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132(2 / 2)
“公元六百一十七年,农历十月初一,将是我吴浩最开心的日子”吴浩深呼吸做陶醉状。
“公元六百一十七年”二女同时愣愣的看这吴浩。
“这是我们家乡的年历,这不显得气势更磅礴嘛。”吴浩赶忙胡诌一句。
“相公,你老是提起你的家乡。真希望能跟着你去看一看”婠婠轻轻地说道。
“是啊不知道我还能回的去吗”吴浩整个人一下子沉静下来。
商秀珣轻轻的拱了一下吴浩说道:“咱们可以不去见师妃暄。不过你得答应我们,你也不能单独去见她。要见可以,必须带上我们”
“不至于这么严重吧”吴浩拖长了声音。
“当然严重了,这个女人,不可不防”商秀珣斩钉截铁的回答。
“就是,别的女人我还可以睁只眼闭只眼。她,你想都不要想。”婠婠狠狠地说了一句:“这个狐狸精。当初碧秀心就是来这一套,把石之轩弄成了个神情恍惚,要不然魔门也不至于现在还是四分五裂。她们勾引男人可是很有一套的。”
“好、好、好,我答应你们,不去就是了”吴浩毫不犹豫地答应了。心想:我自然不会去见她。要见,让她来见我,不就行了”
接下来的两天,婠婠和商秀珣自然是高兴万分,她们忙着在写喜贴。由于离十月初一只有四十几天了。有些路远的宾客不抓紧,很有可能就赶不到,因此送喜帖的士兵一路上是换马不换人。
邀请的宾客可真是不少。除了故友亲朋以外,中原的各路义军头领,基本上都派了帖子。窦建德、翟让、杜伏威、萧铣林士弘、李子通一个不落,甚至连涿郡的罗艺、渔阳的高开道以及岭南的宋缺都派人专程投送喜贴。虽然吴浩知道这些人无论远近,只怕没有一个人会到。但是来不来是他们的事,至少自己礼到了,而且也可以以此来摸一下他们对少帅军的态度。尤其是从来没有打过交道的林士弘、李子通、罗艺、高开道、宋缺这五股势力。
第六十四章投降
第六十四章投降
而此时的洛阳再无往日的繁华,街面上基本上看不见人。在经历了第二天和第三天的蜂拥外出以后。能走而又愿意走的人基本上都走了。城里基本上都是男性的青壮年,整个城到了黑夜,如果没有巡逻的士兵,仿佛就像一座死城。
今天已经是第四天了,过了明天。少帅军就要全面攻城了。所有人心里都象压了一块大石头。
已经是子时三刻了,文思殿内却还是灯火通明。
杨侗一脸苍白的坐在中间。洛阳城的重要的文武官员济济一堂。元文都、段达、韦津、独孤峰、丘瑞等人一个不落,就连独孤阀的第一高手尤楚红也赫然在座。
已经快有小半个时辰了,没有一个人在说话,只有那不时的烛火燃烧发出“嗤嗤”声。
今天午时刚过,少帅军就派出了祖君彦前往洛阳城。除了递交了一份吴浩亲笔其实吴浩口述,商秀珣执笔写给越王杨侗的一封信,还有张成、李虎带回来的宇文化及的告示原件一张。
对于宇文化及兵变杀害了杨广一事,实际上洛阳的官员们心里已经信了七八分。因为少帅军的军力和洛阳城中的实力相差太大,而且洛阳的军队早就军心涣散了。少帅军完全用不着再用上这一计。这两天,从洛阳城出去的妇孺老幼基本上都没有前往少帅军为他们安排的金墉城或者龙门,而是滞留在了城外。就在城外呼天喊地般呼唤城内亲人地名字。而城里的百姓则纷纷涌到了通门、建春门、上东门附近。大声的呼叫城外亲人的名字。成千上万的人叫喊,能够相互听到的可能简直是微乎其微,但是他们却是乐此不疲。而城上的士兵完全放任自流。甚至不少不当值地士兵也加入了这个行列。所以其实每个人都明白无论杨广死了还是没有没死,这仗都没法打下去了。少帅军完全用不着在这个问题上花心思来搞欺骗。
实际上包括杨侗在内的所有人在四天前开门放人地时候心里已经打定了准备投降的主意。问题是怎么一个降法,或者说具体的条件如何毕竟城内还有四万隋军,而且大江南北隋朝官员统治的地方还有不少。而杨侗如果投降了少帅军,就将是第一位投降义军的杨隋王室。对于少帅军攻打其他的郡县还是有很大的积极意义。
可是没想到左等右等。少帅军地使者就是不来。杨侗本想再派韦津出使少帅军一趟,但是遭到了元文都、段达、独孤峰三人的一致反对。因为这等于主动出降。这条件就根本没法再谈了。尤其是独孤峰更是慷慨陈词。如果不能为杨侗争取到一个最大的利益情愿战死。而一向与之不和的元文都、段达也纷纷附和,杨侗只得作罢。
其实各人的心中打算是各有不同。
独孤阀作为四大门阀之一,当年独孤皇后的娘家曾经是显赫一时。而杨广对于自己母亲的族人也算是极尽恩宠。除去宋阀以外,独孤阀在朝野之中算得上是势力最大的门阀。只是独孤门阀中人多只是习练武艺,无论是文才还是带兵打仗都没有什么特别地人才。所以不少人爵位虽高,但是却只是在十二卫中任职,没有什么实权。独孤门阀宗族的势力基本平均分布在扬州、长安和洛阳三大都。而且和李阀和宇文阀相比。独孤阀虽然平素更加跋扈,但是对于杨广和杨隋政权倒是真的没有什么太大的野心。这一次宇文化及扬州兵变,独孤阀的势力殊死抵抗,最后把宇文化及以独孤盛为首的在扬州地独孤阀的势力是彻底铲除了。虽然告示上没有说,但是独孤峰等人心中有数,独孤阀和李阀好歹也算是亲戚,如果李阀攻破长安,恐怕还会讲些情分。可是和宇文阀平时就不和。在扬州的族人只怕是全部遭了毒手了。而他们也早就听说了少帅军打出的旗号就是要彻底消灭门阀。虽然少帅军中也有一些小门阀的世家子弟,但是大多数官员都是寒族出身,不少人则直接就是出身绿林。投靠这样的一支部队,他们从内心里是抵触的。如果再不能保障他们的利益,那么他们宁愿不降。
而元文都和段达二人的想法又不同。这二人虽然在洛阳主事不过一年多,可是好处却捞了不少。弄得民怨沸腾。而且当初正是他们极力怂恿杨侗用武力驱逐灾民,少帅军中的士兵一大半都是灾民,只怕原先被驱逐地就不在少数。他们害怕洛阳城一献,少帅军和他们算帐。那他们可就完了。
吴浩写给杨侗地信倒是不长。主要是封杨侗为越国公,秩一千石。在信中还提到,少帅军中对于爵位以后将共分为七等:王、郡王、公、侯、伯、子、男。所有的爵位都是可以世袭地,但是如果传给儿子,则爵位要降一等。子传给孙则又要降一等。也就说,杨侗的爵位如果传至他孙子的孙子就成了男爵了。再往下就没有爵位了。
信的后半部分实际上就是告所有洛阳所有官员的书信。保证献城之后,不杀一人。如果民愤极大者。可用钱、地赎罪。最高不超过五万两白银。如果不够,则抄其没所有财产。此外就是关于少帅军将向官员门购买田地的事宜。基本上为1亩地1两银子左右。具体的价格将根据田地的好坏,进行最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