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47(2 / 2)
自己背后的十万精锐马上会面临缺粮危机,被一把刀架到了脖子上慕容麟如何不急,如何不怒。
自从受主帅将令,来会一会大明三皇子以来。慕容麟集结燕军大军,把主要精力放在了大明三皇子身上。几天前的笑声,逼得对方不敢出战。
一来二去,纵然自己也暗自思考,对方是否有什么阴谋却还是因为对方几曰缩头乌龟的做法,而逐渐放松了下来。最终导致了如此严重后果,他自己想清楚前后,也是痛心疾首后悔不已。
本是庆贺之用的宴席上,再不复之前的推杯换盏,欢歌笑语。转而陷入一阵死寂,帐内的将军们各自低着头,相互之间也不敢说话。生怕震怒之下的大将军,将怒火烧到他们身上。
在大明的地盘上,为防止明军偷袭运粮车队,燕军都是重兵送粮。话又说回来,谁又能想得到,对方的兵力基本都在眼皮底下,运粮的又是老成持重的魏将军。运粮队伍可是有近万大军的,对方是怎么伏击的自己己方的运粮队伍。
看到自己手下将军们的表现,慕容麟又是一阵火大“怎么都不说话了,刚刚你们不是嘲笑明军。说他们是软脚虾,说他们一战即溃,战胜他们没有一点成就感。怎么,如今怎么都不说话”
“大将军,明军袭烧咱们的粮草,我们十万大军的粮草不足三曰。若是再无法收集粮草,那我们岂不是要不战自溃如今我们不如就撤退,先避过风头,等补充粮草后,再与明军决一死战”
另一名将军站了出来,高声反驳道“冯将军此话差矣明军烧我军粮草,必然明白我军缺粮。我军一旦后撤,怕是会中了明军歼计”
这名将军的话,得到大家一致赞同。可不能后撤,从后方运粮耗时又久,己方这十万大军,怕是撑不住。一时间众位将军又是被难住了,这进也不是退也不是。明军这一招用的狠,
“大将军,明军袭烧咱们的粮草,咱们就就地征粮。反正这是他们总共才多少兵我们四处出击,他们一定无法阻止。他们一急,若是就此猛攻我燕军大营,那我们就可趁此机会一举消灭,这只明军。若是他们不急,哼哼不仅我们可以收集足够粮草,还可以借此传扬明军懦弱,畏战不顾百姓”
听自己的属下,说出如此馊的主意,慕容麟一阵怒吼“放肆宋将军,百姓的粮食,这是你想能抢就能抢的么”
为这事被骂,这宋将军一阵委屈,据理力争道“大将军,那是明国的百姓,不是我们大燕的百姓”
听到宋将军这样说,慕容麟真的很想一刀把他给劈了。真没想到自己手底下还有这样短视的将领在。不过看看周围这些将领,都隐隐同意宋将军的观点,慕容麟无奈叹息一声。
“我们大燕进攻明国为了什么,不是为了抢一把就走。此时若是不把明国百姓当成我大燕百姓看,我大燕如何治理所占之地。更何况,如今战乱四起,附近的百姓不是躲进了城中,就是早就逃难去了。就算就地征粮,也征不了多少”、
慕容麟一席话,是彻底将一帮子将军的心打入谷底“大将军,那如今我们该如何是好总不能就地等死吧”
“就是,不如我们不要管对面的明军,快速后撤,总会比在这等死好”
“不行,那样明军趁机进攻,匆忙之下,我们难以抵挡,损失就大了”
“这也不行,那也不行,那要我们在这等死么”
缺粮的危机笼罩下,手下的将士们开始争吵了起来,场面越发的有些混乱。慕容麟来回走了两步,他如今还真是束手无策。再这样下去,不用明军来攻,自己的将士恐怕就内讧了
第八十四章风雨欲来
“等等内讧”慕容麟灵光一闪似乎想到了什么。不管手下的争吵,而是静静地站在那里,默默的思考。
“对面明军禁军的统领是不是周家人,他是不是效忠明国四皇子,与明国三皇子形如水火,他们之间的矛盾是否无法调节”燕国想入侵明国,也不是一天两天了,对明国的信息自然了解得很详细。作为燕国大将,对明国的一些情况还是很了解的。
听到慕容麟一下问了这么多不相干的问题,手下的将领们一阵错愕,“这大将军不会被逼的精神失常了吧”
看慕容麟的样子极为慎重,尽管不理解。但手下的将领,还是很快的告诉他,自己所知情况。
其中一位,对明国很了解的将军说道“大将军所言不错,明国三皇子之前的名声不堪,能力看起来也一般。明国三大世家中的吴周两家,早早的就投靠了,表现优异的明国四皇子,并对明国三皇子,从各方面不遗余力的打击。他们之间早已是水火不容。”
接着这位将军,很不自然的说道“令人奇怪的是,来支援这位明国三皇子的禁军统领,就是周家的周云帆。按说这周家人恨不得明国三皇子去死,怎么就肯出兵来助呢,莫不是他们又把砝码押到这明国三皇子身上”
“周家与刘玉小儿不合”得到自己想要的信息,慕容麟很是兴奋,腾地一下站了起来。在中卫手下不解的眼神中,大声喊道“好,太好了我大燕无忧矣大明的三皇子,我看你现在该怎么死”
云台县县衙,军帐中一盏孤灯燃亮着。祝彪身着便装,手捧兵书,静静地默读着。经过与慕容麟的对战,刘玉甚至自己的短板。正在努力地读者兵书,加深着自己的学识。
不过他虽然是在静静地咏读,可帐内的这种安静不代表着全营都是如此安静。事实上眼下的禁军不仅不安静,反而内潮汹涌。
刘玉这个三皇子,作为明燕这一战中的风云人物,不费吹灰之力,使对面的那只强悍的燕军不战而降。士兵对他的崇拜,在这漆黑的夜色中,正以燎原之火的形势蔓延在全营中。
今天上午传来消息,三皇子派骑兵伏击了燕军的粮草。近万燕军运粮精锐被歼灭,燕军的十万大军,面临缺粮的危险。
只要自己一方坚守不出,并随时监视对方,防止对方逃跑。哪么对面的燕军,就只剩下两条路。要么投降,要么饿死。得知这一消息,明军上下无不对对三皇子,有着浓浓的敬畏之情。
让士兵真正从敬畏变为崇拜的,还是下午燕军送来降书。燕军大将慕容麟明确指出,自己败于三皇子之手。希望三皇子可以亲自接受燕军投降,并说自己只服明国三皇子。
自己最耀眼也是最重要的荣誉,不是来自于自己的吹嘘,而是来自对手的称赞与臣服。燕军大将的降书,恰恰说明了三皇子的优秀。
每一个士兵都佩服战场上作战勇猛的将领,感动体贴士兵的将领,佩服计谋百出,百战百胜的将领。每一个士兵都希望自己能在这样的将领身边,建功立业,光宗耀祖。
军人的这种重英雄的情节,在于他们期望着自己,能够跟随一个每战可以伤亡率最低的领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