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235(1 / 2)
英姑解释,怜生知道,这临海郡共有一千零五十三个村镇,姓猪的遍布八百一十三个村镇,而这猪丢丢的家则在靠近海边的一个小渔村。
来到小渔村,穿过挂着的一扇扇渔网,一个青砖白瓦的住宅出现在眼前。
“恩公,这就是猪碧玉的家。”英姑指着前面不远处的猪家说道。
两人来到住宅前面,却见一个满头灰白头发的老人正在向马车上爬去。
“猪老爷,您这是要到哪儿去呀”英姑上前说道。
“是英姑仙子呀,家有不幸啊,不学无术竟然做了什么黑道大姐大,我要去把她找回来。”猪老爷恨铁不成钢地说道。
“猪老爷,我先介绍一下,这位公子是和你女儿同年同月同时生的,叫怜生,家住昆山杨家庄。”
“昆山杨家庄,杨清山是你什么人呀”猪老爷看着怜生问道。
“是我爷爷。”
“我祖上曾传下遗训,昆山杨家庄与我猪家有恩,决不可忘了。”猪老爷感触地说道,“百年前,家父曾去昆山惠灵门拜师,结果因灵根不全被拒之门外。可怜我父跪在迷石阵前三天三夜,始终没人理睬。就在他饥寒交迫之时,是你爷爷杨清山路过将他带回庄园,并授杨家功法,让我灵根不全的父亲修炼到了凝气五层,得享一百五十年寿命。而我也习得杨家功法,现今已是凝气五层了。这所有的一切得感谢杨家呀。”
这猪家和杨家居然缘源流长啊。
“猪老爷,这位怜生公子就是为碧玉小姐而来的,他们生前曾经在一起的。”英姑说道。
“生前在一起,那是说你们死的时候在一起哪”猪老爷吃惊地说道。
“是的,我只记得在阴界我和猪丢丢一起数年,后来一起过奈何桥喝孟波汤转世的。当初我们都手持五指树叶,约定来生相见的。”怜生回忆着说道,并取出一片碧绿的状若人之手指的五指树叶。
猪老爷取过怜生的五指树叶,惊讶地看着怜生说道:“两片树叶真的一模一样啊如此说来,你生前遇到的是我那死了的丢丢呀,那这碧玉就是丢丢转世来的呀。”
“当初丢丢说她被你关在屋子里,整天让她背诗经、练习琴棋书画,还要修炼武功、针线女红。一天除了亥、子、丑三个时辰睡觉,寅时就要起床修炼武功、卯时吟诵诗经、辰时练琴、已时下棋、午时书法、未时绘画、申时女红刺绣、酉时练习礼仪、戌时舞蹈。每个时辰都有师傅陪着,每天都是这样,她说她太累了。”怜生说道,“及至到了及笄之年,她再也耐不住寂寞了,不想过这牢狱般的日子。于是就瞅准机会投河自尽来到这阴界了。”
“那是父母指望她有出息,望女成凤呀。”猪老爷伤感地说道,“不想她竟然投河自尽了。”
“这丢丢转世成碧玉,你怕她步丢丢的后路,于是就放任自流,结果却是让她走了一条相反的路。”怜生接着说道。
“是呀,这孩子管得严格些吧,造成逆反心理,寻死觅活的。不管吧,又不学无术、放浪形骸,如今是夜不归宿,唉,真不知如何是好”猪老爷无奈是说道。
“猪老爷,我们先把丢丢找到了再说。”英姑说道。
“孽障啊,原来是丢丢转世来作弄我们的呀。”猪老爷伤心地说道。
第四百四十二章放浪形骸两更
三人坐上马车往城里而去。
“猪老爷,你可知道丢丢在哪儿呀”英姑看着马车径直往城里去问道。
