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357(1 / 2)
下的缘故。
“我有那么可怕吗”高举看完李继昌的信,简直觉得不可思议。自己的名头如今居然已经有如此大的威慑力,真是莫名其妙可眼下并非考虑这个问题的时候,李继昌如此着急着来请他坐镇成都,却是因为雷有终在攻下成都城之后的作法,实在太过残忍了。
九月初七日夜,官军从城南率先攻入成都城,随后东城西城和北城先后告破。整整一夜,平叛军都没有停止推进,可让人无奈的是,一直等到官军巷战了一夜,到天亮时却依然没有现张均和叛军主力。这让官军上下心里都有些不是滋味,有着上一次刻骨铭心的教训,唯恐此次又是再一次的空城计,官军先将四门牢牢守住,然后撒开大,全面铺开,在城进行清剿,为了避免被叛军偷袭,官军在城所有主干道都放起了火,将全城点成了不夜天。
初八日,清剿继续进行。为免叛军像上次一样隐藏在民居对官军进行突袭,这次的清剿完全的以一种近乎冷酷的方式进行。每过一处,必将所有人都赶出门来梳理一遍,但凡与叛军有过瓜葛牵连的,一率当成叛军余孽来对待。
张均在成都城的这一段日子里,几乎把所有的成都青壮都强行征召到他的阵营之去了。连那些有几分力量的民夫,都免不了被刺上个“民夫”字样,以保证在军情紧急之时,征召的这些民夫容易管理。城被攻开之时,张均早就悄悄带着自己的主力逃跑了。这些被强征的百姓们一看情况不对头,自然是赶紧除下身上的衣甲,悄悄溜回家去了。
可是官军这次清剿,却将这些东西都当成了与叛军勾结的罪证,所以脸上刺了字的人,一率当成叛军余孽被集起来,稍有反驳或者顶撞,一概就地格杀只这一日一夜,成都城被杀的人就过六千之数而被认定为叛军余孽的,更是过了五万人这几乎就把成都城的精壮劳力一打尽了。
本来将这些被迫从贼的人集起来最后再行筛选也是很常见的手段,可历经整整一日,直到傍晚,城里里外外都被捋了一遍,却还是没能现张均踪影,这让雷有终很是郁闷,问来问去也没能问出个结果来。直到初九日,重阳节当日才收到消息,说张均已经带着自己那幸存的三千主力流蹿到了简州地界,并且闪电般的将平泉县城攻破,如今正扎在那里休整。
雷有终等人怒了他们认为张均之所以能这么顺利的在官军合围之下逃出成都去,都是成都这些人与他勾结导致的。于是,所有的“叛军余孽”都被带出城,官军要将他们全部坑杀幸亏有李继昌等人苦苦相劝,这才将坑杀的行动阻拦了下来。但这并不意味着就能饶他们一命,而是这时候,城里还有更重要的事情要进行。
随后,雷有终开始召集所有幸存下来的朝廷官员。开始筛选其与张均有关联的人,然后在城一处广场挖了个大坑,堆满了木柴,灌上牛油点起大火来,将这些曾经从贼的官员全都扔下去活活烧死,他要给所有人一个警告,这就是从贼的下场
李继昌给高举的信里写的很明白,他费尽苦心才将坑杀之事阻拦了下来,可是恐怕也拖不了几天,请高大人来坐镇,否则,蜀曾经最繁华的成都城,将变成一座死城
感谢书友郁闷之死、一班人我不告诉他打赏的慷慨打赏
明天要动身回西安去,在老家呆一阵子。估计明天一整天都没什么时间码字了,晚上要把明天的章节码出来才能睡。不知道家里有没有络,也不知道回家之后还能不能正常码字,只能尽一切能力努力保持了。
069保
069保
“若非这些刁民通贼,何以张贼如此轻易便可大我大军团团围困之下遁出城去又岂会一直到两日后行踪暴露才被发现还不是这帮刁民与他们暗通曲款”
“官军围城几近一月,城中贼人竟无丝毫惊慌,若无城中刁民为其护持,岂能如此又观战后城中百姓,十人中竟有六人有贼之印记,正所谓铁证如山”
狂风暴雨一般的言论只为了证明一个事实,这些面上有刺青印记的叛军余孽是死有余辜若是此次不杀之以儆天下,只恐日后蜀中百姓有样学样,岂不要把造反当成家常便饭
这是高文举到成都之后第一次军事会议上遇到的情景。
接到李继昌的信,高文举越想越觉得事关重大马虎不得,连忙起身快马加鞭,一日之间狂奔八百余里,穿绵阳,经汉州,马不停蹄直奔成都而来。总算让他在入夜时分赶到了城外的军营之中,与苦守在此地看管“战俘”的李继昌会合之后才将最新情况摸了个清楚。
两天来,雷有终将成都城中大小官员挨个梳理了一遍,将所有与张均有过瓜葛的官员尽数烧死,整个过程完全的对外公开,要的就是对城中百姓的这个威慑力。幸亏高文举及时赶到了,否则极有可能明日一大早就轮到这几万战俘了。经过与李继昌商量之后,高文举传下了命令,要求军中所有高级将领于九月十一日早晨在中军议事。
他之所以不进城,是国为李继昌告诉他,城中青壮已被尽数押解到这里了,剩下的都是些老人妇女和孩子,除了躺在家里战战兢兢等候那未知的结果之外,根本就没人敢出门半步。那带有极厚的尸臭味的浓烟已经够让人提心吊胆的了,再加上惨烈的呼号声,更是让人毛骨悚然。成都城的百姓,可以很不客气的话,已经被吓破胆了而大烧活人的活动进行了两天,现在也基本上已经结束了,城中的形势已成定局,除了这些战俘仍有转机之外,那些官员是无论如何也救不及了。
今天一大早,接到通知赶来参加会议的大小将领,一听到高文举询问要尽数坑杀战俘的原因时,无不洋洋洒洒作愤慨状,历数这些刁民的种种恶行,言下之间,这些人不杀,不足以震慑宵小重振法纪不杀就会惹来无穷后患等等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