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小说网
会员书架
首页 >玄幻奇幻 >洪荒之明玉 > 分节阅读 291

分节阅读 291(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

南将军已设此围场,俟主公打猎行幸;以畅心情,亦不枉行猎一番,君臣共乐。”姬昌

听说正色曰:“大夫之言差矣昔伏羲黄帝不用茹毛,而称至圣,当时有首相名曰:风后,进茹毛与伏羲,伏羲曰:此鲜食,皆百兽之肉,吾人而食其内,渴而饮其血,以之为滋养之道。不知吾欲其生,忍彼死,此心何忍。朕今不食禽兽之肉。宁食百草之粟,各全生命,以养天和,无伤无害。岂不为美伏羲居洪荒之世,无百谷之美,倘不茹毛鲜食况如今五谷可以养生,肥甘足以悦口,捌与卿踏舂行乐,以赏此韶华风景。今欲骋孤等之乐,追麋逐鹿,较强比盛;骋英雄於猎较之问,禽兽何辜,而遭此杀戮之惨且当此之时,阳春乍启;正万物生育之候,而行此肃杀之政,此仁人所心者也。古人当生不翦,体天地好主之仁,孤与卿等何蹈此不仁之事哉速命南宫将围场去了”

听得姬昌如此说,众将传旨,姬昌又道:“孤与众卿在马上欢饮行乐。”观望来往士女纷纭;踏青紫陌,斗草芳丛,或携酒而来溪边,或讴歌而行绿野。君臣马上忻然而叹曰:“正是君正臣贤,士民怡乐。”散宜生欠身答曰:“主公西岐之地,胜似尧天。”

君臣正迤逦行来,只见那边一夥人作歌曰:“忆昔成汤扫桀时,十一征兮自葛始;堂堂正大应天人,义一举民安止。今经六百有馀年,祝网恩波将歇息;悬肉为杯酒为池,鹿台积血高千尺。内荒於色外荒禽,可叹四海沸呻吟;我曹本是海客,洗耳不听亡国音。曰逐洪涛歌浩浩,夜视星斗垂孤钓;孤钓不知天地宽,白头俯仰天地老。”

姬昌听得此歌中之词不凡,还没有听渔人歌罢,便转身对散宜生说道:“此歌韵度清奇,其中必定有大贤隐於此地。”说完,姬昌命辛甲:“与孤把作歌贤人请来相见。”

辛甲领旨,将坐下马一拍,向前厉声言曰:“内中有贤人,请出来见吾王爷。”那些渔人听得辛甲厉声,不由大惊,齐齐跪下答曰:“吾等都是闲人”

辛甲不由大奇,问道:“你们为何都是闲人”渔人回应道:“我等早晨出户捕鱼,这时节回来无事,故此我等俱是闲人。”不一时姬昌马到,辛甲向前启曰:“此乃俱是渔人,非贤人也。”

姬昌不信,与左右说道:“孤听作歌韵度清奇,内中定有大贤。”渔人听到姬昌如此说,便与其解释:“此歌非小人所作,离此三十五里,有一溪,溪中有一老人,时常作此歌。我们耳边听的熟了,故此信口唱出,此歌实非小民所作。”

姬昌这才信罢,与渔人挥手道:“诸位请回,姬昌打扰了。”众渔人听后叩头去了。姬昌坐于马上想着歌中之味,不时拍手赞叹:“洗耳不听亡国音。”

旁有大夫散宜生欠身言曰:“洗耳不闻亡国音者何也”姬昌笑曰:“大夫不知麽”宜生摇摇头曰:“臣愚不知深意。”

姬昌解释曰:“此一句乃尧王访舜天子故事:昔尧有德,乃生不肖之男,後尧王恐失民望,私行访察,欲要让位。一日行至山僻幽静之乡,见一人倚溪临水,将一小瓢儿在水中转;尧王问曰:公为何将此瓢在水中转。”其人笑曰:“吾看破世情,了却名利,去了家私,弃了妻子;离爱欲是非之门,抛红尘之径。僻处深林,盐蔬食;怡乐林泉,以终天年,平生之愿足矣。”尧王听罢大喜:“此人眼空一世,亡富贵之荣,远是非之境,真乃人杰也将此帝位正该让他。”

