那种,嘿嘿,那可就
很快,俩人一行到了治所,这治所就跟个大点儿的四合院差不多,中间一大块空地,周围四面全是一层楼的房屋,隔成了一小间一小间的,很有点儿现代的写字间的感觉。
杜牧带着杜风就走进了一间屋子,里边只有李德裕一个人,看起来伏案已久了。
“李大人,属下有事禀告”
李德裕头也没抬,直接说了一句:“如果是跟昨天那个北方商人无关的事情,就以后再说吧,现在的重点只有这件事。”
“属下要说的就是这件事,不过属下说不清楚,因此我把杜风带来了,他说他倒是有个解决的办法”
杜牧这话一说完,李德裕很讶异的抬起了头,“哦”
第一卷寄人篱下第四十六章该死的胖子
第四十六章该死的胖子
李德裕很惊奇,缄默着打量杜风,看的杜风心里居然有点儿微微发毛。
不过杜风总算还是见过不少世面,所以至少在表面上看起来还是比较镇定的,一直稳稳的站在那里,眼光也毫不畏惧的跟李德裕短兵相接,这让李德裕心中的疑惑稍微的少了点儿。
“哦你有什么办法,说出来听听”李德裕微微笑了笑,口气里一副姑妄听之的感觉。
杜风垂首施了一礼:“恕小人放肆了”然后,就开始将昨晚说给杜牧听得那些话重新说了一遍,当然,比起昨晚稍稍丰满了一些。
“如果我记得不错,现在市面上已经有了一些汇兑凭证,就是俗称飞钱的那种纸片儿。由一些信誉很好的钱庄或者是朝廷发行,通常一式两份,汇兑方一份,自己手上一份,到时候两份对照,就可以直接从汇兑方手里取出现钱”
李德裕点了点头:“嗯,你继续说”
“莫一凡虽然只是个商人,但是他的莫氏商号在江南一带经营多年,信誉方面应该不会存在太大的问题。如果再加上官府担保,甚至不用那么麻烦的搞什么两份联单,只需要单独的一份,加盖官印和莫氏商号的印章,进货的时候不给那些商人现钱,而是用飞钱代替。他们拿到飞钱之后可以随时在莫氏商号在各地设置的商站里进行汇兑,一来,可以使得那些商人减少风险,毕竟这些飞钱虽然没有两份联单,但是至少在莫氏也有记录,路上遇到匪徒或者什么意外,也可以到莫氏重新查询之后重新开具。二来么,总归会有些商人相信莫氏的信誉,短时间内不去兑换现钱,那么莫氏在流动资金上又会多出一些。第三,用自制的飞钱进行买卖之后,可以有效的防止外来的商号倾入这个第三点么,就是目前李大人最为头疼的事情吧”
李德裕脸上露出几分笑意,显然是对于这个说法越来越感兴趣了,手里的笔也已经放下,身体伏在桌案之上,微微前倾,仔细的听着杜风的话。
“当然,这需要江南各地的官府大力配合,必须统一的有一个地方法规,对于这个飞钱进行宣传和控制,否则不管是商人们的抵触心理还是出现假飞钱,都是麻烦事。”
李德裕想了想,颇有些担忧的说:“各地官员统一意见进行宣传没什么问题,毕竟这牵涉的是整个江南方面的利益,牵一发而动全身。但是这个假飞钱,恐怕就真的很成问题了。”
杜风点了点头,上前一步:“说麻烦也麻烦,说不麻烦也不麻烦,关键还是要看怎么做”
李德裕眼睛微微一亮,他听出杜风的话里有话,意思其实很显然,就是他有解决的办法:“你说说看”
杜风淡淡的一笑:“我义父曾经告诉过我,当一件事情能够产生一成的利润之时,就会有人为之。而当利润超过五成,就会有人为此铤而走险。当利润成倍,就会有人不惜一切手段,甚至冒着杀头的危险很显然,制造假的飞钱其利润甚至可能是成本的数万倍”就这么一会儿,马克思立刻成了杜风的义父之一
李德裕听了频频点头:“接着说”
“所以,我们要让那些会为此铤而走险的人,没有任何的利润”
“如何控制”
杜风摸了摸鼻翼,很自信的笑了:“如果这种飞钱,必须是跟莫一凡有着长期合作的商人才能够持有并且兑换,恐怕其他人拿着这样的飞钱就毫无意义了吧”
李德裕瞬间就明白了杜风的意思:“你是说必须经过一定的资格审核才可以得到使用飞钱的机会那可是如果有人造了飞钱卖给有资格的人怎么办”
“如果有人敢用假的飞钱来兑换现钱,很显然是在记录上没有的,那么他就将永久的失去跟莫氏商号合作的机会,加上官府方面再有点儿其他的手段,让他的生意迅速破产那么,还有人会为此铤而走险么别说那些飞钱兑换不到现钱,就算莫氏为了信誉豁出去给他们换了,他们得到的仅仅是一笔小钱,而失去的则将会是整个生意。官府方面想要整个商人似乎太简单了吧当然,官府方面的话不用说出去,只需要暗示一下就行了,或者交给莫一凡来处理,暗示那些小商人呵呵,我想,不会有人傻到自毁前程的地步吧”
李德裕和杜牧做恍然大悟状,纷纷点头,都觉得这是个很好的控制方式。先对那些商人进行审核筛选,等到大部分有一定实力的商人都使用这种飞钱之后,就等于通过飞钱这种兑换手段控制了这些商人,让他们很难去跟其他商号交易。唯一一点需要观望的,就是这些小商人们的忠诚度了,或者说看看他们是不是足够信任莫一凡,拿着飞钱显然比现钱要轻省,如果他们都懒得去兑换现钱,那么北方那个商人就算是有天大的本事也无法涉足了
杜风突然想起了一个问题:“对了,李大人,小的想问问,北方那个商人是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