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小说网
会员书架
首页 >玄幻奇幻 >浪荡皇帝秘史 > 分节阅读 167

分节阅读 167(2 / 2)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

“你们你们这些乱臣贼子。无法无天眼里还有没有朕这个皇帝”萧若又惊又怒,看起来他们三人早存死志,一旦求饶不成。便当场自尽于皇帝面前。他们一死不要紧,可天下臣民都知道他们是当皇帝面撞免死牌而死。这么一来。将皇帝置于何地

李岳石忠面色发白,一颗心怦怦剧跳。自杀未遂看往往再没有寻死的勇气。他们两人也一样。在鬼门关散走过一遭,起先坚定不移地寻死之心消夫得无影无踪,求生地念头前所未有的炽烈。

李岳眼巴巴望着皇帝,虎目中流下两行热泪,呜咽道:“皇上”外甥”煌儿,舅舅知错了,就饶了舅舅这一回吧啊舅舅年纪大了。没有几年好话,饶舅舅一命吧,呜呜

周围人暗自好笑。国法不容情。要是连大逆不道地叛逆都能饶,那还有什么罪是不能饶的不过他们有丹书铁券在手,这事儿倒有些难办。

一时之间,所有人的目光都望向皇帝。

萧若见李岳不顾尊严的软语恳求,一阵心头发软,但旋即想起因他们叛乱造成的无数将士平民死伤、更险些使天下大乱,心又变得坚如铁石。恨恨的思忖着:“好。你们想话命,朕就依太祖太宗遗命饶你们一命。不过死罪可免。话罪难逃。朕有一干种法子炮制得你们生不如死届时。后悔可就晚了。”

萧若正欲开言,忽闻左侧响起一个年轻地声音:“这三人的丹书铁券是假地”

此言一出,众人一片哗然。太祖太宗亲赐四大王族丹书铁券,此事在民间流传甚广,可以说是尽人皆知,怎么可能是假地一齐循声朝皇帝身侧望去,却见说话之人是个一身书卷味的疲弱书生。

萧若只觉此人好生面善,微一转念。想起此人乃是江南举子白易鸿,数月前萧若无意中在城里救了被权贵欺凌的白氏兄妹。后来白易鸿跟随赵德鹏进侍卫营,当了个小小的书吏。一晃数月过去,萧若都快把白氏兄妹给忘了。

李岳石忠听得有人说他们的传家之宝是假的,真气得七窍生烟,大声喝骂开来,要不是有狱卒扶着。非扑上去跟他玩命不可。

萧若不理他们的鼓噪,凝视着白易鸿,柔声道:“白爱卿,你为何说丹书铁券是假地,此话可有什么证据

白易鸿微微一笑。从容不迫道:“回皇上,臣闻真的丹书铁券上饰有龙纹云影,而他们三人的没有,可见必是假的了。”

众人听着一楞,一般人都只知有这么样东西,甚至连丹书铁券的样子都不知道。至于上面有没有龙纹云影。那就只有天晓得了。反正眼前三人的丹书铁券上是没有。

胡说入道丹书铁券上哪有什么龙纹云影混帐东西,你你、你信口雌黄欺君周上”李岳石忠破口大骂。

白易鸿不慌不忙,道:“是真是假,皇上自有圣断。“说时,冲皇帝眨了眨眼睛。

萧若何等精觉之人、立时明白了他的用意,心下暗喜,用疑惑她眼神打量丹书铁券一番,道:“这个是真是假,朕急切间也说不上来。来人。将他们手中的丹书铁券通通取来,送入宫中,待辨明真假再作论处。”这三块丹书铁券必须收回,以免他们拿着此物又生出什么事来。

众待卫轰然应是、上案将李岳石忠手里的两块丹书铁券夺下、再拣起齐易失尸体旁的一块。

顿了一顿、萧若续道:“若你们的丹书铁券是真的,朕日后自会给你们一个交代。退下罢”

李岳石忠无可奈何、眼巴巴看着家族珍藏了一百多年的宝物被皇帝巧妙收回,不过总算也获得皇帝当众一句承诺,有道是君无戏言,以他九五之尊想必不至于要赖硬说是假地。两人不敢再行纠缠、老老实实被狱卒押了回去。

地上尸体血迹自有人清理。围观人群散去后,萧若让侍卫把三抉丹书铁券交给铁寒玉王楚月拿着,这东西具有不可思议的权威,超脱于国法律典之上,可万万不能遗失了。

解决此事,萧若信步朝宫内走去,让白易鸿在身边随行、随口问道:“白爱卿,近来过得可好”

白易鸿答道:“再好也没有了,每日吃得好、睡得好,差事轻松悠闲。皇土洪恩。臣不知何以为报

萧若道:“朕不要你报答,朕要的是你极效国家。恩科大比没几天了。你去不去应考

白易鸿拼命点头,道:“臣十年寒窗苦读、为的就是有朝一日金榜。光宗耀祖。若不取得功名。臣誓不还乡”

“你可有把握“萧若深深注视着他。

白易鸿胸中骤然涌上一股豪气,“臣不想说大话,但愿意尽力而为。”

“妙极若卿不中,朕赐你兄妹返乡的盘缠。”

“谢皇上不过臣以为、用不着

第八卷巍巍华夏,煌煌天朝第四十四章少女投怀送抱计划

回到宫里,已近黄昏时分。九门捉督卢方拙前来复命,说是并未搜捕到昨夜放火偷盗的忍者,倒是逮到了十几二十个嫌犯,估计里面有忍者的同党云云。

萧若一听、筒直哭笑不得,责今他立刻把抓来的“嫌犯“好生放了。此事到此为止,休得骚扰百姓、拿人凑数顶罪。

卢方拙脸上讪讪的,领命离去。

萧若很清楚那忍者是难得一见的高手,此刺早已逃遁得无影无踪了。再搜捕也无济于事,就由他去好了、反正也不是什么要紧事,扶桑人镰仓暮府与天朝尚维持着表面上的友好。

萧若正为如何处置叛乱王侯家族而烦恼、此事大为棘手。无数年来。四王三侯在朝中权势禀天、势力根深蒂固,与华朝各大士族豪门有着干丝万缕的关系,放眼全天下,即便是科举出身的官员,其中也有不少是四王三侯的门生故旧现如今因谋逆而一败涂地,正所谓牵一发而发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