“还能在哪儿呀勾栏、酒馆、赌坊、茶肆、戏院、青楼一个一个去找吧。”猪老爷叹着气说道,“上次离家三日就是在赌坊找到的。最近听说和灵鹫帮的老大黑风狗混在了一起,唉”
“猪老爷,你是从严厉一下转向了溺爱,不管是转世前的丢丢还是现世的碧玉,你的教育都是失败的。”怜生说道。
“我也知道呀,想管得严些吧,她母亲就会挡在前面,唠叨着说丢丢是我害死的,现在这碧玉可不能再让我害死。”猪老爷无奈地说道。
看着猪老爷不断摇头叹息,怜生心里不由生出很多感慨,真是“可怜天下父母心”哪想这猪老爷夫妇,对前世丢丢绝对是望女成凤,不惜下血本培养才艺,在人前频频显宝,引以为傲。当天性活泼的孩子意识到一天到晚除了吃饭睡觉就剩学习时,她还能有什么人生乐趣醒悟之际也即命尽之时,可怜为人父母者,为了孩子总是用心良苦,总觉得是在把自己觉得最好的东西给孩子,但是却忘了孩子再小也有属于自己的感觉和想法,把她所需要的给她才是真正地帮助孩子成长。当愚昧的施予如窒息的空气包裹着孩子时,那如花的生命就太容易脆弱凋零了
丢丢走了,碧玉来了。猪老爷夫妇负着“还债的心理”,一心想要弥补曾经亏欠丢丢的,骄纵得碧玉衣来伸手饭来张口,没有什么不敢想,没有什么不可做,哪还有是非曲直之分,哪还懂为人子弟之道
都说“严是爱松是害”,其实太严太松都是害。要知道世间事的发展、人的成长均有其自身规律,遵循规律做事、育人,则事无不成,人无不立也揠苗助长固不可取,宠溺放任更不明智。正确的应该是顺其自然,无为而教,怀一颗爱子心,守几点教子法,做到张弛有度,宽严有度,才是真正的“教之得法”呀
“唉,悔之晚矣,找到她一定要把她管住了。”猪老爷说道。
“前面是个茶楼,我们去看看。”英姑指着前面的一个茶楼说道。
“你们有人看到过挂着这五指树叶的姑娘吗”怜生取出五指树叶向边上的人问道。
“啊,这种妖物谁看到过呀。快闪开,这妖物还在流动着妖气呢。”边上一个叫花子惊叫起来。
“恩公,这五指树叶真的有东西在流动呀。”边上英姑也惊讶地说道。
“不是有什么东西在流动,而是在指着方向呢。”怜生将五指树叶置于手掌之中,却见树叶旋转了几下,叶柄颤抖着指向城东方向。“那碧玉,即丢丢在城东。”
“如此呀,那我们就顺着树叶指示的方向去寻找。”英姑兴奋地说道,“不然这勾栏、酒馆、赌坊、茶肆、戏院、青楼一个一个去找,要找到猴年马月啊。”
三人按照五指树叶指示的方向出城门一路向东,远远望去三座山峰连绵不断,山、树、草接连着田野的稻禾,铺展开一层层无边无际涌动的绿浪。在那绿竹林木丛中,隐映着一座古寺。
“这不是三峰村吗这死妮子难道在三峰寺内。”猪老爷看着三峰山说道。
“那五指树叶叶柄直指竹林中的古寺,应该就在这三峰寺内吧。”怜生手托着树叶指着绿竹林木丛中的三峰寺说道。
三人步入三峰寺,寺内天王殿、大雄宝殿、钟楼、鼓楼,嵯峨雄伟,富丽堂皇。然而,那树叶叶柄仍然指着寺后,但见三座山峰,挨肩并立,寺后有七折潭飞瀑,相递层层,两条小溪清淙曲折。
在怜生的带领下,三人顺着小溪蜿蜒而上,终于,那树叶叶柄停住不动,即树叶所感应之人就在近前。只见溪边一条双龙桥横架其上,边上一座双龙亭点缀水边,山上树木青翠,环境清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