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79(2 / 2)
秦皇微微点点头,似乎很赞同李斯的看法。扶苏大惊。他可是明白事理的聪明人,知道韩学打江山最适合不过,因为他的铁血,却不适合守江山。守江山比之打江山还要难与百倍。上前道:“启禀父皇,儿臣以为此次咸阳内发生的学派争斗乃是民间的私人恩怨,据儿臣得知,他们只是因为一些学术上产生了一些分歧才导致的,没必要劳师动众的。在百年前,百说齐鸣的时候,类似这样的事件稀疏平常。儿臣认为儒学门生此次固然有错,而韩学门生也有不对之处韩学铁血,适用与打江山,儒学仁义,适合保江山”
“够了”秦皇看着自己最喜爱的儿子,皱起眉头道:“扶苏你太仁慈了。儒学那些无所事事的门生整日生事,朕的江山要是交到他们手中,会变成什么样子。听说最近你搞了一个什么举贤堂,和那群儒走的很近。都是被头脑鼓惑的迷失了心窍,举贤堂就散了吧,朕的位置晚几年就是你的,你马上收拾一下,去西北建造长城三年。借此机会磨练一下你的心志,儒生的事情你就别管了。朕早就看出那些儒生心怀不轨。而且人数众多,是该好好教训一下。”
一锤定音,任凭扶苏如何嚎叫,秦皇就是不听,最后命人将扶苏押往西北。李斯与赵高两个相视一笑,两个心术不正的人最近走的很近,李斯有野心,要不然也不会暗中协助六国后人偷去铜人,他的好处是三万长戈,赵高也有野心,而且还是城府很深的那种阴险小人。从他在大街上“英勇救驾”就能看的出来,狼与狈凑在一起,做的事情也都是奸诈之事。他们早就看不惯扶苏的那一身正义,知道扶苏一但上位,首先要对付就是这对狼狈。危机感早已深埋。现在扶苏被变相的流放出去,他们可以实行了他们的伟大计划。
临走前,扶苏递给了一言不发的易小川一个期望的眼神。易小川对他点点头。此时易小川心中也是震惊无比,他知道,此次事件很可能就是后人所称的“焚书坑儒”。不知道自己是不是应该上前觐见,近来他的心地虽然转变了许多,可是骨子中还是充满了一股子现代那种人人平等的理念。只是他也有些担心,扶苏都被秦皇二话不多的流放出去,而自己还是有罪之身,说出去的话不一定管用,恐怕也会受到牵连。还有一点就是他怕改变历史的进程。
此时秦皇的心情只能有糟糕的来形容。看向李斯道:“爱卿可有什么良策”
李斯故做沉思一番才道:“启禀陛下,老臣以为,那些闹事的儒生该杀。现在儒生势力非常大,已经遍布大秦,门生也有十几万,若不早做提防,若是他们有异心,后果不堪设想”
“恩,爱卿说的对。就依爱卿所奏”秦皇摆了摆衣袖,表情有些劳累。赵高正要上前搀扶秦皇退下,易小川最终还谁是走了出来道:“陛下,臣有事奏”
赵高停了下来,秦皇也微微坐正了身体。:“蒙爱卿有何事”
“臣以为不妥,我大秦子民千万。而儒生只有区区十万,若是陛下将他们全部灭杀,恐怕民间会有怨言,六国的余孽也会乘机出来闹腾。不如来一个杀鸡儆猴。”
“杀鸡儆猴。什么意思”秦皇微微一愣,没明白过来。
“杀鸡儆猴。就是拿一些比较有地位的儒生将他们杀了。这样一来,他们群龙无首就翻不起什么风浪,也会感激陛下的恩德。对一些心怀不轨的人起到震慑的作用。然后我们就把那些儒学书籍集中在一起焚毁,这样他们就没有了思想来源,要不了几年儒学就会落败下去。这样一来,就不会动摇大秦的完世基业,民间也会对陛下的仁慈大加赞赏,六国的余孽也就没有了依靠,万能成事”
“妙,妙”秦皇眉头终于舒展开来,毁其书灭起精髓,杀其首,震慑万人。
大笑着。他哪里知道此时易小川心中正在咒骂着:“妈的,历史上的焚书坑儒竟然是我搞出来的,连杀鸡儆猴的这成语也我搞出来的”
几天后,博士齐人淳于越与咸阳痛斥韩学门生,隐隐还对当年陛下施行的郡县制不满,秦皇当即以他为因子,以私学诽谤朝政为罪。下令焚烧秦记以外的列国史记,对不属于博士馆的私藏诗、书等也限期交出烧毁;有敢谈论诗、书的处死,以古非今的灭族;禁止私学,想学法令的人要以官吏为师。此即为“焚书”。得犯禁者四百六十余人,全部坑杀,“焚书坑”及“坑儒谷”。此即为“坑儒”。两件事合成“焚书坑儒”。
第十七章来客本章字数:2632最新更新时间:2012080917:26:040
咸阳丽山皇陵,世界上最庞大的地下皇陵群,比之埃及金字塔也不逞多让。水银为河,钻宝苍穹。几乎掏空了整个丽山的主脉。七十万民夫忙碌的身影十几年来从未停止。此时,在大秦土地上“焚书坑儒”的文革运动还在一天一天的扩大着,几乎每天都有数以百卷的古籍被焚毁。每天都传来受到牵连的儒生,弄的各地儒生人心惶惶,人人自危。在大公子扶苏被流放后,他竭力创办的举贤堂被突然崛起的忠义堂打压的土崩瓦解,举贤堂旧部不得不离开咸阳这个是非之地。
而这一切都是看在易小川眼中的,他没能力改变这一切,因为它是历史的必然。焚书坑儒对他来说还算比较欣慰,他知道如果不是他觐见,受牵连的就单是这数百儒生,而是整个大秦十数万人,他已经把后果降到了最低。救人就要付出代价,而对他来水这个所谓的代价可有可无,可心中却也是心痛无比。那就是焚书他可是知道书籍比人的性命还要重要的,在中国历史上有很详细的秦代历史,可以前春秋战国的历史却少的多。就是与焚书有很大关系。除了保留现在的秦记,以外的六国诗书十去八九。在易小川与素素即将搬出去的时候,已经在沉思着是不是学习西汉的司马迁,写本什么史记之类的偷偷保存下来,以供世人参考。虽然他的历史不是很好,却也知道大秦只有两世皇帝,算上那个倒霉的子缨也才三世,秦皇在位三十七年。现在已经过去了三十四年,秦皇死后,中国历史上第一起农民起义就要拉开序幕。他该何处
难道真的按照当初与六国的约定当一个土皇帝他不傻,知道大秦真的倒了,恐怕连他的兄弟项羽都会在后面捅他的刀子。毕竟三川乃是现在大秦第一粮仓。虽然河套地区土地肥沃,可长期受到塞外蛮人的袭击,人口很少。不过易小川可是知道在过不到百年,河套地区就显要起来,那可是中国古丝绸之路的必经之地啊。
这一日清晨,易小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