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小说网
会员书架
首页 >玄幻奇幻 >源灭时空 > 分节阅读 3

分节阅读 3(2 / 2)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

也就是说,这座雕像并非古埃及第三王朝法老卡夫拉王为彰显自己的功绩所修建,而不过是有人假托他的名义所散布的谣言。因为在此之前,狮身人面像就实实在在地存在着了。

这样的推论也许会让人感到匪夷所思,但那时的人们,究竟是出于一种什么样的目的,为了向后人传达什么样的信息,才建造了这尊庞然大物呢

几乎所有关注这一事态的研究者们,都迫不及待地从世界各地汇聚到了吉萨高地。也许这时人们才回想起了让:哈尔夫教授曾经作过的努力和令人同情的遭遇。如果我们早在那时就不再固步自封、鼠目寸光,就能以严谨科学的态度接纳哈尔夫教授的研究成果的话,我们对古埃及的研究绝对不会是今天这个样子,甚至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我们对人类未来命运的探索,也绝对不会如今天这样浮躁和无所适从。

我们开始探索,希望没有漏过任何一个可资研究分析的线索,从金字塔到狮身人面像,从法老的墓地到雅典娜神殿我们发现,在古埃及遗址的每一个角落:墓地、石碑、雕塑、器皿、装饰、绘画几乎都可以找到一种被称之为“斯芬克斯”的古怪图案,它们无一例外地均为人兽合体,尽管在表达方式上不尽相同,但是它们都是由人、狮、牛、鹰共同组成。

也许我们可以将其称为“斯芬克斯现象”或“斯芬克斯文化”。

这种现象或文化似乎带着一种蔓延的趋势,从古到今,从内向外。

在南美洛基山、在大和民族繁衍生息的日本岛、在世界屋脊藏传佛教的那些寺庙里,以及世界上许多其他地方,我们都能找到这种类似于人兽合体的东西。

这些东西往往作为一种带有某种神力象征的圣兽出现,它们能够拯救人类于水火之中,能够医治或者复活人类中的英雄,甚至可以直接降临人间,以拯救正一步步走向衰败的人类社会

也许,我们由此可以得出这样的推论:这种斯芬克斯正是人类共有的记忆也即是说,万物同源,我们人类也曾经拥有过对另一种精神的共同追求。这种追求存在于我们记忆的深处,从远古走来,在某一个历史与现实的交汇点,获得了足够的能量之后,它将再一次以生命的形象突然呈现于我们的眼前。

也许,我们不应该再在历史的旅途中踯躅不前了,而应该迈开大步,大胆地去探寻过去、现在和未来的真实。

斯芬克斯

狮身人面像又译“斯芬克斯”shx坐落在开罗西南的吉萨大金字塔近旁,是埃及著名古迹,与金字塔同为古埃及文明最有代表性的遗迹。像高21米,长57米,耳朵就有2米长。除了前伸达15米的狮爪是用大石块镶砌外,整座像是在一块含有贝壳之类杂质的巨石上雕成。面部是古埃及第四王朝法老即国王哈夫拉的脸型。相传公元前2611年,哈夫拉到此巡视自己的陵墓哈夫拉金字塔工程时,吩咐为自己雕凿石像。工匠别出心裁地雕凿了一头狮身,而以这位法老的面像作为狮子的头。在古埃及,狮子是力量的象征,狮身人面像实际上是古埃及法老的写照。雕像坐西向东,蹲伏在哈夫拉的陵墓旁。由于它状如希腊神话中的人面怪物斯芬克斯,西方人因此以“斯芬克斯”称呼它。

原来的狮身人面像头戴皇冠,额套圣蛇浮雕,颏留长须,脖围项圈。经过几千年来风吹雨打和沙土掩埋,皇冠、项圈不见踪影,圣蛇浮雕于1818年被英籍意大利人卡菲里亚在雕像下掘出,献给了英国大不列颠博物馆。胡子脱落四分五裂,埃及博物馆存有两块,大不列颠博物馆存有一块现已归还埃及。像的鼻部已缺损了一大块,据说是拿破仑士兵侵略埃及时打掉的,实为讹传,它是被朝圣游客中世纪伊斯兰苏菲派教徒砸掉的。历经4000多年的狮身人面像,现已痼疾缠身,千疮百孔,颈部、胸部腐蚀的尤其厉害。1981年10月,石像左后腿塌方,形成一个2米宽3米长的大窟窿。1988年2月,石像右肩上掉下两块巨石,其中一块重达2000公斤。

