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64(2 / 2)
万事万物都是有规则的。鸟在天空飞,所以有翅;鱼在水中游,所以有鳃。
浊气也是一样,它不可能是纯粹的废物,必然也会孕育出什么,就像血海也有生灵样。
与仙道相逆的科学,显然与清浊二气相符。
当然,就是分析错了也没什么。反正他已经知道了这天门为浊气封了,是不可能有雷公电母来劈自己的。
这样一来,如果能借着天庭扬名。许仙想了想,好像也不是坏事。或许他们会以为自己背后有天庭嘿嘿所以许仙也就干了,干得义愤填膺,干得老朱父子大帮子感动不已。
老朱更是鳄鱼的眼泪连闪,心说:好御弟真是好御弟当年为了我老朱,你父亲骗开了追兵。现在,你又为了朕的江山直面天庭。朕在心中发誓,不,朕要写入族规,凡是御弟的话,我朱氏子孙都要听
老朱心声一落,大明的天地国运突然升腾了起来,直奔向许仙。
这股子国运一到,许仙立时便明白了什么叫“把你卖了,还帮你数钱”了,不由老脸红。
第127章、忽悠瘸了求收藏
收不收下
许仙却迟疑了。
一旦收下,很可能便与大明国运交缠在了起。国不是人,个人死了,却还有子子孙孙,只要子孙不灭绝,就不会出现气运全无的可能。这点巫妖屠杀人族时,已经有过明证。不然道门三圣早出手了,就是女娲也不会坐视不救。
但是国家王朝却不同,国家与王朝是会灭亡的。大明朝显然不是千秋万代的一员。
许仙沉吟了只会儿,但是于老朱却是过了好久好久似的。
特别是许仙眉头紧皱的样子,在老朱看来,许仙显然是为难了。这一下老朱急了,问道:“御弟,就没有办法了吗”
许仙见朱元璋这么着急,只好先收起气运,只不过并没有与自己的气运相连。他相信任何气运都是有用处的,现在还不到他可以挑肥拣瘦的时候,他只需要想出一个使用的方法与地方便行了。只是现在显然不是思考这问题的时候。
见朱元璋急,许仙自然先解决这问题。只听他说:“我说过了,气运。人有气运,国家也有气运”
“那朕立即就杀了他”没有什么比自己王朝的千秋万代更重要的。身为名枭雄,自然是杀伐果断,朱元璋当场便起了杀心。
朱元璋又说:“杀了他就可以了吧”
许仙笑了,乐呵呵说:“这怎么可能,一个元嗣君才多少的气运”
“那么朕发大军,灭绝北元”朱元璋认真说。
朱元璋是认真的。就是许仙也没有想到朱元璋竟然会有这个念头。
老实说,这北元便是后世的蒙古国。如果能灭了它,许仙是不介意为这事推波助澜的。
许仙刚想回答,却是面色黯。玄仙的道行,虽然并没有使他成为真正的玄仙。功德堆出来的玄仙与自己修的本就不同,更不要说许仙只是道行到了,法力、仙体、修炼功法,他是一个也无。
但是他毕竟是玄仙了。忽悠人可以,由此引发的后果,他也要一力承担。
也就是说,如果他说的是对的,并且完成了,其气运必然大涨;如果是错的,人家完成了,却依然灭国,那这国灭怨力与业力,也是逃脱不掉的。
“怪不得古今中外那些神们说话都是不清不楚的,甚至好几种不同的解释。原来如此”许仙自言自语说。
“御弟,你在说什么我没有听清。”朱元璋问道。
许仙看着朱元璋,下了决心,既然如此,搏一把大的。许仙说:“北元只是其,陛下如果真想千秋万代,那就必须把华夏的气运都拿回来。”
“都拿回来”
“不错。据我所知,当年汉武帝对匈奴并没有全功,有部分到了西方,还建了国。这样的例子有多少,我不是很清楚,陛下若是有心,可召集史家查找史书。”许仙这是玩大了。
朱标却说:“王叔,他们都走了,又何必赶尽杀绝”
朱标是华夏“人道主义”的代表,他不喜欢杀人,更不喜欢打仗,就更加不用说赶尽杀绝了。
许仙知道,朱标这样的人不在少数,所以许仙说:“这儿是气运之源,落叶归根,总有那么天,他们会回来的。到时候”
许仙想到西方向东方进发的历史。这样的历史,改了也不算错。反正他来的时候,地球已经是进入了世界末日。就是自己错了,又有什么样的错误会比世界末日更差
落叶归根,这是华夏的老传统,深入了灵魂中。一听这样的解释,朱家人当场便信了。
在这时代,这可比什么资本掠夺有说服力多了。
华夏人天性本善,认为“人之初,性本善”,这和西方的人天生是恶,需要神人告解,是截然相反的。
如果对这时代的华夏人说,西方人会为了金银,侵略他国,灭绝种族,掀人的头盖骨做帽子华夏人是绝对不会信的,他们绝对不相信世上会有这么恶的人。
不,这与华夏人而言,已经不是人了,只有妖魔才会如此。
但是“落叶归根”不同。这就像西方人为了金钱,可以为切的恶样。“落叶归根”与华夏人同样可以达到类似的效果。
一个“落叶归根”,是再不必其他的解释了。只见朱棣紧握双拳,朱元璋更是吼出了。“不,绝不”
当朱家子孙全都以为是嗨到了顶点,许仙却并没有结束。当朱元璋又问“这样就可以了吗”的时候,许仙又摇头了。
既然要玩大的,当然不可能这么结束。
许仙说:“还有一件事。比方说东边的岛国。”
“他们又怎么了”老朱的脸色极恐怖,因为那毕竟是他亲自制定的不征之国。这也出问题他的脸色若是能好,那才有鬼咧
许仙说:“他们从华夏学了许多,也拿了许多。而这些也是气运。即便拿不回来,也要用别的东西替代。只出不进,多少的气运都不够赔。只有得到的比失去的要多得多,国家才能长治久安,千秋万代”
这样应该可以了吧
华夏不愿意打仗,便是每次打仗都不收战争红利。别人侵略自己,打胜了,不仅不让人赔,反而倒贴钱给人家。
许仙不是什么战略家,但是他也知道这样做的结果只能是自己越打越弱,别人越打越强,甚至引来更多的侵略。
这不是明摆着的道理吗侵略一个,打赢吃得肚满肠肥,打输依然会有好处拿的国家。这样的国家哪个不侵略只有羡慕嫉妒够不着,而不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