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小说网
会员书架
首页 >玄幻奇幻 >一个人的时空走私帝国 > 分节阅读 45

分节阅读 45(2 / 2)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

“你能告诉我你为什么要接手这几个公司吗尤其是现在这个时间段,经济危机没有明显好转的迹象,欧洲政治危机,中东政治危机,世界一番纷乱,各大商业巨头都在缩减投资规模,便是有些闲散资金也都是投在了资源和能源领域这种战略xg的经济要地。你来做这些这样的投资,这不像是你会做的事情啊”资嘉伟奇怪的看着李哲,在他的印象里,李哲是一个极其小心谨慎的人,jg明睿智,绝不会轻易冲动失去理智。这样的人做出这样的选择,实在是很让人费解。

李哲这次的目标是时空帝国名下的几个产业公司,要求拥有绝对控股权,并承诺接手后会将其规模继续扩大。

这其中包括几个道具工场,一个摄影公司,一个传媒娱乐发行公司,都是东南亚地区的。在这个时代,这些行业都是些大规模烧钱的行当,而利润却很难细水长流。恰逢经济危机,时空帝国自己资金缺乏,不得不考虑缩减产业规模,已经在行内人中挂牌出卖了。而李哲本是对此不感兴趣,却突然被陈倩的一句话引起了心思。

道具工场,说白了就是各种摄影用道具的制作公司,其产品五花八门无奇不有,一般来说都是小而专的公司才好生存,比如专jg服装,专jg古代兵器,专jg近代兵器,等等等等。总之在这个行当,由于这种需求往往是临时形成定制的,极其个xg化,而需求的产品规模又是非常的小,虽然利润不低,却很难培养出大型具有垄断xg质的集团来。

但是这只是对普通人而言,事情放在李哲的身上,这却是一个很好的投资方向,需知李哲每ri里的大宗进货,防刺服,头盔,弩箭,甚至铠甲,古代机械等等,往往都是可以算作道具这一范畴的,只是质量的要求有所不同而已。道具用的东西往往是只有表面,糊弄事儿的,而对李哲来说,则要的是真材实料。

有这几个公司做遮掩,李哲的很多走私动作都可以做的更大而不引人注意,这本身就是一项巨大的利益了。而至于其他成本什么的,有必要放在李哲的眼睛里嘛

李哲缓缓转过头来,对着资嘉伟,很有诚意的说:

“我不能告诉你”

资嘉伟立时变得很囧。

李哲继续说道:“一个行业的兴衰确实是有其规律的,要受时代的大方向的约束。但是在目光长远、资本实力雄厚的人看来,反cháo流co作也不乏是一件有利可图的事情。此时全球陷入低谷,各家纷纷资金收缩,很多本来相对优质的产业就有可能浮出水面来。

只要资金力量雄厚、经营方式合适,有些现在经营不好的产业未必不是未来的摇钱树。只不过需要长期的资金投入和经验积累,大多数人手中缺乏足够的资金和耐心罢了,而我就有这种实力这样解释,你还满意不”

资嘉伟缓缓点了点头,心中波涛起伏,这一番说明高屋建瓴,立论深远,全是一副大布局、大潜力的模样,使得他越发对李哲不敢小瞧。这李哲此人,和他之间的交往,从刚开始的小心谨慎,到后来的一掷千金,直至今天的目光深远豪气逼人,每一次见面都给他一种仿佛换了一个人一般的感觉。

所谓龙有千般变化,或龙潜入渊,或是神龙见首不见尾,又或者张牙舞爪叱咤风云,说的也许就是这种人了。

s:感谢五十一石,圈圈熊猫,溪雨,浪淘沙的打赏支持

第八十七章农业

嬗变的三国卷第八十七章农业

在现代匆匆处理了一些事情,有了许多收获,李哲大感满意。

其实站在李哲现在这个位置,很多事情就无需那么着急了,不声不响、缓缓渗透才是王道,初期的资金紧张本来是一个大问题,但却被李哲用衣带诏这个令人匪夷所思的招数破解了,这之后,势力的发展就进入了康庄大道。

在现代这个初级信息社会,最令人头疼的不是经营的难度,最麻烦的反而是各种各样明里暗里来的打击和窥伺。比如衣带诏的事情,便不知惹到了多少人的暗中注意,不知多少人在暗中需找他背后的那支神通广大的盗墓组织,就是李东这样明面上的合作伙伴,又何尝不想抛开李哲自己去与这一伙人合作钱总是没有人嫌多的,这种事情总是令人防不胜防。

不过好在,这个组织实际上根本不存在没有人能找到他们的消息,因此这便让很多人有了顾忌。

现如今大多数人还是对规矩这个东西充满敬畏的,总是会多少受到些约束,不会轻易选择撕破脸的方式来做,而想撕破脸的在没有看到足够的利益之前也没有必要直接下手,而真正的最上层,有实力到足够践踏规矩的人又提不起兴趣和李哲这个无名小卒纠缠,这便是李哲到如今仍然能够安然无恙的缘故了。其实不管是倒卖古董,还是在香港扎脚,李哲又何尝没有先期的巨大付出,只是这种事情对做生意的人来说根本就是常态,实在不值一提罢了。

因此李哲就得以在现代时空悠闲自在。这和古代真正裸的强权社会生存完全是两码事。

现在在三国时空,李哲要注意的问题家禽家畜的驯养,需要正式提上了ri程了。

在这个三国时空,植被如此茂盛,其实在养殖业上有着先天的优势的。只不过这个时代,由于小农经济社会的原因,百姓们生活资源缺乏,思维闭塞,又缺乏人力物力,没有进行大规模养殖的经验,一般都是家庭式的散养方式而已,碰上灾年大难,流民们自己都养不活,自然便说不上养这些东西了。

相比较古代的养殖业,现代的集约化养殖虽然在很多方面都存在绝对优势的上风,但却对环境会造成太大的污染和破坏,而且就是凭现在李哲手下的这些条件,也不可能达到很高的集约程度。一切都要按照现在的条件来。

总之,在三国时空目前的社会条件下,可以进行一定程度的集约,但是在具体的养殖方法上,还是以传统的散养方式,注重循环经济的模式效果为好。

要集约化养殖,就必须有大量的粮食富余,否则光凭赶着牛羊去吃草,是很难养育出来高质量的牲畜和家禽的。

这个就又和农业的发展挂上了钩。

其实很多谷物的种植都是能和养殖业一起形成循环利用的,比如红薯藤蔓就是一种极佳的养殖饲料,对各种大牲畜来说都是一种营养丰富味道又好的食物。而大牲畜和家禽们每ri里派出的粪便却又是很好的肥料,对谷物的产量提高有着极大的帮助。

这个时代的农业还没有形成施肥的传统,对生物肥料的作用尚没有什么认识,能够在地面进行深耕深翻已经是最超前的技术了。

所以这方面还是大有文章可做。

李哲目前在三国时空推行的这些高产农作物,其高产量却不是天上掉下来的,要维持这么高的产量,它们对于土地的肥力消耗也是空前的。三国时空的土地虽然比现代时空的肥沃程度要好得多,但是经过连续几代种植后,土地的养分便也会消耗殆尽,这在古代时候一般都是要进行休田的。

要目光长远,提前解决这个问题,其办法便是象现代一样使用化肥,用化肥补充土地肥力。否则如果一直这样使用土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