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365(2 / 2)
“这个嘛”徐子陵走了两步。道:“船载石头,石重船轻轻载重。可否”
“板桥公子,请速对下联。”这回是解晖的请求。
“唔,以本人的名字来作对呢”徐子陵淡淡一笑,点头道:“脚量桥面,桥长脚短短量长。”
“适才板桥公子以足对联,再以手为题,可否:”宋玉华禁不住又问。
“水洗手墨,手浊水清清洗浊。”徐子陵一看方益民还把酒递过来,不禁失笑道:“酒止,这个联可以再对,但酒不必再喝了,再喝下去,我看就得倒地不如这跟大家说个小趣事,让大家一乐如何”
众人一听,自然是狂鼓手掌。
虽然刚才听得很爽,可是听多了,心里也发虚,现在能够转换一下话题,那自然是再好不过了。
“听说文帝在世时有个很铁口神算的道士,每日一批,极为灵验。”徐子陵呵呵笑道:“于是有一个儒生去问卜,问问自己能不能高中科举。那个道士让他写一个字,那个儒生随意写了一个口字,那个道士一看,马上就恭喜他道:一定高中。”
“那个儒生很高兴,于是动身前去参加科举,结果真的让文帝选中了。”徐子陵又微笑道:“后来此事传来,又有一个让人谗害通敌的武将来求卦,问吉凶。道士又让他写个字,结果那个武将还是定了一个口字。那个道士一看,又恭喜他道:保证无事,官运亨通。”
“那个武将大受安慰,去见文帝,结果道明事情的前因后果,文帝不但免了他让人谗害的罪,还将他连升三级。”徐子陵一看众人听得入神,话锋一转,道:“又过一段日子,事情传得更开,又有一个儒生来问前程了,他想,之前两从各写一个口字,就中或者官升三级,我何不写两个口字,既中举又升官,于是当那个道士请他写字时,他一连写了两个口字。”
“结果他中举又长官了吗”郑淑明默契地配合着笑问道。
“不。”徐子陵摇头道:“那个道士跟他说,他不但不能中举升官,而且会大病一场。”
众人一听,人皆大奇。
为何之前两人同写口字,不但无事,反而高中或者升官,而后者相关那么远
“何解”郑淑明又配合问道。
“那个道士是这样说的:之前那个儒生写口字,无心之举,衬会他孤身一人前来问卦,就成了一个中字,自然就能高中科举了。”徐子陵淡淡一笑,道。
“那个武将有求而来。那他是有心之举了吧”郑淑明又配合着问。
“对,那个武将是有心之举,那么就有中和心,形成一个忠字,既然他是让人谗害通敌的罪名,那自然就不能成立了。那么贤明的文帝如何会治他的罪如何不会升这个忠心耿耿的臣属的官”徐子陵笑而解释道。
“那么第三个儒生写了两个口字,会大病一场,又是何解”郑淑明再问。
“第三个儒生前来,有心之举,又连写两个口字,结合自身前来,就形成一个串字,再加上他是有心之举,结果就会成一个患字。他不大病一场才怪呢”徐子陵呵呵笑道。
众人听了,又一边看着那个老儒在白纸上一边清楚写下,看得分明,不禁拍烂手掌。
“板桥公子的故事颇有奇奥之理。既然说明道家之神奇,何不再说一个佛门的”一个看起来是寺外修行的居士模样的人起身向解晖和范卓行礼。又向徐子陵拱手道:“佛门之学博大精深,不亚于道,徐公子可有佛门之故事宣扬于世,让我们等愚民解惑启蒙”
“自然是有的,只怕与这位兄台想像不一。”徐子陵轻笑,心中暗想,此时不轻轻打击一下佛家,就要错过机会了。他自厅中走了两步,微笑道:“再说一个与刚才相类似的故事罢。一个老和尚和一个小沙弥在一间小庙里修行,老和尚很有名。也有很多人来问他,自己的前程如何,但无论谁来。老和尚皆伸出一只手指,然后闭口不言。但他偏偏灵验无比,让人啧啧称奇。”
“神通,此乃神通”那个居士模样的人狂喜道,他一听,喜得几乎要手舞足蹈。
“一天,有三个儒生前来,问谁会高中科举之榜。”徐子陵伸出一个手指头,道:“那个老和尚一只手指一伸出一个手指头,道:”那个老和尚一只手指一伸,然后让三人离去。结果后来果然有一人高中,那人备下了厚礼相谢,小沙弥很佩服。于是问那个老和尚道:“大师可知他会中举,所以一指相示那个老和尚摇头道:不知。”
众人一听事情又有转折,不由屏息静听。
“小沙弥大奇,问:大师不知,怎么伸出一指表示有一人中举啊”徐子陵道:“那个老和尚听了,即哈哈大笑道:一指这个简单,因为天下之事,皆与一事有因,他们三人无论谁中谁不中,皆在一中,所以我随便伸出一指,就可以猜中他们的前程了。”
“安胖子不甚明白,板桥公子可否说清楚些”安隆似乎要悟到一丝奥妙,但一时又悟不出,急问道。
“小沙弥当时就大奇,问道:他们是三人,如何能以一指猜中假如他们三人全中科举呢大师伸出一指岂不是错谬了”徐子陵微微一笑,道:“那个老和尚答道:三人全中,那就是一起高中,如何不中小沙弥又问道:假如两人中呢老和尚笑道:那么就是一人不中。小沙弥再问道:假如三人皆不中呢老和尚听后大笑道:那就是一起落败所以,无论他们是一人中,两人中,三人中,不是全不中,皆可让这一只手指道尽,非佛法神勇,只是平时数字之巧用耳。”
众人哄堂大笑,那个佛家的居士顿时噎得说不出话来了。
“板桥公子的小故事听完,妾身佩服,可否说一个我们女子有关的故事”宋玉华开出条件道:“如果是讽刺我们女子的则可免,板桥公子可否让我们厅中诸位女子也稍体面于人前”
“当然。”徐子陵放声大笑,连饮两杯,然后大声道:“天生阴阳,地生男女,缺男,孤阴不长;若是缺女,则独阳不生,岂可缺失中一。既然说过佛道两家的小故事,也说一个女孩子的故事罢”
说女孩子的故事众人如何会不喜欢,个个简直双眼发光,狼耳顿时竖,生怕自己少听一个。
就连很多名宿高手,也颇有好奇。
“据说有一对好朋友,一人擅文,一人擅武,在乡村陌路上行走,遇到一位清灵的小姑娘。”徐子陵绘声绘色地道:“两人一见,就起了色心,依仗着胸内之学,一心想在小美人面前露点本事,让她倾心于自己,好把这个清柔灵秀的小美人娶回家中去。”
“男人就是这种德性。”郑淑明在时间哼了一声。
不过却让众人听得哈哈大笑,心皆会意。
笑过之后,不由对徐子陵这个小美人的故事更加期待。
第五百章谁能作答
“那个擅文的男子摇头晃脑,出口吟咏道:笔头尖又尖,砚心圆又圆,一朝金榜名,中得文状元。”徐子陵淡淡一笑,说起了故事的发展。
那个老儒一听,挥笔边写,写到最后,手颤须抖,几欲垂泪。
“那个擅武的男子一听,不肯服输罢休,也出口吟咏道:枪锋尖又尖,盾边圆又圆,若有武榜考,必然武状元。”徐子陵一说完,那个老儒顾不得手抖身颤,急急又书,唯恐迟则遗忘,少定一字。这个时候,大家都有点捉摸到徐子陵的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