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216(2 / 2)
修真界有句谚语;愿望不出、命运称雄,说的就是这么一个意思。
“可惜了,空冥牛鼻老道赐我的那道符箓,原本是我为了渡天君劫难时的保命手段,现在为了对付臻秦,居然早早就用了,好些浪费。那符箓,空冥那个牛鼻子老道也是罕有,怕是我日后,如何再施展魅惑之术,如何讨他欢心。也再难得到一道”
慕容安灵她对付臻秦,动用了“空冥道王大符箓”。
这符箓珍贵之极。甚至祭祀出来都可以抵挡住天君一炷香的攻击,乃是开创建立弥生道的老古董之一,无上始主恩赐给她的保命底牌,现在用了让她好一阵心疼。
“罢了,臻秦一死,我心头大患终于得除,也算是解脱”
慕容安灵很快眼神皎洁起来,又在酝酿阴谋;“我借着这一个纪元,应劫之人的身份,自然有许多天君、老古董在我命危的时候,出面庇护于我。还有白景芝、中归虚这俩个呆子,我稍微假以颜色,就以为我如诉忠肠,认为我对他们心生爱慕之意,都想着有朝一日,能够让我心甘情愿的和他结成道侣,进行双修,好借助我的应劫气运,从他们手中榨出一些道宝,简直信手捏来”
现如今臻秦死了,慕容安灵有种除去心头大患的畅快感觉。
臻秦一日不死,她就寝食难安
“天谴消失”中归虚如同火流星一样,一飞冲天,在天谴中自由遨游,可是很快脸色就阴沉了起来;“怎么回事怎么没有了一丝臻秦的轨迹和生命气息”
“那臻秦彻底消失了么”
白景芝此刻也飞了过来,他收了孟钵后,就运转念头,可以说是念头无孔不入,搜索放逐深渊,可是结果也令他困惑不解;“归虚兄、安灵师妹,我看那臻秦真是灰飞烟灭了,只怪你我下手太狠”
良久,他感叹一声。
“说的也是,你我三人合力一击,纵使天君,也要退避三舍,没有任何修士能够抵挡住方才你我三个人的联手攻击”中归虚收了法眼,脸色冷酷的道;“哼,那臻秦有此下场完全是咎由自取,只是可惜了他一身法宝,居然也在你我杀招当中,一同湮灭罢了,现在臻秦既然已亡,此地不宜久留,还是速速离去为妙”
“没错,如今妖邪已除,此地凶险”
白景芝、慕容安灵几个人赞同,因为他们也已经感觉到了,随着天谴散去,四周凶魔的气息越发清晰强烈了起来,而且永无休止。
只是他们却不知,冠着正道名义胡乱杀伐,在外人看来,几人何尝又不是妖邪
大千世界、唐圣国
天空碧落,云彩如同莲花,青衫幽幽,瘴雾如同飘渺的烟屡,在丛山老林袅袅波涛,这是唐圣国青牛镇、莲花庄的一处山麓脚下。
山麓脚下,坐落人家,一共七十二户。
这七十二户人家,大多以狩猎为生,用野狐、山貂等等皮毛出入莲花庄,进入青牛庄换取一些吃食、米粮。
这七十二户人家乃是宗族氏的人家,姓氏也十分奇怪,为种。
而在莲花庄的角落,也是住着一户人家,外人姓李,和莲花庄的七十二户人家格格不入的姓氏,因为这户人家乃是外来者,李家家主曾经乃是翰林,担任过光禄大夫,后因小人陷害被贬官,与大海之上,船翻,机缘巧合与夫人逃得一命,几番阑珊,李四郎到了莲花庄,就此落户下来。
这一日夜,李家大喜,祥光如莲,入李家户宅。
第三百八十四章;地藏十轮经三
话说这莲花庄李家四郎,虽少年得志,而冠之年就高中进士榜眼,留任京畿,为官十年晋升翰林,后官至三品光禄大夫,可是圣颜被小人蒙蔽,因此家产被抄,三代近亲都因他而受到波及,牵连甚广。
那一年,却逢昭武才人有孕,龙颜大悦,因此天下大赦。
本来李四郎举族三代都要被满门抄斩,在大赦之下,犯十年以下者恩赐回乡,李四郎居家上下因此沾光,不过死罪可免,活罪难饶,李家上下近乎百人被流放古刹岛,途中,路经海上风暴,幸得惊慌当中李四郎携妻抱得一块浮木,漂流俩日,人倦困乏,性命垂垂可危之际被渔民所救,辗转阑珊来到了莲花庄,这一住就是七年。
都说百无一用是书生
李四郎是典型的那种一心只读圣贤书,俩耳不闻窗外事,换句话说,也就是读书读傻了那种,虽然在官场这十余年受到熏陶,对于人事不再是当初那样子的愣头青,可是剥去官袍之后,手不能提,肩不能挑。
因此,哪怕是在莲花庄,村民相对纯朴,然也长贫难顾,李家日子过的相对落魄。
这一日夜,先是群星荟萃,随后紫气东来,好像是彗星一样砸落进入李家的茅草房中,一闪即逝,随后却不得了,紫电青霜,惊鸿苍穹,使得莲花庄村民人人自危,夜儿啼哭不止,显然是被这末日一样的诡异气候给吓到了。虽然已经入秋。可也才是初秋季节,这一幕神来之笔,对于李家来说是一场灾难。
“打雷了,见鬼了”接生婆一溜烟出了茅草房,如泼妇骂街惊悚嚎叫。
那接生婆姓王,乃是远近百里文明的接生婆,她这一叫可不打紧,随着她关键时候开溜,李妻宋氏艰难产子,大崩血难治。还来不及看刚刚出生的婴儿一眼就一命呜呼,没有了女人操持,加上李四郎手无缚鸡之力,日子愈发艰难了起来。
李家有子。名烟暮,绰号狗蛋
时维九月,序属三秋。潦水尽而寒潭清,烟光凝而暮山紫。李烟暮的名字由此而来,这么有诗词画意的名字,自然是出自李四郎之手,苦儿苦养。
由于不祥之名传开,加上那夜天公大变,莲花庄一众村民自然也就信了邪。
不仅仅是莲花庄,甚至于李狗蛋乃是不祥之身。这消息就在青牛镇都小有名气。
李家时常断粮,所幸靠山吃山,李四郎为了生计,又是当爹又是当娘,靠着挖掘一些野菜和开垦了俩亩薄田,总算是将李烟暮拉扯到了六岁,只是不仅仅是大人嫌弃李狗蛋,而且还告诫自己儿郎不要和狗蛋过多交往。
平日里头,一群小儿倒是也乐得和李烟暮玩耍,只是受欺负的总是他。
“狗蛋。来抓我啊来抓我啊”一阵笑骂,带着几分笑意,山麓村家炊烟袅袅,山顶则是皑皑白雪,已经小寒。这一阵阵笑骂声出自一堆半大的小孩。这一群小孩七八个,玩着类似蒙眼摸瞎的游戏。
中间那个小男孩估摸着也就五六岁。衣着破烂,那件灰突突的棉袄只是到了脐带处,显然没有办法彻底遮挡住寒冷,小棉袄上面,补丁七八块,大针粗线,一看就不是出自女人手笔,不过一群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