王曰:“贤者吾非他人,朕乃帝尧。今见大贤有德,欲将天子之位让尔可否”其人听罢,将小瓢拿起,一脚踏的粉碎,两只手掩住耳朵飞跑,跑至河边洗耳。正洗之间,又有一人牵一只年来吃水,其人曰:“那君子牛来吃水了。”

那人只管洗耳,其人又曰:“此耳有多少污秽,只管洗”那人洗完,方开口答曰:“方才帝尧让位与我,把我双耳都污了;故此洗了一会,有误此牛吃水。”其人听了,把牛牵至上流而饮,那人曰:“为甚事便走”其人曰:“水被你洗污了,如何又污我牛口。”当时高洁之士如此。此一句乃洗耳不闻亡国音。”

众官在马上俱听文王谈讲先朝兴废,後国遗踪;君臣马上传杯共享,与民同乐。见了些桃红李自,鸭绿鹅长;莺声嘹呖,紫燕呢喃。风吹不管游人醉,独有三春景色新。

第四卷三皇五帝第三九七章姜子牙西岐为官

姬昌君臣正行之时,忽见一起樵夫作歌而来:“凤非乏兮麟非无,但嗟世治有隆污;龙兴云出虎生风,世人漫惜寻贤路。君不见耕莘野夫,心乐尧舜与黎锄;不遇成汤叁使聘,怀抱经纶学左徒。又不见夫傅子,萧萧笠甘寒楚;当年不见高宗梦,霖雨终身藏版土。古来贤达辱而荣,岂特吾人终水浒且横牧笛歌清昼,漫叱黎牛耕白云。王侯富贵斜晖下,仰天一笑俟明君。”

姬昌同文武马上听得歌声甚是奇异;内中必有大贤,命辛甲请贤者相见。辛甲领命,拍马前来;见一夥樵人言曰:“你们内中可有贤者请出来与吾大王相见。”

众人俱言内无贤者;不一时文王马至。辛甲回覆曰:“内无贤士。”姬昌不由奇道:“听其歌韵清奇,内岂无贤士。”其中有一人应声:“此歌非吾所作,前边十里,地名溪,其中有一老叟,朝暮垂竿,小民等打柴回来,溪少歇,朝夕听唱此歌;众人聚得熟了,故此随口唱出。不知大王驾临,有失回避,乃子民之罪也。”

姬昌曰:“既无贤士,尔等暂退。”众人去了,姬昌在马上只管思考。又行了一路,与文武把盏酒食,兴不能尽:光明媚,花柳芳妍;红绿交加,妆点春色。正行之间,只见一人挑着一担柴唱歌而来:“春水悠悠春草奇,金鱼未遇隐溪;世人不识高贤志,只作溪边老钓矶。”

姬昌听得歌声,嗟叹曰:“此中必有大贤。”

故命人把作歌者请来,没想到那人见得军士,扔下柴火便跑,才不过跑了数步,便被拿了,来到姬昌面前。

姬昌看他见军士而跑,不由奇怪,问他:“你为何见吾军士竟慌不择路,何故”

这人名叫武吉,曾杀人而逃跑,隐于山中,得遇姜子牙,收其为徒。

武吉见姬昌不治己罪,反而和声相说,不由泣拜在地奏曰:“吾名武吉,乃守法奉公之民,不敢狂悖:只因曾误伤人命,前去问一老叟。离此间三里,地名溪,此人乃东海许州人氏,姓姜名尚字子牙,道号飞熊;叫小人拜他为师傅,与小人回家挖一坑,叫小人睡在里面,用草盖在身上,头前点一盏灯,脚後点一盏灯,草上用米一把,撒在上面,睡到天明,只管打柴再不妨了。不想今日再遇军士,故而逃命,尝言蝼蚁尚且贪生,岂有人不惜命”

且说姬昌与武吉问了姜子牙居所,被武吉带于一林前,君臣将至林前,不敢惊动贤士;离数箭之地,姬昌下了马,同宜生步行入林。

且说武吉赶进林来,不见帅父心里一下子着了慌;又见姬昌进林,散宜生向他问曰,“贤士可在否”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