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53(2 / 2)
唐芷青又是羞又是好笑:“讨论什么跟你有什么好讨论的”说着又是一脚踹了过去,“下车下车,上课去”
戴逸只得悻然下了车,总是有点不死心,又对她说:“真不去啊”
“滚”
走错教室上错堂
现在究竟去哪好呢回宿舍睡觉呃,怎么睡啊正兴奋着呢,难道真要“五指成握”
戴逸叹了口气,还是上课去吧,怎么说,自己也算是个好学生嘛
自从他得了“隐龙诀”后,凭借过目不忘、记忆力超群的本领,从来就没担心过学业的问题,不过今天热血冲脑,为了打发时间,终于下定了决心好好上一次课去
这时候已经在上着课了,戴逸也没注意,轻手轻脚的走到某间大教室的后门,溜了进去,反正都是来上课的,将就就好了呗。
可想不到的是,后排已经是坐得满满的。
大学课堂不比高中,初中的。高中、初中的学生都是希望挤到前面,生怕漏听了教师讲的要点,大学的课堂却总是后排最满,生怕多听了教授的唠叨。
戴逸四处张望,全是不认识的,正在犹豫自己是不是走错课室了,讲台上的老教授已经叫道:“那位大个子同学,别到处瞧了,就是叫你呢,找什么找,前面这么多空位没有看到吗坐前面来,我又不是老虎。”
课堂里面的学生哄堂大笑,目光却都望在了戴逸的身上。
戴逸有些尴尬,疾步走了几步,拣了边上的座位坐了下来。
一股幽香从身边传来,戴逸斜睨了一眼,只望见一张俏丽的脸庞讶然的盯了自己一眼,只是鼻梁上一副宽边的黑色眼镜,让她看起来有些古板。
她见到戴逸的目光,俏丽的脸庞微微一红,目光转瞬又移到黑板的方向。
“这就对了。”老教授满意道:“现在我们开始讲课,前面几节,我们已经详细讲解了三国的历史,从这一节开始,我们就要讲讲西晋和东晋的历史,对了,这位同学,请你回答一下,你知道两晋的哪些方面,不要怕,随便说说。”
戴逸看看左右两旁,又看了看后面
呃,貌似老教授是在叫自己不过有没有人可以告诉偶,现在上的是什么课
好学生会被倒追1
“那个现在上的是什么课”戴逸沉声地、一面严肃地,低声问旁边那个戴眼镜的女生。
“中国古代史”那女生瞧了他一眼,淡淡说道。
呃,好吧好吧,不带这样的眼光的戴逸一边想,一边站了起来。
“这位同学,你回答一下,你知道两晋的哪些方面,不要怕,随便说说。”那个老教授的眼神很是鼓励,眯眯嘴地笑着。
课堂里面的学生都在窃窃私语地笑了起来,都知道这个周老教授有个爱提问的习惯,所以众人都是躲在后排,这下戴逸撞到了枪口上,怎么能让他们不乐。
戴逸的屁股还没有坐热呢,糊里糊涂就被提问,望着周老教授的期待的目光,心中苦笑,好吧,哥我想不出风头也不行了。
虽然他不怎么上课,但图书馆还是去过不少的,毕竟记忆力再好,也得看了才能“记”,所以他一有时间也会跑图书馆的。
凭着他好几倍于常人的记忆力,不多用用还真是浪费。
“关于两晋的,懂多少就说多少。”周老教授倒是热心,还在鼓励着戴逸。
“我只知道西晋和东晋的名将。”戴逸尽力地回忆着自己看过的一些历史书,因为他是男生,只留意打仗啊、名将啊什么的。
“比如说西晋的羊祜,王濬,杜预,马隆,东晋的略微多一些,如王猛,石勒,苻坚,桓温等人。”
周老教授眼睛笑的咪成了条缝,“不错,不错,你说的一点不错,”
身后的窃窃私语戛然而止,所有的学生都是一脸诧异的望着戴逸,就是身旁的那个秀丽的戴眼镜的女生也不例外。
这些人名他们大半并没听过,好像中国古代史这本书上也没有记载,不过苻坚还是有不少人知道的。
“苻坚淝水一战折损数十万精兵,大败而归,前秦也是从此一蹶不振,终复灭亡,难倒这样人也算是名将吗”
身旁的那个戴眼镜的女生推了推鼻梁上的眼镜,细声细气的问道。
好学生会被倒追2
淝水之战初中历史课就讲过,公元383年8月,苻坚亲率步兵六十万、骑兵二十七万、羽林郎也就是禁卫军三万,共计九十万大军从长安南下,同时,又命梓潼太守裴元略率水师七万余人从巴蜀顺流东下,向建康进军,近百万行军队伍“前后千里,旗鼓相望。东西万里,水陆齐进。”
符坚当时也骄狂地宣称,“以吾之众旅,投鞭于江,足断其流。”这也是著名典故投鞭断流的来历。
只是最后的结果却是苻坚一败涂地,大败而归,前秦也是因此一蹶不振,终于灭亡。
“尽信书不如无书啊,同学”戴逸伸手一指女生课桌上的那本中国古代史。
“那个可是苻坚啊,你以为是阿猫阿狗”戴逸嘴角一撇,很是不屑,
他有过目不忘之能,这段时间那些乱七八糟的书看过不少,即使是那本厚厚的中国古代史也能倒背如流。
“那你说说苻坚到底有什么能耐了。”戴眼镜的女生有些不服道。
周老教授也没拦住那位女生,仍是乐呵呵的看着戴逸,想看看这个学生如何回答。
教室后面的学生又再开始窃窃私语了起来。
“这哥们哪位呀”
“好像是那个裤衩男。”一个人低声道。
以戴逸的耳力,课堂内的私语可是听得一清二楚的,却也并不介意“裤衩男”这个称号。
“苻坚啊,他博学多才,擅长谋略,待人宽容,以恩著称你要知道,他先是干掉了暴虐的苻生,后来有起用良将王猛;做了一哥后,呃,就是做了皇帝后,他用人唯贤,励精图治,先后攻灭前燕、前凉和代,统一了北方你说,他有没有能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