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157(2 / 2)
但不向北,自然便要转向南了。南边有截教扶持的大宋国,秦华手持混沌钟在大宋国上空游玩了一圈,顿时巫族中人虽然恨得牙痒痒,却也不敢向大宋国去触霉头了,只得往大荒山以西发展。偏偏大荒山又是佛门的地盘,这一下两家触到了一起。
顿时大眼瞪小眼,颇为无奈。
佛门自然不可能为巫族让路,于是巫族只得困守十万大山,成了几家势力眼中的一颗钉子。要拔除,很难;但不拔除,却又很难受。对佛门而言,巫族虽然是一柄强大的利器,却也似乎有些尾大不掉之势,对道门而言,那可就是完完全全的眼中钉了。对妖族而言,是世仇,但却非新恨。虽然有心彻底打杀巫族,却还能按耐住不动,静待三界大势再次向着更好的方向发展。
眼看巫妖二族俱都复出,三界之中却似乎更有种微妙的平衡,谁都不想先出手。秦华却是心下越来越乐,留心关注着事态发展。计算着如何才能再把三界搅得乱一点,以其形势逼得鸿钧道祖不得不把通天教主放回来。
事情到目前为止进展的还算顺利,一切都在意料之中。太上老君已经有些力不从心的感觉了。阐教原始天尊也克制着自己,只等佛门遭殃的时候他再前去帮扶一把,以此了结因果。因此凡事都忍着不动,倒是忍得好生辛苦。佛门也预感到形势不妙,但算来算去,此时的三界之中却也着实没有哪一家有实力与佛门和阐教的联合体为敌。接引准提一边心下得意,一边密切关注三界异动,暗地里紧张不已。巫族虽然复出,但困守十万大山不得伸展。实力虽然有一点,却还没有强到能够大举扩张的地步。只能算是一方次要的势力,当然却也是绝对不能轻视的。另外一方大势力妖族虽然游刃有余,底蕴深厚,力量强大。却偏偏与秦华约好,暂且按兵不动,等待时局往更好的方向发展。
一时三界之中虽然暗潮汹涌,偏偏却是安静的诡异。人人紧张万分,只等着大战爆发,却都不知道大战的导火索究竟在哪里。
第三卷封神之战
第二百八十二章教主归来
天玉帝最近比较烦,他这三界之主的位置本就是因为t7隐之后,鸿钧道祖有鉴于三界不能没有管束,故而敕命其做了天帝的。换言之,对昊天玉帝而言,巫妖二族都是他统治的威胁。尽管这二族或许早已没有了抢夺三界之主的心思,但眼看着巫、妖相继复出,昊天玉帝这心里却总是有些不舒服。
昊天玉帝心烦,直接表现就是他突然之间更加的昏庸了。这一下子不只是亲佛门的那些仙官遭殃被贬,就连一些道门人阐二教的仙官也在贬斥之列,一时闹得人心惶惶。
不管怎样,三界格局确实发生了重大变化。然而巫族自保有余而进取不足,自能困守十万大山一隅。妖族虽然实力雄厚却又行动迟缓,虽然秣马厉兵,摆出一副逮谁咬谁的姿态,但其实却是克制的很,就是不率先与别家起争执。人阐佛截四家各有打算,谁都不愿先出手。
佛门倒是想先拿截教开刀,以震慑人教太上老君。奈何秦华抢先一步将一众门人俱都送往上清境潜修,佛门一下没有了目标,又不愿意惹其他几家背后有圣人撑腰的门派,只得暂时熄了立威的念头。
眼看三界虽然风起云涌,但表面却是平静的诡异,众人算来算去,都是佛门大占优势。他西方二圣加原始天尊,至少都能聚起三位圣人。若是太上老君统领人教与女娲娘娘统领的妖教通力合作,再有截教相助的话,倒也大有几分胜算。奈何老君是个“不为最先、不耻最后”的,妖族更是有着自己的算盘。秦华将局势看得分明,早早把截教抽身而去。顿时佛门转目四顾,竟没有发现一家足以威胁到自己的力量。渐渐地,佛门的举动由谨慎小心,慢慢加大幅度,看看并无不妥,没有哪家能够阻止自己,于是更加卖力地宣扬其他的佛法教义起来。
佛门此番大肆传道之机,挂名在佛门名下的一个分支教派婆罗门教也在南部瞻洲大荒山以西大肆发展了起来,渐渐将其势力范围扩展到了西牛贺洲佛门原有的地盘。众人只当是佛门各个分支流派之间的相互竞争传道,遂不以为意,任其自由发展。
此时三界的形式是佛门不衰反盛,挟无可抵挡之势雄霸三界。
甚至就连巫族的巫师、妖族的小妖之中,深慕佛法的也大有人在。佛门的强盛,令三界侧目。
当此之时,老君是愁眉不展,无计可施。他有太极图和天地玄黄玲珑宝塔两件防御至宝,倒是可以保得门下周全,然而有些事却不是一味自保就能做得成的,还需要进攻的力量。而这一方面,虽然蜀山剑派一众门人俱都战力不弱,然而与佛门、妖族相比,却还是远远不够。
当此之时,三界众人俱都“认清”了形势,依附佛门的比比皆是。截教退走之后,道门信徒又一次开始了大规模流失。太上老君无奈,只得一面大力扶持天庭,欲用昊天玉帝这块正统牌子保住道门的实力。一面命蜀山剑派大举出动,寻访三山五岳之间隐藏的各类修士,连成一气,扩大影响。
流波山中,秦华将三界形势细细地思考了一遍,见所有情况都在掌握之中,顿时长长地舒了一口气,仰天凝神沉吟了良久,方才叹道:“万事俱备,却不知掌教老师何时才能回来只看现今的三界情形,已然大大失控了。若是要再度恢复天道的稳定和平衡,必然还需要一方强横的势力。如此一来,掌教老师,应该就要回来了吧”
如此又过了一段时间。看看三界众人地神经已然绷紧地不行了。天外混沌之中。紫霄宫鸿钧道场之内。通天教主端坐蒲团之上。细细体会着天地衍化生发之理。忽然心神一动。抬眼望向上首位。只见高处蒲团之上。鸿钧道祖不知何时已然显出身形。通天教主急忙稽首躬身作礼。口称:“老师万福”
只见鸿钧道祖点点头。缓缓地道:“通天。你在此静修一量劫。可有何感悟”
通天教主稽首道:“蒙老师慈悲开解。当年之事。弟子深愧于心。想封神之战。本为三界选拔神灵。掌理职司。以维护天地乾纲。三界秩序。本是有无量功德之事。不想却因弟子等地意气之争。为了一家一派地教统传承而大开杀戒。至令生出天地大劫。生灵涂炭。弟子身为混元圣人。受众生顶礼膜拜。却不能指引众生摆脱苦海。反造此恶业。实是惭愧之至。弟子有负众生之望。有负老师教导。”
鸿钧道祖道:“你在此一量劫。却不知有没有生怨啊”
通天教主道:“老师此言。弟子惶恐弟子忏悔过往错失还
呢。又怎会对老师生怨。即便对原始天尊、接引、子心中也早没了怨恨。弟子而今只想参悟大道。至于其他嗔怒哀怨之事。乃小儿女之所为。弟子早已不放在心上了。这一量劫以来。弟子每日打坐悟道。只觉心神舒畅。天道演化生发知道俱都了然于心。这还要感谢老师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