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55(1 / 2)
然有唯唯诺诺的小人,但也没见有谁“主动教他学坏”,大不了都是随波逐流听之任之罢了,顶多是宇文士及那一类的,要到赵高的级别还差得远。至于李承乾的政治才能,那是连势利眼的史官们都不得不承认“裁决庶政,有大体”的李渊死后李世民为父守孝,在近三个月的时间里,他只处理最要紧的政务,其余全都交给李承乾,而李承乾在这一时期的表现羸得了朝廷上下身前身后的一致称赞,那年他十八岁。
贞观四年七月,李承乾十三岁左右,这年前太子少保李纲升为太子少师,于是顺笔提到李世民父子对李纲是如此敬重,说李纲每到东宫,李承乾都亲自叩拜,李承乾每次升堂处理事务,李世民都命房玄龄和李纲陪坐;
插一句:李纲这人绝对是个“太子克星”,他明明是朝野皆知无人不敬的大忠臣,也因此受三代皇帝信任,前后辅佐过二朝三代太子,结果杨勇、李建成、李承乾无一例外地全都被废被杀。假如到高宗朝他还活着,假如我是李治,我是说什么都不敢让他再去教育太子了,有时候命运这个东西还真是不服不行
贞观五年,李承乾十四岁,礼部官员上书,认为应该在二月份为皇太子行冠礼。皇帝李世民因为二月份是农忙时节,怕扰了农时,命令改为十月;
贞观六年,李承乾十五岁,十月份李世民外出巡视回京后,到大安宫当孝子,服侍太上皇一天,最后又要亲自给父亲扶辇,李渊不准,命令孙儿承乾代替;
从字面上看,这时候的李承乾应该还是聪明又听话的好少年。然而到了贞观七年,就传出了李世民听说承乾“好嬉戏,颇亏礼法”的消息,于是赏赐东宫官员于志宁、孔颖达,要他们对皇太子加强规划和劝谏,并说出了“我十八岁尚在民间,知道民间疾苦,即位以来尤有过失,皇太子生于深宫不明世失,不犯错才怪”这样一针见血的话这比那些将太子变坏归于他的“天性”“天意”的说法可要高明多了
史书上记载承乾失宠的最直接导火索,是他的脚残疾了,而且似乎是一辈子都好不了的那种残疾。记得一本书上说他这脚是外出偷牛煮的时候从马上摔下来摔残的,但想不起来是史料还是小说家言了李世民追求完美的倾向是很明显的,他不愿意自己的继承人是个残障人士,这想法也是能理解的能理解,不接受,再加上之前就了解到的承乾的个人品德问题天知道有多少是李泰吹的风吧,换太子的心思就此萌动
所以说,李承乾的失败,简直是给那些坚持“父死子继、立嫡以长”理论的封建礼教家们的一记响亮耳光,因为他具备了当一名优秀太子、守成之君的所有条件,却偏偏没有变成人们期望中的那个样子。当时后世人评这段历史时,也只能含糊说什么“弟愚指李祐兄庸承乾旧唐书”“承乾悖逆”,以结果来代替原因,没办法解释这个人为什么会变成这样,一切都只能归于天性、天意。
对于这样一个人物张阳还是满痛惜的,这可是号称最像唐太宗李世民的一个儿子。明、口才、权欲、决断能力、贪玩淘气、情感依赖、任性偏激、雄心勃勃、至死不让人不能不苦笑着说,李承乾这些个性,我们都能在他伟大的父亲身上一一找到对应点,足以证明李承乾不但是小李的亲生儿子,而且可能事实上是最象他的儿子只不过,小李的这些个性,几乎全都是通过正大光明利国利民的方法展示出来的,而承乾的,出发点跟父亲一模一样,方向却大相径庭南辕北辙,几乎没做对过一件事这也实在不容易啊
所以张阳还是打算和恒山王李承乾打好关系以应对未来,毕竟连李建成都能当上太子,那这个非常有能力没有机会的现在的恒山未来的太子王李承乾怎么就不能改变当上皇帝了。