作品相关资料复活岛之迷

更新时间:201032317:23:40本章字数:3037

位於太平洋的复活岛,面积大约118平方公里,人口大约二千人。这个不毛之地,曾有过相当伟大的历史。在岛上有三百五十处石造坛及一千多尊巨石人像。这岛的文明起源,至今仍众说纷纭,而人们亦将这些巨石像叫作「毛亚」oai。最矮的毛亚为三公尺,最高的达二十公尺。以火山凝灰岩造成。另外在毛亚的下方有超过三百五十个祭坛。大多数的毛亚也在拉诺凿制。拉诺是座死火山,人们便是利用那儿的岩石造毛亚。而雕刻用的工具则是用火山爆发时喷出的玄武岩造成。在拉诺火山的山坡,目前还有一百五十尊未完成的毛亚。

岛上村民说1,500年前岛上酋长hotuatua:thegreatarent:以一只双独木舟到达复活岛,同行的有他的妻子和他那大家庭。他可能是一位出色的航海家,他可能是为了为族人找寻更多的土地或是为逃避战祸而到达此地。早期的玻里尼亚人有很多的推动力去找寻未知的土地,很清晰地知道他们愿意用自己的生命作为赌注去找寻未知是否存在的土地hotuatua和他的家庭在复活节岛的“anakenabeach”登陆。teitotehenua,“ensofthend,”or“ndsend,”这就是早期的岛名考古学家推测,岛上的原居民应来自西面的泥利尼西亚人,或印度、欧洲、埃及和北非等,但亦有人怀疑是落难的外星人,在岛上建造约一千个巨大石像,作为向外太空求救之用。这个蕴藏了无数秘密的海岛,原名叫raanui,意指“世界的肚脐”,直至一七二二年,荷兰人於复活节当日,首次发现了这个小岛,将它命名为“复活节岛”。

曾经有过风光文明的复活岛之所以没落,到现在仍有很多不同的说法;而最多人认同的是由於不断地制造毛亚而没落的,主要是因为制造毛亚不但要大量的人力物力,最重要的是需要大量的树木作杠杆,久而久之,岛上的树木渐渐地消失。这造成严重的水土流失,肥沃的表土被侵蚀。土地瘦脊,加上人口急剧增加,以及天灾、内部战争等使其没落。

巨石像的由来

要揭开这些环绕整座岛屿神秘石像的秘密很困难,虽有文字记载但目前仍没人能解读其中含义。不过从被推倒、摧毁的石像遗迹,考古学家解开了巨石像的秘密。在文明全盛时期,复活节岛巨石像一度有八百多座,但目前仅剩一百五十座。而这些石像消失的原因,记录拉帕努伊人对信仰神圣力量坚定执迷和走火入魔的过程。巨石像建造时间约於西元一千年前,当时的复活岛为一浓密棕榈森林覆盖的岛屿,岛上有三座死火山,火山岩质地软、重量轻,易於搬动雕刻,拉帕努伊人相信岩石可以象徵他们神圣信仰的永恒不灭,因此利用火山岩在六百年间完成八百多座巨石像。

拉帕努伊人将这些石像视为守护神,以保佑作物丰收及好运,因此每个部落都拥有自己的石像。但随著人口增长,拉帕努伊人全盛时期曾高达七千人,巨石像的尺寸和数量也随著增加,有些石像体积甚至大到无法搬离采石场。不同於英国的巨石阵有无穷尽的森林木材足以移动巨石,复活节岛的棕榈林规模小,巨石像却庞大无比,最终树木被砍伐殆尽,生态系完全摧毁,食物逐渐短缺,也无法建造船只离开,被困在岛上的拉帕努伊人,甚至相互残杀取食人肉,并将情绪发泄在巨石像,巨石像一一被推倒,成为今日残存的遗迹,徒留后人凭吊。

石像之谜

有关石像之谜,众说纷纭。有说是外星人的太空船搬运石像;石像拥有神力,造好后会自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