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小说网
会员书架
首页 >玄幻奇幻 >小人当道之梦回双龙 > 分节阅读 162

分节阅读 162(2 / 2)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

给屈突通的信也是两个内容;第一个内容相同,第二:则是希望屈突通能够利用地道,想办法把突厥军的粮草给烧了。屈突通不愧是隋军名将,他当初到了河东之后。除了加固城墙之外,还秘密的挖通了一条通向城外的地道,本来是想用来对付李阀军的。可是现在用来对付突厥军倒也不错。

写完三封信之后,麻常又给吴浩写了封信,把前后的经过以及自己的所有应对的动作全部附上,最后自请处罚。

信使一批批地奔向四方,麻常终于舒了口气。他心里暗自祈祷:来打我吧来复仇吧

这个晚上,突利的营帐内愁云惨淡。突利看着一身重伤的弟弟结社率,心里是又痛又气又恨却又有些恐惧。他们早已猜想结社率的十万军队估计应该也是以失败告终,可是没有想到败得这么惨。四万多士兵一个多时辰就损失殆尽,回来的四万九千余人中受伤者也有四分之三,可以说这近十万士兵基本上是打残了。突利闭着眼睛就可以想象得出,自己的士兵在不停的往前冲,而城上的石弹、箭雨也在不住的倾洒而下。这不是战争,简直就是单方面的屠杀。而自己的弟弟结社率最崇尚的就是一往无前的勇士,可惜遇上这些

突利愤愤地骂了一句:“卑鄙”

他在营帐里走了两圈,双手紧紧地握着拳头,越走越快:“我要报仇。攻进汾阴县城后,我要统统杀光,男女老少一个不留”

营帐里其他的人都没有说话,李世民、赵德言、康鞘利都明白,突利只不过是在发泄而已。突利虽然年轻,可是始毕可汗从小的培养,加上他自己的努力,无论治政方略、领兵打仗还是个人武功在突厥的青年中都是翘楚。他绝不是那种冲动的莽夫。所以也没有人去劝他。

等到突利平静下来后。康鞘利第一个站出来说道:“对于汉人,让我佩服的没有几个,其中孙武排在首位。他早就指出:故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攻城之法,为不得已。修橹,具器械,三月而后成;距堙,又三月而后已。将不胜其忿而蚁附之,杀士卒三分之一,而城不拔者,此攻之灾也。”

停了一下,康鞘利又说道:“敌军早有防备,严阵以待。我们既没有器械,也没有修筑土城。而是在第二日就采用了最直接而又伤亡最大的办法,直接攻城。孙子说道,伤亡超过了三分之一,城还没有攻打下来,这城就很难再攻下来了。可是攻打汾阴县城,我军的伤亡超过了一半还要多。如今的形势已经很明显了,我建议可汗,咱们还是退兵吧”

第二十三章各自为战

第二十三章各自为战

“柱国说的好。”赵德言说道:“河东和汾阴城内的少帅军估计不过三、四万人,并非少帅军主力,但是却有如此众多的投石车和巨型床弩,那长安城的少帅军主力恐怕拥有的投石车和巨型床弩的数目就更多了。我军攻打河东和汾阴就已经损失惨重了,长安城怎么可能拿得下而且少帅军重兵云集长安,围困李阀军前前后后差不多两个月了。少帅军拥有如此众多的远程武器,李阀军怎么可能守得住所以我怀疑少帅军是不是想诱我深入,然后把我军全歼在长安城下。因此可汗,我也建议即可撤军。”

康鞘利接过话头又说道:“可汗,细细想来。我大军从太原南下以来,虽然一路上遭到了少帅军不停的袭扰,但是敌军却从来不和我军正面接触,总是一触即退。沿途不停的撤退,甚至包括临汾和上党这样的重镇也是稍事抵抗就即刻撤离。经我军多方查证,现已知晓阻击我军的乃是少帅军的秦琼和辅公佑部,大约一共四万余人。由于这四万人的袭扰,我军从太原出发到临汾市走了整整十一天。可以说已经完全没有了任何的突然性。少帅军无论是从长安或者洛阳都有足够的时间调动部队把我军阻击在临汾或者上党。更或者少帅军可以从更近的河东和潼关两地抽调军队,加上秦琼和辅公佑部,总数绝对超过了十万人。有这十万人坚守临汾,实话实说。我军全军即使攻打临汾,短时间内也根本就没有可能攻克临汾。可是少帅军却没有这么做,而是一退再退。”

“他们不可能无缘无故的放弃大批地领土,这么做的原因只能有一个就是想把我军引向长安,而且我现在也终于想明白了为什么敌军不停的袭扰我军。其原因因该有三个,其一就是少帅军通过不停的袭扰,虽然不能够大量的杀伤我军。但是却可以消磨我军的士气。其二:少帅军通过不停的袭扰,可以延缓和拖延我军地行军速度。而其主力则可以在长安城下从容的布置。当我军占领了临汾之后,少帅军地袭扰就变得越来越少了,这就表明少帅军已经在长安布置完毕,正张网以待,就等着我大军上套了。其三:之前少帅军从不和我军正面交锋,总是一触即溃。他们就是想让我军轻敌,让我军认为少帅军不过如此。认为少帅军不敢与我军正面交锋。示敌以弱正是汉人惯用的招数。等我军麻痹之后,在长安城下一举将我军”

突利没有说话,只是转过头来望着李世民。

李世民的心理矛盾得很,一方面他认为康鞘利和赵德言的话说得十分正确,他内心也认为这很可能是少帅军诱敌深入的阴谋,联军如果继续向长安前进,恐怕是凶多吉少,最乐观的结局也是两败俱伤。为联军被击溃甚至全军覆没的可能性却更大。

而另一方面他又不停地说服自己这不是真的。因为倘若联军就此退兵。那么长安故城中李渊亲自率领的大约还有六万多的李阀军就毋庸置疑的彻底完蛋了。这种情况下,即使自己能够率领着几千李阀军随着联军安然无恙的退回太原,又还能有什么作为呢为了此次起兵,李阀军在太原以及周围的郡县先后征集了十余万士兵和大批的钱粮,如今全部打了水漂。不但是兵源和钱粮都枯竭了,而且李阀军还欠了东突厥一大批地债。而各郡县的税收已经是收到后年的了。就算东突厥不逼债。就算各方势力都不来攻打太原,只怕也会发生大规模的民变。那么剩下的唯一的一条路就只有彻底投靠东突厥了。李世民地心理一片冰凉,但是他不甘心呀

当李世民看到突利征询的目光,他原本没有任何表情的脸挤出了一点笑容,反问康鞘利道:“国师和柱国说的话都很有道理。只是世民有些疑惑不解。既然少帅军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