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206(2 / 2)
半晌之后,玉帝问道:“也就是说,西岐全境大雨普降半月还未停止而且仅是西岐境内没有法力波动的痕迹,行云布雨的龙族也没有动作”
虽然与玉帝隔着一墙,太白金星依然是态度恭敬,神态严谨。听到玉帝的反问,太白金星肯定的说道:“是的,陛下。这些结论都是经过阐教云中子证实的。不过微臣见云中子道长似乎怀疑这是朝歌截教一方的阴谋,只是没有找到蛛丝马迹。但云中子道长,曾说过这肯定是,而不是天灾。”
玉帝点了点头说道:“朕知道了,下去吧,朕依然不见任何人。”
待太白金星退去之后,玉帝才暗自叹息一声,感叹西岐运道如此之差。而玉帝却是自认知道了此次暴雨的真相。玉帝也知道这是,而且认为造成一切的人正是他。
原来当日玉帝以莫力曾经试图毁掉九鼎之一,结果是激活九鼎黎民愿力,狼狈逃走。而玉帝击打的九鼎代表的九州土地,却正是西岐范围。在玉帝想来,肯定是自己震动了西岐一地的地脉,导致天降灾祸。当然,玉帝是不会告诉任何人,也不会承认的。
对于没有得到九鼎,还因此事被王母毁掉善尸,还身受重伤,还要帮人皇的忙,这些倒霉事,玉帝却是丝毫不放在心上。这一切都是因为身前漂浮的五帝印。
原来当日,玉帝听到最后一击乃是九州黎民愿力所凝聚,却是产生一个疯狂想法,逃拖之际,却是故意身形一缓,承受了九鼎恐怖一击的大部分力道。而玉帝那是却是以五帝印阻挡,借助九州黎民愿力,瞬间冲散了五帝印中,凝聚不散的人皇怨念,使得五帝印因此功德圆满。虽然代价是身受重伤,玉帝却是认为值得了。
而五帝印除去怨念之后,其中的人皇王者之气,却是能够为玉帝所用。而玉帝发现以此却是很容易重新凝聚出斩出善尸,而不必耗时万年之久。
所以寻找九鼎的结果,虽然没有得到九鼎,却是解除了五帝印的隐患,比之九鼎只强不弱。还知道了九鼎的消息。而玉帝付出的就是身受重伤,与一个对自己也有利的条件。这也是当初为何玉帝没有疯狂的跑到朝歌找元龙麻烦,回到天庭还准备履行盟约。
玉帝看着身前释放着淡淡金色王者之气的五帝印,深深吸了口气,顿时王者之气没入玉帝体内,而玉帝身后一道虚幻的身影便凝实一分,却正是善尸的模样。而玉帝本身虚弱的气息也是强盛一分。
当然,玉帝也是不知道,五帝印散发出的纯粹的王者之气,却是使得王母误会,乃是玉帝盗取龙吉纯阴之气的结果,认定了龙吉乃是玉帝所掠走。
西岐山上空,元龙与法戒虚空而立,大雨肆虐十八日,终于停息,但整个西岐境内,却是房屋冲毁,田地涝死,饥荒遍野,浮尸无数。看着如此放晴的天空,元龙淡淡的说道:“回转朝歌吧”
半路之上,法戒终于忍不住问道:“陛下。陛下妙计坏西岐根基,令贫道佩服。但是造成如此大的杀戮,却是不知陛下作何打算”
元龙冷哼一声说道:“若非神仙大劫,方外之人涉入天下之争,朕又何必如此阐教之人,搞了出凤鸣西岐,将西岐声望推至高峰。而朕为了获得喘息时间,故作昏庸,行无道之举,却是声望大跌。之前一战已经遏制了西岐气焰,朕之名声也有所回升。但这还远远不够。朕的名声难以改善,那就破坏西岐的名声。这就是朕此次的一个目的。当然以水涝灾害,也可削弱西岐实力。”
