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小说网
会员书架
首页 >玄幻奇幻 >不落星芒 > 分节阅读 49

分节阅读 49(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

赋予这五百罗汉像生命的人,不由肃然起敬,他绝对是个有通天彻地大神通的佛陀,以这样的神鬼莫测的方式,把自己一生对天地、佛理的感悟,藏之名山传之其人,怎能不令受者感叹,天地之奇,莫过于穷人之力,所创造的奇迹啊

那佛陀手印,变化万方,玄奥莫测,饱含着无尽的神奇。但最弥足珍贵的是,这手印堪通了人与自然的曲径,是借法于天地的媒介,通过它,人可以掌控自然之力,天地之威,为己所用。至于能借多少,能用多少,那凭的就是各人的精神修为和悟性了。

“大道至简”,佛陀手印也不例外,它全部的变化,都源于九大手印,以一开始,以九结束,一是始点,九是变化的至极。

如果不能明悟这一点,觊觎天机的观者就会陷入无穷无尽的术数之中,精神崩溃是早晚的事儿,即便不随佛祖而去,也会痴嗫呆傻的度过余生。

第二卷命定第五章幻佛手印

九大手印蕴藏着“神修”的至理,攻守兼备。

这对于我这个没有经过正规修习,野路子出身的修真来说,那是大旱甘霖哪我终于有了一套属于自己的印决功法,不用再饥一顿饱一顿的过日子了。

我正在自顾自的痴痴的琢磨的时候,突然,一个苍老、祥和、飘渺的声音在我的脑海中响起,他的话给我以极大的震撼。

“后世的佛子,吾乃四祖罗摩,你是第一个以强大的神识堪透这套佛印核心奥义的人,也触动了吾留下的一段谒言。你所领悟的九印分别是尊胜印、施无畏印、智拳印、降魔印、甲胄印、如意宝印、虚空印、九品往生印和诸天印。此九印不仅仅是攻防的法门,更几乎囊括了佛理的终极意义,实为证佛之学,亦是逆天之决,是福是祸,自有因果。九印第八印往生印至为霸绝和神秘,尚需你多多堪悟,多多领会。九印最后一印诸天印不可妄结,不可妄施,否则佛亦有难。诸天印又分九印,乃风天印、火天印、雷天印、水天印、日天印、月天印、慈悲天印、逍遥天印和梵天印,可遗憾的是后两印不可得,如有佛因,当随缘补全,完成九九归一之数,则佛业可堪。切记,佛在心中,忘心者,入窄门,可证佛果。”

“四祖罗摩,证佛之学,逆天之决,佛在心中,忘心者,入窄门,可证佛果。”

看来这九印并非是单纯的佛印啊在心中默念了声“弟子明白。”

这无意识的念头,让我一愣,为什么自称“弟子”,我自己都不是很理解,许是对这位神通广大的佛陀的一种尊重吧

九印第一印,尊胜印。

“一指盈智水,满众生所愿”,此印引世间最锐之力,攻敌一点,无坚不摧。

九印第二印,施无畏印。

立单掌于胸前,五指灵动,布施无畏示与众生,汇山崩、洪流之威,直面不可抗力,此心全然无惧,乃以弱胜强的不二法门。

九印第三印,智拳印。

“十方邪煞中,唯有智拳印”,以右手握左手食指,寓意天地相合,引光明之源灭黑暗之恶,横扫一切阴霾、污秽,还湛湛青天。

九印第四印,降魔印。

伏身右手触地,以地为证,引大地之力量,降服三界诸魔,所向披靡。

九印第五印,甲胄印。

“印纵生死界,无物加身”,双掌合十,簪花互握,两大指相抵,引天地最坚之甲胄护身,摒弃一切攻击,乃防守之无忧盾。

九印第六印,如意宝印。

“如意宝印金刚缚,无物遁形”,虚心合掌,二小指,拇指相合,余指略屈,如开敷莲华,可困凡天生灵。

九印第七印,虚空印。

“一切法以虚空为门,无往处故”,拇指并连,食指相抵,结心之形,我本虚空,任何攻击皆随心而过,如风拂面,无挂无碍,无影无形。

九印第八印,九品往生印。

“世人分九品,印定善恶,无偏颇;九品送往生,因缘临头,终果报”。九品印十分的神秘,可引天地之间最玄奥最有灵性的一种力量击敌,印出,其品级的高低,威力的大小,施印者无法控制,而全由对手的邪恶程度决定果报与否,往生与否。

