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162(2 / 2)
“不错,”项他道:“守的话,胜是大胜,败则会一败涂地。但若是退,那么有霸王的威名和大军在手,那些想要作乱的人自然不会得逞,我会稽也就安如磐石了,但是秦人却可以长驱直入到我会稽城下,到那时我们可守的就只剩下会稽一城,象东海等其他几郡并不是我楚人经营之地所以根本也不可能出兵来助,这会导致我们变成独守孤城。虽然会稽的城墙比这九江更高更厚,但是一座无援的城池在被敌人攻打了几日之后必然会让将士们失去坚守的信念,从而使秦人有机可趁。”
听了项他的分析,项羽发现自己并没有因为他的有一番话决定怎么做,反而更加迷茫了,因为两者的弊端都是那么的明显,都有可能使自己刚刚建立的政权被秦人摧毁。他呆呆地看了城外的秦军半晌,最终艰难地说道:“从你的话中我听出来两者间的弊端其实都差不多,那就是我楚国为秦所灭,但是其利却有大小之分。若我退回去,即使后面匈奴人当真攻入中原,我楚国上下怕也无法在秦后撤之后出兵追击了,那对我们的利只在能够守住会稽,就连这九江都未必能够夺回来。但是我们若坚守在此,则或许还有一战将秦人主力重创的好机会,两者相较却是守的利益更大一些啊。”项他点头同意了项羽的看法,但是他却没有提到若是守,一旦会稽真的大乱就只能全军覆没了。而且他们两人都没有如扶苏他们所想的那样提出出兵将秦人击退的想法,从上一次的大败后,项羽已经不敢一意孤行地想和秦人在正面一战了。
一席谈话,终于让项羽决定相信范增的能力和威望,留守在九江继续与秦人对峙。既然已经决定了下来,项羽也不耽搁,立刻就命人将自己的决定告诉了远在会稽的范增,让他想办法一定要将那里的动乱平息。
城外的秦军大营,扶苏带了人马终于赶到了。蒙恬立刻带了下属的将领出营迎接,而章邯则是全身绑着绳索跟在了最后。扶苏见了蒙恬等将领之后,先是对他们能够理智地在离城十多里处安下营寨表示赞赏,然后再问起了如今九江城中的情况,对身处最后的章邯并不加理睬。蒙恬等人见皇帝没有表示,也不好将章邯叫来让他先说自己的过错而将正事先摆在一边。
看了一眼章邯后,蒙恬才道:“这几日末将接到皇上的旨意说已经用计使会稽出现乱局,要我等在此谨慎小心,末将便依着皇上的意思只是个人马留在此地日日操练,并没有派人马前去攻打城池。但是末将也派了几名斥候隐藏于城池边上探听消息,可到了今日城中楚军的防御依旧如故,并不见他们有任何出城来袭或是弃城退回会稽的打算。”
扶苏一听这话也不禁皱起了眉头,在他想来项羽怎么也会从弃城和出城这两条路中选上一条,不料楚人却是依旧守在城中。他看了一眼张良道:“你们说说看,这项羽打的是什么主意难道他还不曾知道会稽已经要乱了的事情吗”
张良还没有开口,韩信已经先说了自己的看法:“臣想楚人到现在不可能还不知道会稽的百姓已经被我们挑了起来,但是臣却不认为只靠那些百姓就能使项羽有害怕的感觉。或许他只要派出个千把人的队伍,就能镇压住百姓,这样一来他的后方自然无事,而他也可集中全力在此阻挡我们的去路。”
张良虽然是提出这个计策的人,但是对韩信的看法却也有着几分赞同:“韩将军所言也有几分道理。臣想出此计的时候的确只是想着让项羽知道而使他心忧会稽而不再计较这九江的存亡。可是却也忘记了若只是百姓心中慌乱,项羽的确只要一支小队便可稳住局势。不过臣还是认为如此好的一个机会在会稽城中的与项羽有隙之人会这么轻易放过,想必只是现在他们还没有动手而已,一旦他们动了手,项羽就会急急赶回去,到时候我们不但可以兵不血刃地取下九江,甚至还可趁着他仓皇还会稽的途中追杀于他,使其损失更多的人马,这对我们攻打会稽也是大有好处的。”