法戒恍然大悟的说道:“那流传的谣言果然是陛下令人散播的。如此灾难之下,确实会有许多人相信的。”
元龙闻言,只是微微一笑,自己所图自然不会如此,否则岂用伤及如此多的黎民百姓。很快,很快就能见到效果了。那条路,姬发与姜子牙必然要走上,因为他们别无选择。而自己所要做的,就是等
半月之后,姜子牙代武王讨纣檄文,传遍天下。檄文上写道:
“陛下身为天子,继天立极,亶聪明,作元后,元后作民父母;今陛下沉湎酒色,弗敬上天,谓宗庙不足祀,社稷不足守,动曰:我有民,有命。远君子,亲小人,败伦丧德,极古今未有之恶。罪之一也。
皇后为万国母仪,未闻有失德;陛下乃听信妲己之谗言,断恩绝爱,废元配而妄立妖妃,纵淫败度,大坏彝伦。罪之二也。
太子为国之储贰,承祧宗社,乃万民所仰望者也;因小罪行大刑,生死不明,轻弃国本,不顾嗣胤,忘祖绝宗,得罪宗社。罪之三也。
黄耇:大臣,乃国之枝干;陛下乃播弃荼毒之,如杜元铣、梅伯、杨任、胶鬲等人,诸君子不过去君之非,引君于道,而遭此惨毒,废股肱而昵比罪人,君臣之道绝矣。罪之四也。
信者人之大本,又为天子号召四方者也,不得以一字增损;今陛下听妲己之阴谋,宵小之jian计,诳诈诸侯入朝,将东柏侯姜桓楚、西伯侯姬昌,囚禁朝歌,失信于天下诸侯,四维不张。罪之五也。
天地之生献身有数,岂得妄用奢靡,穷财之力。拥为己有,竭民之生今陛下造鹿台广施土木,积天下之财,穷民物之力,又纵费仲剥削贫民,有钱者三丁免抽,无钱者独丁赴役,民生日促,偷薄成风,皆陛下贪剥有以倡之。罪之六也。
第一百一十章战乱再起
“
廉耻者乃风顽惩钝之防,况人君为万民之主者;今陛下信妲己狐媚之言,诓贾氏上摘星楼,君欺臣妻,致贞妇死节,西宫黄贵妃直谏,死于非命,三纲已绝,廉耻全无。罪之七也。
臣虽能言之,陛下决不肯悔过迁善,肆行荼毒,累军民于万死,暴白骨于青天,独不思臣民生斯世者,竟遭陛下无辜之杀戮耶
然武王与纣王缔结盟约,大王不忍违背,以德化教之,然天意难违,致使西岐遭灾。武王为西岐黎民,甘愿食言。今臣尚特奉天之明命,襄周王发恭行天之罚,陛下毋得以臣逆君而少之也。”
而随着讨伐檄文昭告天下,西岐开始了新一轮的征兵。值此家园毁掉,流离失所之际,原本很难找到足够的大军。但是伴随讨伐檄文传遍天下的同时,还有一份告示尽在西岐境内张贴。告示昭告西岐黎民,此次大军所过之处,所有财务为发现的士卒个人所有,不必上缴。说干脆些,就是纵兵为匪。当然,告示之上也有冠冕堂皇的说法,称因为武王姬发一时心软,致使黎民受灾,以此作为补偿。
财帛动人心,重赏之下,流离失所,一无所有的黎民百姓,岂会管谁是谁非,纷纷加入西岐军队。很快西岐征讨大军就组建起来。而如此之下,不仅召集起足够大军,而且将可能产生暴乱的流民约束起来,将斗争一致对外。还能解决此时西岐财政的窘迫情况。
当然,此计策如此多的好处,姜子牙还犹疑,自是还有害处。无论说得多么的富丽堂皇,此次确实姬发仅仅半年多就毁掉誓言起兵,失信天下人,尤其是那些有才之士。再者,纵兵为匪,终究为姬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