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小说网
会员书架
首页 >玄幻奇幻 >浪荡皇帝秘史 > 分节阅读 331

分节阅读 331(2 / 2)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

说到这里,礼部尚书徐丰卿也站出来,恭声接口道:“当时皇上罢免了赵氏一门的官职,令其合族闭门思过,待半年期满之后,再量才授以官职。而今已有一载有余,皇上是否要重新起用赵家”

萧若静静听完,心里头跟明镜也似的。其实这里面主要还是自己原因。都是因为自己宠爱皇后赵氏姐妹,才有人这么说。

要不然,以前根本就没人敢为四大王族求情,满朝文武都怕跟四族扯上关系,被人怀疑是他们的同党。避之惟恐不及。宋王赵牧的情形要好些。可也仍然没人为他说话。否则半年闭门思过之期早过了,也不会等到今天才开口。

因为近期皇帝宠爱皇后赵氏姐妹,有一段日子,甚至三晚中有两晚在中宫过夜,朝中大臣们无不看在眼里。

久居官场的人,最擅于察言观色,揣摩上意,很自然会以为皇帝爱屋及乌,既然宠着赵氏姐妹,自然会善待赵家。故而有人站出来为赵家说话。一来免得皇帝自己开口,皇帝想做的先做好,皇帝想说的先说出来。才能获得皇帝欢心;同时,也送一个老大的人情给赵牧那国丈,日后自有回报。

却不料萧若对公事与私事分得极清,二者绝不相干。宠赵氏姐妹是后宫的事,与朝廷不相干,国家大事岂同儿戏他冷笑一声,道:“哦那你们说说看,赵氏一门谁有出色的才干,能居何职”

第十一卷东瀛风云第一章左右丞相

“这个”张汉则与徐丰卿二人面面相觑,万万没想到皇帝是这种反应,一时大出意料之外,不知如何接口。

殿上不少大臣感到意外,原本以为皇帝会龙颜大悦,顺势重新重用赵家的,哪晓得皇帝全无喜色,一时之间,没人啃声。

萧若环顾殿上群臣,缓缓道:“让朕来回答你们,赵氏一门多的是纨绔子弟,那些贵族公子哥吃喝嫖赌,溜狗斗鸡是一吧好手,没几个真正有才能的人”

殿上文武百官噤若寒蝉,垂手肃立,暗暗庆幸好在自己没开口。

张汉则与徐丰卿二人满头冷汗,肠子都悔青了,没想到拍马屁拍到马蹄上了。

倒是代丞相崔奢在一旁幸灾乐祸,他原本还担心赵氏一门重新崛起,赵牧官复原职,他这代丞相的位子可就保不住了。不料事情出乎意料,圣意难测,赵氏一门想东山再起,想来是没指望了。

崔奢乐翻了心,极力忍住才不至当场笑出声来,肚子里暗骂:“该赵家人有个屁才能,依我说,他们家就那姐妹俩是真正的本事了得嘻嘻”

萧若瞟了幸灾乐祸的崔奢一眼,轻轻哼了声,大袖一挥道:“两位爱卿既是没想好,那就回去好好想想,明日再奏。其余爱卿也可以踊跃发言,表达自己的看法,赵氏一门中若是谁真有才干,朕定会重用。散朝”

萧若回到后宫,本想避闲不去中宫,转念一想,那样的话岂不反着行迹便仍然去中宫。

前面朝堂上出了这么大的事,后宫不可能一无所知。

皇后估计已得知了此事,盈盈下拜道:“皇上,臣妾感谢您对臣妾姐妹的宠爱。我朝立有祖训,后宫不得干政,臣妾姐妹一心只为好好伺候皇上,绝不过问其他事。希望皇上处理国事时,不要因我们姐妹而有所偏袒,秉公决断,我们姐妹永远支持皇上的决定。”

小赵郡主则在一旁不做声,只幽幽的望着皇帝。

萧若听得皇后此言,心中大感欣慰,叹道:“皇后能这么说,朕很高兴。朕宠爱你们俩,对你们的娘家自然会厚待,不过朕的厚待不会牵扯到国事方面,朕不可以因自己一人的好恶,误了国事。”

贤惠的皇后颔首道:“谢皇上,臣妾这就派人去宋王府,劝说父王,让赵氏一族的人都断了重新为官的念头,以免皇上为难。”

萧若微笑道:“那倒不用,你们父王的才干朕还是清楚的。赵氏一门中真正有才者,朕绝不会埋没,不过朕也不会因为你们俩,给他们开后门,哈哈”

皇后嫣然一笑,携妹妹谢恩。

当天晚上,畅快淋漓的巫山云雨过后,萧若一边一个,搂着这一对天下最美丽最高贵的姐妹花,兀自在回味方才销魂蚀骨的余韵。

小赵郡主星眸闪动,鲜嫩的樱唇翕动,欲言又止,似乎想说什么,终于挨着姐姐,没有说出口。

萧若看在眼里,猜也猜得到她想为赵家说好话,吹一吹枕头风,只不过不好说出口。

他也不说破,故装不知。暗地里不禁感叹,皇帝手握天下权柄,一句话就能让人人头落地,也能让人飞黄腾达,不知多少人千方百计想走自己的后门,想绝对不受干扰的秉公执政,真是不容易啊。

翌日,早朝。

主要商讨昨日提出的对赵家人授予官职一事,群臣自各发表看法。

张汉则一反昨日态度,猛烈抨击赵氏一族过往的罪行,并大肆贬低赵氏全族人的才干,认为他们没一个人可以为官。

徐丰卿更是圆滑,虽昨日碰了钉子,以为皇帝不喜赵家,为迎合圣意而转变立场,主要看法类似张汉则,不过他巧妙的不把话说绝对,给人一种模棱两可的感觉。

萧若简直啼笑皆非,这两个家伙见风使舵那叫一个快。让群臣商议一下赵氏一族人的才能,可以担当什么官职。

殿上文武百官见皇帝就事论事,毫不偏袒徇情,站在绝对客观公正的角度处理此事,顿时也纷纷抛开迎合上意的想法,当下实事求是,各抒己见,讨论得十分热闹。

萧若之所以让群臣广泛讨论,是因为以前官员考核升迁的记录缺乏可信价值,前几年官场黑暗,世家大阀一手遮天,四大王族的人升迁飞快,科举出身的官员则举步维艰,在这种环境下,关于赵氏门中人的考核记录自然不足采信。

群臣议论纷纷,对宋王赵牧的才干普遍肯定,其余族人多是些贵族纨绔花花公子,殊不足道。

赵牧曾在朝中主政二十载,被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