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小说网
会员书架
首页 >玄幻奇幻 >万王之王楚庄王 > 分节阅读 560

分节阅读 560(2 / 2)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

诸将哄然而笑,人人都是脸上大现诡异之色。襄老听他说及“名至实归”,知他是在讽刺自己老了,想要趁不多的几年多多享受夏姬,更加被众将笑得挂不住脸。他心头大怒,正要发作,昭元已自挥手道:“诸将议事,不可多心,更不可意气用事。各位都是我荆楚英才,主战者并非一味非冒失,主退者亦绝非胆怯。连尹之见为老成,伍参等人之为勇猛,都有道理。各位都在手掌中写上意见,主退者写退,主战者写战,同时亮掌以验。”

诸将见他既如此说,也就放下争吵,各自写字开验。众目睽睽之下,却见只有虞丘、襄老、彭名、蔡鸠居等四人写了“退”字,其他如公子侧、公子婴齐、公子榖臣、屈荡、潘党、乐伯、熊负鞠、养由基、许伯、许堰等二十余人都写“战”。昭元心下不乐,想了许久,终于道:“寡人之意还是与老臣之见相合。”众将都是大吃一惊,纷纷就要请他三思。但昭元拿出中军主帅的最后决定权力,坚持要发将令,众将却也只好服从。

昭元见他们虽然勉强服从了自己,但一个个神情激动,明显极度失望,心下也自有些负疚:“他们一腔热血,本思一显英雄,却被我强行压下,的确极是委屈。”但这等“默契”却是无论如何不能说的,否则不但己方士气会大挫,敌方也肯定会断然否认。那时,再想恢复“默契”都没可能了。因此他也只能安慰几句,其他的还是只能由得他们去烦恼。

这日深夜,昭元正闷坐中军之帐,忽然伍参来见,说有秘语。昭元才屏退左右,伍参便道:“大王何必如此惧怕晋国,不惜丢掉郑国也要避开晋军”昭元道:“寡人并没有想弃郑啊”伍参道:“楚军苦战才得以令郑国投降,今还没几天,一听到晋军来就退兵,晋国肯定会以救郑为功而得郑归降,只怕连仗都不用打。这又怎么能说不是丢弃晋国”

昭元叹了口气,道:“诸老臣都言战晋未必得胜,退兵可为万全。”伍参忽然笑道:“打仗什么时候能说一定获胜最多也就是七分把握,三分运气。况且虞丘等之言虽然也是有道理,但臣斗胆而言,大王心中真正之念,只怕并非如此。臣请问大王是否要效先穆王时旧事,来个配合晋军”昭元吃了一惊,面色一变,道:“你为何有如此之想”

伍参道:“其实晋楚之间多年来的情形,臣等也不是没有想过,又怎么会一点都不知道臣敢说知道此事的人虽然两边都不多,但实在也不能算太少,绝非只有虞丘等老臣才知。”昭元见无可隐藏,只得道:“你所言的确不差。”心下却叹:“看来,这世上总有人以为,别人都不知道自己所想所做。我明明都已经犯过错了,怎么还不吸取教训”

伍参道:“大王所虑虽然有理,但这次却是他们破坏在先。以往大都是要一方已明显快胜之后,另外一方才发兵,等其入境时,胜方早已在回军途中,是以胜方无避战之名。现在我军刚刚得胜,他们竟然已经过了黄河,显然是一知我军之消息就发兵了。这又怎么能说是默契”昭元沉吟不语。伍参道:“臣有一猜,还请大王先恕罪。”昭元道:“你说。”

伍参道:“臣疑有人明确知道大王心地乃是以和为贵,不愿轻启战端,是以想要借机占大王和我军便宜。”说着目光炯炯而望。昭元慢慢道:“你疑心琴公主”伍参低头道:“臣不敢。”昭元道:“琴公主虽然和晋国有关系,但不能说她是奸细。寡人先前曾主动以扬家丑,性情自然早在军中奸细耳目中,敌人怎么会不知道”

伍参道:“大王主动扬家事于人,只能说明大王心存仁义良心,愿意以身多多承受家事,未必跟不敢打仗有什么联系。古今中外尽多对人大显仁义道德、家庭亲情之事,用起兵来却毫不含糊者。况且大王刚刚用兵陈郑,正是好战之象,普通那些奸细见识短浅,又怎么能真正体认大王用心”

昭元目光炯炯道:“你不信寡人你要以郑庄公掘地见母来讽刺寡人”伍参岿然不惧,道:“臣亲身随行大王左右许多日月,亲眼见大王为人处事,自然愿意相信大王是出于真情。但只怕列国中人,真正相信的实在不多。”

昭元见他神色凛然,全无半点更改之意,叹了口气,道:“你说得对,我其实还是不应该逃避的。他们只怕都以为我是故意要做给别人看的。”伍参道:“臣体察来往民口,发现大王之事虽然轰传列国,但几乎没有外国君臣相信,大王是真因为怀疑亲情而要认的。若不是忌讳直言,他们其实大都以为大王是故意要那样。臣等近身之人虽知大王甚冤枉,但应该说,被他们觉成这样也好。”

昭元点了点头。本来这件事是惊人的大丑事,早就有人怀疑其确实有。但昭元一时激愤,宣扬而出,硬将不确定之事揽于身上,反而令那许多怀疑“有”之人想起了郑庄公故意养患为功的老谋深算,以为昭元是特意要如此,以收买人心和显己之“诚”。这样一来,许多本来疑心此乱伦之事确实有的人,居然也变得不太相信起来。既然如此,那么外人再想用此来攻击他身世,也就没多少力度了。因此,这倒也还真算是意外的好事。

伍参道:“臣亦并非只是怀疑琴公主,但当今天下,心计深沉者无数,但凭一两件人人都能看见的事,无人敢确认该人心境究竟如何。要知大王心性,必须是能体察大王真正心理之人。这通常需要长期在大王身边,才能知是否内外一致,敌人也才敢依之为据。因此,我们诸将也都是有疑,绝非只琴公主一人有疑。”昭元点了点头,道:“说的也是。不过此事无论如何,他们也只占得一小便宜。我们并不理会,也就算了。”

伍参道:“若是臣自领军伐郑,被他这么来一下也就罢了。可现在却是大王亲自率军伐郑,晋之国君并不亲临。大王如要以君避臣,岂不是贻笑天下若是大王果然如此,则晋不费一兵一战,便扎扎实实地重新振起了霸主之位,这个便宜可就实在太大了。”

昭元眉头深锁,不置可否,良久才道:“当初晋文公退避三舍,亦是以君避臣。”伍参道:“晋文公有个极好的理由,虽然在明眼人眼中不值一提,但对普通将士却很是有效。如今就算是有默契,也是晋国不守默契。他们急急而来,令我军来不及体面退军,这等回避的面子,可说远远不够。显然,他们是想要趁机大占便宜,而且这便宜在以往乃是要用几十万人的大战才能占得,可不能说是小便宜。”

昭元叹了口气,道:“说来说去,虽然晋此便宜占得过大,但毕竟还是名义上之便宜”伍参道:“大王先前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