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15(2 / 2)
“叮玩家身份信息认证,自动认证,认证成功,请选择进入的游戏。”
“进入,杀戮天下官方论坛。”
“确定进入,进入成功,祝您旅途愉快。”
今天的论坛情况相比昨天又热闹了两分,李云看了下自己的帖子,依旧是被高高挂在榜首,血红的“快到碗里来”直刺的林如梦的帖子黯淡无光。
而回复量,经过一天一夜的酝酿,早就突破了千万关口,这个数据,即使是在全民网游的魔界,依旧是了不得的成绩了。
毕竟帖子的上传时间还没两天。
调戏挑衅护花盟,崛起崛起
猎猫盟再次确定创立,流氓猫,我们等你
同盟会发来慰问,诸君,快到碗里来
护猫盟,你的碗就是我的碗,吾即猫神之碗
xx公司年度网游力作,终极神器揭开神秘面纱天冥火碗
走近猫神系列,深度解析“快到碗里来”,求顶求加jg
论流氓猫的碗
新人报道,求碗求罩求美女
极品清纯美女求到猫神碗里,内附私密照片,回复可见
随意的看了几个新的加jg贴,没什么眼前一亮的信息,依旧是千遍一律的嘶吼和呐喊,倒是回复比之以前要有意思的多,出现了很多的诸如“楼主别闹,快到碗里来”或者“楼上别闹,快到碗里去”的跟风回复。
让李云有种自己创造了某种风cháo的成就感。
至于林如梦他一开始就没在乎过。
略过那些吐槽的帖子,李云对着光屏,轻喊了一声“系统。”
“为您服务。”下一刻,李云耳边就传来回话,这是论坛jg灵的声音,虽然清脆,却有些呆板,以前还没觉得,但现在听起来,却让他不由想到了张琅招出的那只半生灵,同样的呆板,眼中没有任何光彩。
“想来,张琅那只半生灵如果说话的话,也该是这个样子”脑中闪过这个念头,李云命令道:“搜索有魔海学院字眼的所有帖子。”
随即论坛光屏刷的列出密密麻麻一整页帖子。
皱了皱眉,李云补充道:“剔除没有试练之地字眼的帖子。”
光屏的帖子数量顿时减少了三分之二左右,不过还是有数千的样子。
感到不能再少了,李云这才慢慢打开帖子看了起来。
其实,直到现在,他也没弄清楚魔网究竟是何种存在,如果说魔网和他前世的网络一样,但里面除了和游戏相关的论坛和各种网游,却又找不到其他任何东西,仿佛魔网的创造就是为了游戏服务一般,这种被阉割的网络,曾一度让李云有些别扭。
没有度娘,没有谷哥,其他什么搜索网站都没有,不过经过摸索,李云还是在各个游戏论坛里找到了类似的功能,至少,一些不算偏门的情况都能靠此查到。
比如试练之地这在魔界大部分人眼里都是一步登天的机会,永远都不会缺少话题。
之所以说大部分,那是因为试练之地的进入条件有两点。
其一,非本院的灵师可进,试练之地是选拔高手的地方,一些中等家族培养出来的灵师,一旦觉得家族已经不能在满足他的晋升需求时,那就可以选择进入学院的试练之地,一旦成功闯关,就能在入学伊始获得极高的起点。又或者本是其他学院的灵师,觉得自己有能力且有野心,那就可以选择更好的学院的试练之地,一旦成功,也算是鱼跃龙门,从小湖进了大海。
其二,如果不是灵师的话,那十二岁以下的平民孩子也可进。
第二点的限制并非绝对,如果生源差一些的学院,就会把年龄设的稍大些,比如十三甚至十四,一旦被发现有极佳的战斗天赋,那么恭喜了,学院会自费帮这些孩子强制觉醒,从此成为人上人。
正是因为这第二条规定或者说限制,让魔界所有的平民孩子和父母有了希望,也因此极大的促进了虚拟镜片的销售,促进了网游业的发展。
即便以整个魔界如此庞大的疆域来讲,每年能借此成为灵师的平民孩子,也屈指可数。
但就如前世的福利彩票一般,哪个彩民不是抱着万一的心思买彩票哪家父母又会说自家的孩子绝对不可能通过试练呢
就算不能通过,那成为一名网游高手,ri后无论是做全职的职业玩家,还是兼职的赚外快,都能赚回前期的投资了。
若孩子更有出息一些,敢下苦功磨练技术,指不定就能被招入三界某战队里,成为格斗明星,那即使孩子不能成为灵师,赚的钱也足够让孩子以后的儿子,也就是他们的孙子去做强制觉醒了
这就是魔界的网游文化,围绕着魔网,围绕着三界,所组成的一座利润庞大到让所有家族眼红的金字塔,而站在金字塔巅峰的,永远是那一小撮人,他们或是被家族推出来,或是一整个学院的代表人物。在无数平民眼里,他们每个人都有着各sè各样响亮的名号,但在灵师之中,他们有着统一的称谓,那就是天才。
“魔海学院,试练之地的开放ri是一个月一次,时间是每月倒数第二天,晚上六点到十一点,周一的话,呵,刚好是今天啊。”终于在一堆没用的帖子里找到了这么一点有用的信息,李云不由挠头,想来这个消息风无姬早就知道的,否则也不会那么信誓旦旦的要他今晚去挑战。
而身份,自然是已经觉醒的灵师身份,而非五年前的“平民孩子”,即使,在大多数人眼里,无论是现在还是以前,能打穿整个试练之地都唯有灵师。
“叮察觉到宿主身体出现外界干扰,是否现在退出”
“嗯丫头早饭这么快就做好了”
听到系统的提醒,李云自语了一声,选择退出。
“云哥哥,怎么样,猫神有动作吗”
丫头那嫩的可以捏出水的脸蛋此时靠着李云,大大的眼眸忽闪忽闪的问道。
“哪有那么巧能见到他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