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98(2 / 2)
赵贽以逼宫之势,夺取了帝位
当年年末,老皇帝驾崩
赵贽开始在大汉帝国中进行了大的清洗,官场震荡,血流成河。而赵贽,终于牢牢的巩固了自己的帝位。这个时候的赵贽,已然成为了一位真正的铁血帝王,开始把目光投向了已然被统一的西北蛮夷他向往着成为超越武帝的千古帝王。
赵贽似乎忘记了曾经对周安的承诺,没有洗去周安身上背负的冤案和罪责。
当然,事实上是赵贽登基之后,虽然大位稳固,但为了帝王的声誉,他必须虚伪的去表明自己是一位多么孝顺先皇的皇帝,先皇的旨意,难以更改;这是一点,另外周安在夺嫡之争中的功劳很大,武道修为也已然迈入了宗师之境,真很可怕。
周安依旧没有官职,依旧背负罪责
一向谨慎的周安,隐隐感觉到了什么,所以他迅速的扩张着自己的实力,财富、武力、名望所谓树大根深,难以撼动。
大的转折出现了
西北蛮夷与大汉朝的战争爆发了
赵贽武道修为突破九品上,又集中了朝廷的权利,自信心已然达到了巅峰。为了达到自己的目的,他亲自领兵征伐西北蛮夷。
然而却兵败被困孤城,战斗中疾患突发,经脉皆碎,武功尽失,身体废掉了。
各路勤王之军被有心人拖延,待赶到时,皇帝赵贽已然被西北蛮夷活捉。
夺嫡之争中的成功者赵贽,却因为极度膨胀的自信,从而被人陷害夺嫡纷争最终的真正胜利者浮出了水面三皇子支持三皇子的镇南公吴镇南一系,还有覆云山一剑光寒雁平沙一系。
这个时候的洪七公,远赴南洋诸国,未在汉国。
没有了皇帝怎么行
朝廷诸臣和王公贵族,最终经过激烈的争议后,让三皇子暂代皇帝庞大的汉帝国,不能没有皇帝,而赵贽不能因为一个废人,从而对西北蛮夷妥协。
不过,也不能明说,这顾及到皇家颜面的问题。
如此一来,和西北蛮夷的谈判开始了三皇子为了让西北蛮夷帮助杀掉赵贽,从而在谈判中一直都无诚意,派去的官员也是无奈。
朝廷中忠于赵贽的臣子们和诸王,看的出来,却也无奈。
三皇子为了清除汉帝国中赵贽的实力,让已然富可敌国的万发商行东家周安,前去出使西北蛮夷,令其与大单于谈判交换回赵贽实际上却没有任何条件,目的是逼迫大单于暴怒之下将赵贽和周安全部杀死。
因为周安,是个和赵贽有着极其深厚感情的强大的朋友:武道修为极高,万发商行更是遍及全国,同时万发钱庄也已然成为了大汉帝国境内最大的钱庄,拥有着动摇大汉帝国商业根基的能力;另外,周安在朝野上下的官员中,更是树大根深,无数曾经被他支持从而入仕且已然成为高官者,更是支持着周安;甚至镇南公一系,安全局半数人,覆云山雁平沙一系,也从内心里和周安的关系极好;而且,周安和洪七公是挚友,与大汉朝境内的大小地下帮派势力,更是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周安必须除掉。
让周安代表朝廷去与西北蛮夷谈判,这实在是一个最恰当最合适的理由周安和赵贽关系极好,而且虽然没有实质的名分,但确实有声望。
周安去了,谈判出乎所有人的意料,成功了大汉朝廷甚至没有损耗一丁点儿的银两和财帛。
武功尽废的赵贽被接回了大汉朝。
可惜新的皇帝肯定不愿意把到手的皇位让给他,却没有任何理由去杀死赵贽。只好以各种理由推托,把赵贽软禁了起来而这时候朝中众多臣子,也觉得赵贽没有资格再当皇帝了。
赵贽,似乎也灰心绝望,被软禁起来也没有任何怨言。
但赵贽不死,三皇子在皇帝的宝座上时时如坐针毡,却苦于没有任何理由除掉赵贽,更没有理由去除掉周安,因为洪七公回来了。而回来后的洪七公,也没有去过问在意谁当了皇帝,已然云游四海。
几年后
周安已然是家眷颇多,三妻四妾,儿子女儿一大堆。
三皇子终于得知了一个惊天的秘密宗师,并非不可战胜的存在,一个九品上的高手,就足以与宗师玉石俱焚;而一百、一千名九品上的高手,和宗师一战,同样会玉石俱焚。
这里的关键在于,宗师是需要强大的真气来续命的。
一旦与高手战斗,耗费的真气超过了底限,那么就会急速的衰老而去。
三皇子要对赵贽和周安、洪七公下毒手了。
这个时候的周安,也隐隐的在汉朝境内被称之为“布衣宰相”和“地下帝王”了他从朝中的一些迹象中,看出了三皇子要对他们动手,所以提前秘密组织联络了朝中忠于赵贽的文臣武将,策划了举世震惊的京城叛乱夺帝之事。
某一个黎明,众多高手和一万禁军同时出手,将赵贽从软禁之地救出,并且攻破了内宫。
早朝时,文臣武将赫然发现,赵贽再次着龙袍坐在了龙椅上。
而不为人知的是,即便是周安此次不策划这起夺帝逼宫之事,赵贽也依然会凭着一个人,夺回帝位因为赵贽在这几年的煎熬中,曾经修行的诡异武功法门,让他一举突破了武道境界,成为了宗师级的人物。
故事,到底还不算结束。
赵贽这种人,注定是一名锋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