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5(2 / 2)
小桂子连忙满脸堆笑:“得蟾公公看重,帮公公略跑点腿,小的哪敢居功这这这”
蟾十一伸出纤纤玉指,轻轻在小桂子心口一点。
小桂子全身一僵,直直地躺了下去,脸上还挂着谄媚的笑容,但是再也不能动弹。身上没有任何伤痕和中毒的迹象。
蟾十一看着小桂子躺倒在自己脚边的身躯,憎恶地看着那笑容,狠狠地在他脸上踩了几脚,转身没入了黑暗之中。
在这么一个混乱的夜,没有谁会去关注一个随主子出逃的小太监的死活去向。小桂子就这么跑完了他的龙套生涯。
不数日,有快马来报,有形似阳信之人被一伙贼寇裹挟着趁夜突过了坠龙桥,投奔阴氏而去。
荆州城内,阳信见到了专程在此等候他的阴氏之主阴茅。
阴茅拉着阳信的手上下打量,见这青年一表人才,温文尔雅,举止大方,心下甚是爱之。闻听左右说到阳信乃是孤身逃出,妻子家人全部落入新帝阳弛之手,想必此时已遭毒手,叹曰:“此子真乃佳婿也可惜孤的三个王女均已婚配,恨迟,恨迟”当即以其弟遗下之女阴华许之。阴华年方及笄,于蜀中素以美貌著称,得阳信为夫,端得是郎才女貌。
“吾遭逢此等家变,此时方寸大乱,岂敢有成亲的念头”阳信婉拒。
阴茅道:“人常言不孝有三无后为大。你既身为阳氏长子,怎能弃了祖宗香火不顾”
阳信道:“父皇新丧,为人子者怎能不为父守孝吾如今只愿请阴王赐一山居,结庐以明志。”
阴茅赞道:“如君所言孤便给你三年为父守孝。待三年孝期满了,可不能再加推辞。”
阳信无奈只得依从。
阴茅大喜,携阳信回转成都,并遗书一封送与江北,言汝等弃之如草芥,吾当奉之为佳客。
有大臣上奏曰:“阳信谋反事败,叛逃敌国,更且与阴氏结亲,此乃逆天大罪。阳信虽逃,但其妻儿家小却尽被执下,陛下当尽诛其家老少满门,以示天威。”
此事民间多有谣言,多少人怀疑其中有阴谋存在。阳弛哪敢乱下君令。
花岩出班怒曰:“阳信谋反事多蹊跷,岂可滥开杀戒可暂于府中圈禁,待日后查明真相再做决断。”
那大臣还待抗辩,被花岩勒令侍卫叉了出去,狠狠杖责五十。
于是阳弛便将阳信家小全锁于其府中,并派重兵看守,严禁交通内外,一应生活必需用品依前例给足,不得有半分克扣。
阳弛初登基,年方稚龄,哪里能够处理朝政。皇太后路氏命其姑姑阳柔入朝陪同辅政。
阳柔乃阳炎幼妹,饱读诗书,多谋善断,不让须眉。阳炎在世时常称其为女中诸葛,政事多有咨询她意见方才处理的。阳柔嫁于飞羽云为妻,早有一子,年已八岁。在飞羽云阵亡之时又产下一个遗腹子,此时正在家中静养。
闻皇太后传召,回曰:“妾身既已嫁入飞羽家,一切当以夫家为念。往日夫君在世,妾身心里不免存了与夫君争胜的念头,所以才擅自抛头露面。现如今夫君既然逝世,妾身便只有将两个儿子抚养成人,才不负飞羽家列祖列宗。从今后,妾身便不再用阳姓,改用夫姓,以后便是飞羽柔了。太后但有所惑,可遣人送封信来,入朝一事再也休提。”
此信回罢,飞羽柔结庐府内,为丈夫守节,从此再不出飞羽府半步。人皆以之为节妇之表。皇宫内院、各重臣命妇,怜其身世,惜其才华,常造府拜访。渐渐的,飞羽府便成了汴梁成贵妇聚会的第一场所。
飞羽柔聪明过人,诗词歌赋书画女红样样精通,又加上在宫内极是说得上话,因此自此之后反倒门庭若市。
更有多少官员,或想让女儿学得飞羽柔一分半毫,或想借她府上攀龙附凤,将自家小女儿送来请飞羽柔教导。飞羽柔也不挑拣身家,来者不拒,一一亲手授之诗书礼仪女红巧作诸般技能。当然,若是门户太低的,哪里有颜面进她家门
飞羽云与飞羽柔长子名叫飞羽差,与少帝阳弛同龄,仅晚数天出生。两家世代交好,阳弛与飞羽差更是如亲兄弟般,早就许了他日后做个辅佐帝君的第一得心亲近人。
这飞羽差尽取其父母两家所长,从小就生得俊俏无比,真个是人见人爱花见花开。更且天资过人,无论文武皆一学就会,年仅七岁就学会了家传飞羽术,甚得长辈欢心。飞羽差幼时得父母倾心教养,小小年纪就懂礼仪识大体,待人处事亲厚有加。
飞羽云殆后,宫中更是怜惜他身世,每每各种借口赏下厚赐,竟比幼帝阳弛份数还多。阳弛也十分喜爱飞羽差,不但不吃醋,还欣慰地说:“小差与朕实乃亲兄弟,飞羽一门忠烈,日后朕若长大,须是片刻不能离了小差辅佐。”时人常赞叹此必是未来的明君贤相。
飞羽差的弟弟飞羽沙。此时方在襁褓之中。太后怜惜寡妇孤儿,时常将这孩子抱入宫中。
第一章
史载:前唐玄宗年间,皇帝昏庸淫秽,天降异象罚其无道。数十火球坠落凡间,生灵涂炭,长江倒流,民间死伤者何止百万。史称:“天劫”。
史载:天劫日后,长江两岸大变,江水湍急,舟楫无法通过,唯有一天降铁环卡在荆州城外,沟通南北,成了江面唯一通途。
史载:荆州阳炎应运而起,在其结义兄弟飞羽云、花岩辅佐下,解黎民于倒悬,济天下之危难,定鼎中原之地,立国号晏。
史载:有江南女子碧氏得了仙授法术,起事与苏杭之地,占据了东南半壁江山,自称吴王。
史载:有巴蜀大豪阴茅于成都造反,数年间割据巴蜀,直吞荆州,自称蜀王。
史载:阳炎为夺回龙兴之地荆州,御驾亲征,于铁环桥头与义弟飞羽云双双死于阴茅、碧氏联手之下。该桥被改名为坠龙桥。
史载:阳炎亲信太监蟾十一捧回遗诏,立阳炎幼子阳弛为帝。长子阳信心怀不满,趁夜作乱,意图谋取帝位,被花岩等忠君将领镇压,出逃投奔蜀中阴茅。
史载:从此圣天子在位,天下太平。
史书略提一笔的是,飞羽云在坠龙桥身殒之时,其次子飞羽差刚刚出世。
史书没有记载的各种秘辛,尽在民间野史传说之中。
具体史书内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