现在这个时候唐高宗李治还没出生,而导致恒山王李承乾造反的唐太宗李世民最宠爱的儿子卫王李泰现在才六岁,更没有显露出来
要说这卫王李泰舞文弄墨之类,当个文学大师的绰绰有余,但是政治上可是完全不及格,甚至连基本的人情世故都没弄清楚。他看事情只看表相,学父亲开文学馆、招揽贤才收买人心,可除了招来一些摇笔杆子的酸书生,别的还有什么哪怕你弄几个武功不错的打手,狗急跳墙时杀兄杀父,也算没白费力气啊
这更现在的恒山王李承乾比简直就不是一个档次的,要不是李承乾因为缺少父爱母爱而性格转变的话他卫王李泰是一点机会都没有的。
就这样一行人到了用午膳的地方,在午膳上来后张阳向皇帝李世民说:“陛下,草民这次为了御酒这个称号带来两坛自酿的倾城美酒,还请陛下尝尝,这可关系到我和明玉以后的生活保障”
皇帝李世民听见张阳对他自酿的酒,这么有信心就命人开取了一坛后为他满上后慢慢品起酒来了。
“好好不亏是美酒啊当得起御酒这个称号,倾城美酒果然有其出色的地方。好,张小子你这倾城美酒就是以后大唐皇室的御酒了。为了你和明玉,朕亲自提笔赐名倾城来人取笔墨来。”皇帝李世民说完,就有服侍的小太监取来笔墨,然后皇帝李世民亲笔写上倾城二字,最后落上自己的私印后交给张阳让他回去装裱起来。
对于皇帝李世民的这番表现所含的意义张阳是什么明白的。要不是为了襄城公主李明玉的话,李世民就算是让自己酿的倾城美酒成为了御酒,也不会为此酒题名让自己拿回去装裱的。不然这种事一代贤后长孙无垢怎么会不阻止了,可怜天下父母心啊
所以张阳连忙向皇帝李世民行礼谢恩,表示以后一定不负圣恩,和李世民两人一切都在不言中。
然后用过午膳后,张阳和皇帝李世民两人独自进行了一番外人无法得知的谈话后。张阳和李明玉及李承乾三人进行一个简短的聊天增进感情,至于张母王芸和皇后长孙无垢可就一直在一边聊一些他们干兴趣的话题相谈甚欢。
之后就回到张府找人把皇帝李世民赏赐的那幅字装裱起来后,在打成了一副牌匾。就这样传到了秦怀玉等人的耳里,才有了这次的郊游打猎,毕竟以后拿倾城酒楼是以他们这些小家伙的名义来开设的。
108龙首山打猎
108龙首山打猎
张阳刚用过早饭没多长的时间,程怀默,秦怀玉等人就来找朱雀街张府找张阳了。
秦怀玉,程怀默等人已进入张府就由下人带领下找到整准备出游所需物品的张阳。只见张阳正在指挥小四忘包裹里房糕点,干粮,餐布之类的东西。
“张大哥,这是去打猎,不是去踏春,你准备这些东西干啥。想我没就带上一副弓箭,几筒箭支,一小袋盐就够了。当然还有你张大哥酿造的宫廷御酒倾城美酒了。其它的就不用带了。”
程怀默看见张阳在这拖拖拉拉的指挥小四准备这准备那不赖烦的说。
本来也是,程怀默他们去长安城外的龙首山打猎也不是一次两次了。每次去都是只带点武器弓箭,细盐美酒就够了,而且每次去打猎都是收获颇丰的,像野兔,野鸡等寻常野味那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每次都能打到很多的,还时不时的能打到向獐子、小麂、雉鸡、刺猬等后世平常相当少见稀奇动物,当然这个时代可是没有那神马野生动物保护法之类的东西。这些野生动物只要你能打得到及就尽管去打去,不然现在整个大唐这么多的猎人那不都得饿死去。
想来会像张阳现在这样像过踏春郊游多过外出打猎。这张阳可是叫小四准备了整整一大包裹的东西准备带上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