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小说网
会员书架
首页 >玄幻奇幻 >浪荡皇帝秘史 > 分节阅读 234

分节阅读 234(2 / 2)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

萧若被皇后温柔的声音唤醒,该准备上朝了。

萧若已连渐习惯了古时人的早睡早起、卯时起床也不像以前那么难受。

贤慧的皇后想亲自服侍皇帝穿戴盟洗,萧若坚决不许,让九个月身孕的皇后好生歇着,有宫女服侍就行了。

栋洗完毕,萧若吻了皇后一下,万般温情的向她道别,让她没事就在床上待着,她的身体比什么都重要然后快步出宫而去。

他临行前,还不忘反复叮嘱中宫的稳婆,命她们寸步不离的照顾好皇后。

宫中众稳婆一一漂遵,皇帝皇后的事她们自不敢有丝毫怠慢。

第九卷得天下美女而选之第四十二章乾纲独断

金銮殿。

“皇上驾到”司礼太监莫平手疆,走到阶上龙椅之旁,开嗓门高喊。苑得老长的声音在大殿里回荡。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文武百官分作两列,跪倒叩拜山呼万岁。

一身龙袍皇冠的萧若自侧殿缓步行出,来到龙椅都,悠悠坐下、清亮的目光微微一扫,君临天下的气度自然流露,左手微微一抬,“众卿平身。”

“谢皇上”文武百官轰然称谢,陆陆续续站起身,双手捧着玉笏躬身而立。

金篓殿上鸦雀无声,庄严肃穆。

萧若目光自文武百官身上一一扫过,转到谁身上,谁便心惊肉跳,战战兢兢,头垂得更低,腰也弯得更深,不敢与皇帝对视。

萧若心里有数,经过这与契舟人的决死一战、他已然获得了无上权威,可以为所欲为,朝中没有人能再难他构成牵制了,君权膨胀到无以复加的地步。

按说皇帝虽为天下至尊,但权力也受诸多限制,历史上大多数皇帝都不能为所欲为,凡事得跟朝中大臣裔量着办,要是朝中众大臣坚决反对,最后往往是皇帝收回成命一一总不能将所有大臣清洗掉,换上一批听话的阿读小人吧、那离亡国也就不远了。

华朝历代皇帝也是这样,因几大豪门王族势力过于强大,属于皇帝与四大王族共治天下的局面,萧若以前也曾吃过这个苦头。

而现今情况完全不同,萧若声望空前之高,军中将士视他为不可战胜的战神,天下老百姓视他为至圣至明的圣君,军心民心全在他手中,整个华朝已没有任何人敢于反抗他。他现在真正的手握天下权柄,生杀予夺。一句话就能让任何根基深厚的门阀消失心山包括权势熏天达百年的四大王族,天下老百姓只会叫好,用不着顾及任何人的感更。

他弹指间能覆雨翻云,移山倒海。他跺跺脚,整个江山都要颤三颤,打个喷嚏,普天下老百姓都要感冒他是至高无上地真龙天子,是话着的神

萧若微微一笑,道:“朕领兵在外期间,众卿各司其职,尽心打理朝政,使朕无后顾之忧。这也是一桩大功。如今敌国破灭,普天同庆,待主力大军还朝,卿等人人皆有赏赐。”大军行动迟缓。如今才到河北中部。回京少说还得一个月。

文武百官略微松了口气,一齐谢主隆思。提起与契丹人地战事,大臣们话匣子一开。便眉飞色舞的大声庆贺,气氛转为热烈。七嘴八舌笑骂契丹鞋子不自量力,竟敢把我天朝上国,真个自寻死路,吾皇有上天护佑不可战胜云云。

众臣提到契丹鞋子俱是一副极为不屑的样子,似乎忘了当日契丹两万游骑纵横天朝腹地时,没人敢领兵出征的熊样。现在倒一个二个不可一世,不把契丹人放在眼里。

萧若冷眼旁观,暗自盘算朝中尸位素餐者占大部分,待主力大军回京,文武举子排定功名后,很有必要替换掉一些人。尤其是朝中武将,贵族出身的武将生长于富贵,个个贪生怕死,在朝堂上争名夺利倒是个赛一个的强悍,一旦国家有难需要他们上战场时,人人都成了缩头乌龟,这样的一群窝囊废要来何用

末了,群臣又大骂汉奸何不平,一副义愤填唐之状,请求皇帝将其凌迟处死。

萧若想了想、道:“何不平游街示众三日后,先把他打入天牢。北征大军也俘虏了不少敌人,大军回京后一并发落。”

皇帝发话,群臣没有异议,齐声应是。

按下来、四大王族叛乱一事也该有个了结了、萧若先征求文武百官的意见。

群臣你望我、我望你的、一时没人吭声、着此情形皇帝已有了决断,他们按受皇帝旨意就行。

萧若告即乾纲独断。宋王赵氏一族,念在他们临阵倒戈助官兵平乱,将功折罪,赵牧爵位予以保留、朝廷收回宋王封地、以及宋王私屑的兵马,并罢免赵家所有人的在朝官职、今他们回家闭门思过。维持原定惩处不变。

至于其余三族、碰上敌国破灭、大嗽天下、兼之他们有太祖太宗亲赐丹书铁券、那便饶他们全族上下一命。

不过死罪可免,话罪难逃。三大王族废除一切特权,三族中人一律罢官免职,李岳、石忠、齐招云三王降爵为侯,但是爵位不允许世袭,到他们这一代为此。三大家族一切家产抄没充公,朝廷另赐一处宅第给他们合族共顿。

萧若情知四大王族数代积累下来的财富非同小可,富可敌国,随便就可供朝廷一两年用度,一直惦记着。近期按连暴发两场战一场还是决定天朝生死存亡地大决战、花钱跟流水一样、再加上战后林林总总抚恤救济重建的开支,太祖皇帝留下的宝藏虽庞大,却消耗掉了三分之一,而朝廷废除苛梢杂税、恢复两税制以后收入锐达到收支平衡最快也要两三年、财政并不乐观,国库急需湃充一下。

萧若正好拿这些个富得流油的百年贵族开刀,抄了三大王族,国库将前所未有地充足,他尽可放开手脚施展胸中抱负,几年之内不用考虑钱的问题。

他的原则是:人可以不杀,家是一定要抄的。

至于平叛中及时反正立了大功的李元苛与赵建云两人,只因皇帝有言在先封他们为王,便封李元苛为新唐王,赵建云因赵牧仍是宋王、将他封为赶王,各赐王府一处。两位新王爷的爵位也不能世袭,没有封地官职以及任何特权,地位虽高却无实权,也就是每月领一干多两地王爵体禄而已。

群臣嗡嗡小声议论一番、一齐表示赞同,大赞吾皇圣明、仁惹宽厚、皇思浩荡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