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1037(1 / 2)
d届“香港武侠文化座谈会”的主会场,显得热闹异常。
在这场聚会上,很多大名鼎鼎的武侠名家全都露面出现了。比如说一代大侠“金庸”,还有金庸的好友倪匡,亦舒,蔡澜等。除此之外,还有卧龙生,陈青云,柳残阳港澳台,还有大陆各武侠作家齐齐到场,可以说凡是大家喜闻乐见的武侠小说家,几乎全都出现在这里。
当荣少亨到达宴会场地的时候,只见在大门口有两位老朋友正在等着相迎。远远望去不是别人正是金庸和倪匡。
对于金庸,荣少亨颇有感激之情,想当年要不是金庸肯花巨资买下自己昆仑小说的版权,自己也不可能淘到第一桶金,从而有了发展的启动资金,一步步走到今天。从某种意义上来说,金庸无疑是荣少亨的恩人;至于倪匡,荣少亨跟他的关系就是君子之交。倪匡的幽默风趣还有文笔犀利在很多方面都帮过荣少亨的忙,比如写电影电视剧的影评,还有偶尔妙笔生花出任编剧,可是说这是个奇才怪才。
所以当荣少亨一看见两人站在门口相迎自己,荣少亨一点都不敢托大,急忙下车迎上去。旁边闪光灯噼里啪啦,荣少亨亲切地与金庸和倪匡两人握手,笑道:“两位大佬,好久不见哦”
被荣少亨这么亲切地称呼作“大佬”,金庸和倪匡不免一笑,思及荣少亨如今的身份,两人心中不免有些得意试问,现如今整个香港能被电影大亨荣少亨称之为“大佬”的能有几人
“阿亨,几年不见,你越发的成熟和淡定了”金庸首先开口道。
“哪里,经历了一些风霜,老了一些”荣少亨摸了摸鬓角,“你看,连白头发都有了”
“呵呵,还真是有了白头发,想当年,你可是英姿飒爽犹酣战,在我眼里,那可是一个相当有奋斗精神的年轻人”
“您就别夸我了,要不然我可会骄傲的”荣少亨开玩笑道。
旁边倪匡说道:“他这不是夸你,是在夸他自己,夸他当年有眼力发掘出你这个妖孽来看看,不仅把香港倒腾的翻天覆地,还把好莱坞折腾了一把,怎么样,这次回来什么时候回去继续捣乱”
荣少亨笑呵呵道:“已经定了,再过几天就走。”
“哦,这么快我还想和你剪烛夜话谈天说地呢”
“你放心,在我离开香港之前,一定会满足你这个要求的”
“这可是你说的,到时候可不要耍赖皮”
“不会的,我要将你私人珍藏的红酒全给喝光,让你哭都没地方哭”
“啊呀,我忘了这一点那算不算是引狼入室”倪匡笑问。
众人不免哈哈大笑起来。
就这样,一路说笑着,在金庸与倪匡两位“大侠”的陪伴下,荣少亨与众人一并入内。
一进大厅,荣少亨就被扑面而来的热浪搞得有点手足无措。
献花、合影、记者拍照一通折腾下来。荣少亨已经大汗淋漓了。
这些忙完了之后,按照文人的规矩,就开始了正式的会议。先是武侠泰斗金庸代表香港武侠文化协会发表了一通热情洋溢的讲话。然后是所谓的“九大门派”武侠代表,比如说卧龙生,陈青云,柳残阳等人逐一上台发言。他们说过之后,作为“特邀嘉宾”的荣少亨也应邀上去说了一些,他所说的主题是:“武侠文化的凤凰涅槃”
演讲台上,荣少亨双手撑在台上,目光炯炯,侃侃而谈。
“众所周知,当今武侠面临着很尴尬的境地,究竟是要继续走下去,还是要彻底灭亡;在这里我要说,武侠应该改革,必须改革,只有这样才能重新燃起激情。那么又有人要问我了,怎么改革改革不是开会绣花种田犁地,也不是嘴巴说说就能完成的,要有计划有思路有重点。我荣某人不才,在这里向大家提出一个意向,那就是武侠的路在何方只要找到了方向我们才能继续阔步前进,要不然就会裹足不前”
荣少亨这席话说完,有人就站起来道:“那请问我们要走怎样的路线呢”
“是啊,如今武侠的题材已经快要油尽灯枯了,报仇类的,夺宝类的,还有练武升级类的,似乎已经没什么可写了”
面对这样的提问,荣少亨呵呵一笑道:“不是因为我们没有题材科可写,而是因为我们没有好好的去打开另外一扇大门”
“另一扇大门,那是什么”
荣少亨笃定道:“那就是武侠的进化”
“武侠也能进化难道说达尔文的进化论也能用在这上面”
“是啊,不知道,听起来蛮奇怪的”
“是不是在故弄玄虚不过听说这个荣先生很牛的,在没拍电影之前还创作过武侠小说。”
“听听不就知道了嘛瞎猜也没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