九印最后一印,诸天印。

“诸天无常,众生万象,印法无边,唯心是岸”,风如罡、火如炙、雷如雳、水如瀚、日如炎、月如寒、慈悲济人、逍遥度世,梵天真如。

诸天法印结,生死立判,轮回难阻啊

这九印之中,我最喜欢前四印,干干净净,坦坦荡荡,无惧无畏,我最不喜欢九品往生印,把人的善恶与否交给天意来判断,简直是荒谬绝伦,人的命运可以自己主宰,我越来越有此明悟,有此信心,我倒要看看,这逆天改命到底有多难。

九印是我以神识堪悟的第一套印决功法,来源于佛,又幻化万方,我给它命名为“幻佛手印”,以后它将伴我同闯青岚,去抒写属于我们的辉煌。

从那无尽的玄奥中抽离神识,我愕然的发现大殿中有一个精神力量十分强大的人在注视着我。

“功德主,你终于从开悟中醒来。”

一个素衣长眉的老僧伽站在大殿中心,伽师比神像下的大香炉旁,宝相庄严,安详宁静,于檀香袅袅之中,人与神像几乎融为一体,无内无外,似乎他与这神殿有着某种秘不可宣的联系,或者他就是这神殿的一部分,他的出现,毫不令人突兀,反而感觉自己得见真佛,膜拜的心更诚。

我冷漠的看着他,心中却想着“四祖”罗摩,既然自称弟子,又获得“神修”九印之决,那自己与这慈悲天神殿就有了千丝万缕的联系,这份情,早晚要还哪

探手从背囊里摸出两枚无暇灵石,我根本不理那自作清高的老僧,缓步的走向正躲在殿门口,神情凝重,满头大汗的僧伽知常。

要说这无暇灵石随我漂洋过海的,到今天还没有遗失,真要感谢师殊族喜欢拉鲁的那位姑娘,她用兽皮巧手缝制的背囊和装“龙珠”的小袋,结实无比,连怒海那茫茫的波涛都无法侵润它们半点,囊中的东西更是完好无损。

“知常,多谢你的引领,这个,我希望通过你的手,捐给神殿,聊表寸心。”

我把两枚闪着流光的无暇灵石,放在他的手中,抬腿就向殿外走去。

毕竟在宗教氛围很浓的西拉玛呆过,有些规矩我是懂的,入山拜佛,敢入主殿焚香瞻佛的,都是身份不菲的,或是已经备好敬品有所求的人,出手很是大方。而引领你的僧者是专门为你说佛解法,答疑解惑的,敬品一般要通过他递上去,也算他的一份功德,佛也要吃饭,可以理解。

望着这个衣着另类,披散着发髻,目光无比深邃的大孩子,慈悲天神殿本月当值的“尊者”,青岚“十二神僧”之一,有“明光”赞誉的敦珠大师,心中的疑惑是接二连三啊一向如行云流水般的禅定,竟起了业障,实乃是拜这个娃娃所赐。

本来诸如瞻佛者沉迷于五百罗汉像这种情况也不是什么大事,只不过是近几十年越来越少了而已。按规矩外堂僧伽只要报到轮值的普者学僧那儿即可,或是报到师者觉僧那儿也行,有一个内堂僧伽在旁,别出“神识”崩毁的意外也就罢了,根本用不着自己来管。可今天的静修一直心有不宁,便随缘而动,方途遇知常,来到了这主殿之上。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