扶苏沉吟了半晌才开口:“以你之见楚人在会稽是必然会有一场大乱了只是我们还要再等上几日才能见到项羽的变化”
张良点头道:“不错,而且臣认为这一日不会太久了。项羽可以在楚人本来就有大王的情况下自称为霸王,并将楚王软禁,自己控制楚国的军政大权,靠的就是他向来战无不胜的功绩。但如今却被我们一战而败,他在楚人中的地位必然大跌,那些与他有隙的人自然会出来与他作对了。”
扶苏仔细再想了一下,最后才道:“子房所言甚是有理,既然我们已经等了这么些日子了,也不愁多等几天,就看看会稽是否会乱起来吧。”
其他将领见扶苏已经决定了这事情,自然不会再进言,而且他们对张良所说的话也有几分相信,就都领命去各自营中训练军士去了。
待到众将领都退了出去之后,扶苏才打眼看向了章邯:“章邯啊,你说让朕如何处置你呢你与蒙恬一同出兵追击已经大败的楚军,蒙恬大军安然无事,可你却你却让近五万人马都丧于楚人之手,你”
章邯跪地磕头道:“臣知罪,是臣一时贪功才贸然带兵深入,致使大军被楚人所灭,臣愿意接受皇上的重惩,皇上可将臣当众发落,以儆效尤。”
扶苏叹了一口气道:“其实朕很明白你如此做的原因,毕竟你随朕才没几日,又是降将,自然认为论亲厚不如韩信与蒙恬等将领,所以才想着立下大功。但是朕虽然可以明白你的苦心却不能宽宥你的错误,毕竟这是五万人马,现在我大秦可没有几个五万人马啊。”扶苏一面说着一面走到了章邯跟前将他搀扶了起来,“但是这五万将士都已经死了,杀了你也无法将他们救回来,所以朕不打算杀你,只要你在日后攻城之时带着人马做先锋,务必将会稽取下来,这一点你能做到吗”
“皇上”想不到扶苏居然会这么轻易就饶过自己,章邯心下感动不已,“臣必效死为皇上攻下楚地,使我大秦一统天下”
第二百五十八章叛乱
会稽城因为这两天的谣言四起,百姓骚动而变得有些与往常不同。往常纵然是秦军攻来的消息不断地传来,百姓该怎么过还是怎么过,并没有一点惊慌,因为他们相信有项羽这个楚国的战神在那里,秦人是没办法真的攻来的。但是这几日会稽城中随意走动的百姓却少了许多,很多人不是必要都只是留在家中,因为除了心中的害怕之外,城中各道之上也总会有几队士卒巡游,一旦有可疑之人就会被当成是秦人的奸细而抓起来。如此情况之下,所有人都认为还是留在家中比较妥当。
这一切也是在一时没有办法解决眼下的难题时范增所想出的无奈之举。这样一来,虽然会使城中的百姓对自己和项羽等人不满,但是却可以杜绝那些四处传播消息的人再说一些不利于楚人的话,从而使百姓更加心慌。而范增对项羽也有着很大的信心,相信他在后方安定,又不主动出击的情况下以九江城和那几万军队是足可守在那里不让秦军攻来的。而随着两军的胶着甚至是项羽获胜的消息传来后,一切的谣言自然就不攻而破,到时会稽城就会恢复原样了。所以范增认为这样做是值得的,所以他才会一点不犹豫地就下了这个命令。
但是范增想不到的却是会稽城真正的危险已经不再是那些混在百姓中传播谣言的秦人了,而那刘邦和屈斗等人的余部,纵然你再戒严,当面对这些手上有着实权的人来说还是没有任何办法的。
时已深秋,当太阳慢慢落山的时候,天气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