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小说网
会员书架
首页 >玄幻奇幻 >杯雪 > 分节阅读 53

分节阅读 53(2 / 2)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

却听萧如道:“你怎么会落脚在这个庙里”

那少年道:“近来风声紧,我们七马中人在江湖中屡屡遭人伏击。我虽在刘琦帐下,但局势险恶。七马中现在已很有几个兄弟有身份败露之虞。这个庙的主持俗家身份原是我的叔祖,所以我就暂时隐身在这里了。怎么,如姊以前来过这庙”

萧如一笑:“我和你们袁老大当年就是在这儿相遇的。”

米俨微微一愕。他知萧如是自己袁大哥最在意的一个女人,却没想到他们会是相遇于这么一个月老祠。

原来这一位金陵名媛还有着另一重身份。她是袁老大的女人。

那米俨对她颇为尊敬,不只为她是袁老大这一生唯一的一个红粉知已,而且也为了她本人。不说别的,单就萧如一身苦修的十沙堤心法在江湖中就足以与一等一的健者一较短长。何况米俨一向敬佩大哥,自然也就视萧如如嫂。

只听萧如叹道:“这么说,文家人果不甘雌伏日久,要就此出手了”

米俨的面上浮起了一丝忿色:“不错,据说毕结还搞了个什么江南峰会与会的都是长江南北一带有名的名门旧族,还有一干湖中海上的巨寇悍匪。他们当年俱受大哥压制,而今倒拧成一股绳了。我听到消息说石老六上月在白鹭洲中伏,是徽州莫家莫余出的手,如不是耿苍怀意外相助,几乎身死。如姊知道,袁大哥这些年颇得罪了一些人。如今他们得了机会,上上下下便一齐筹划要推翻我们大哥了。也是,在朝在野只怕正有不少人嫌大哥碍眼呢。目前,双车正遭秦相暗算,被牵扯入闽南乱局,不得回援;我们七马也时时恐有肘腋之变文府外盟时时窥伺,务求杀尽辕门七马,所以我也是不得不小心的;官面上袁大哥手下的缇骑中人被万俟呙以种种事故牵制难动;而龙虎山上三大鬼当年为大哥一赌之诺,应许以身相助,偏又为骆寒所伤,踪影难现。嘿嘿,骆寒他这西来一剑,倒真扰乱了江南之局。据传宗室双歧赵无量、赵无极两个老头儿也正蠢蠢欲动。江湖上有一句话已传了开来,说是什么一剑西来、相会一袁;秋未冬至、决战江南。骆寒单人只剑,少与人言,怎么会传出这句话了还不是有人居心叵测,故意要搅混水,以谋私欲,所以才弄得个宵小耸动,想就此来个局变江南”

他口气里颇为激愤。因为辕门本不同于一般江湖门派,他们本是心忧乱世,要做大事的人。但在这腐败的江南,真要想做成一事,却又是何等艰难。

萧如叹了口气:“怪不得,我快有三个月没见到你们袁老大了。他现在怕真称得上焦头烂额,可谓新伤旧疾一起发作。这些年,他规整法纪,逼迫豪强,确已不知得罪了多少人。唉文家的人可不是好相与的。有他们在,这次事态的变数只怕会更大。怎么,文家人这次主事的是谁”

米俨极快地看了萧如一眼:“文翰林。”

萧如目光一闪,点了点头没有说话。然后她轻轻拂了拂身侧茶几上的一点灰尘,静静道:“那辰龙他怎么说”

米俨面色一凝:“袁大哥说:火药是埋在那里的,一引俱发。想要排尽暗雷已无可能,只怕拆雷之人会先身死无地。所以他不求根除,只求先拆除引线。”

这段暗雷深渊的典故原出于佛经。萧如一扬头,已诧声道:“他要杀骆寒”

米俨面上神气一扬:“不错袁大哥要杀骆寒。他劫镖银,伤袁二,驱三鬼、辱辕门,如今江南动荡俱由他而起。扬汤止沸,无如釜底抽薪。袁老大说:那汤总是热的,可是又不能全泼,好在一向它还差点火候,他现在能作的只是抽掉那根快要把汤烧开了的最重要的一根柴。”

萧如双唇紧抿,停了一晌,才道:“也只有如此了,这也是无法之法。但你们要怎样才能找到骆寒”

米俨摇摇头:“无法找到。”

萧如一扬眉。米俨已道:“我们动用了所有眼线,但他象消失了一样,根本找不到。我们只知他还在江南,没有回塞外,可不管怎么就是找他不到。所以袁老大这次才会提师镇江,势迫淮上,好逼他出面。那易杯酒现在淮上新缠上了金张门,有了大麻烦,想来再当不得袁老大亲身逼迫的。这一次倒也不全是为骆寒苏北庾不信最近也闹得太不象话了。我知他们义军缺银子,但他虽号称义盗,也不能把手就伸到江南地面啊这一带都是朝廷大佬的产业。上一次他们劫了刘尚书扬州的庄子后,朝中已人人自危。大佬们啧有微言。如姊你知道,袁大哥在朝廷中能获支持,实在也是因为他多少给了那帮食利者以一个安稳的局面。袁大哥在朝中如今几乎已与秦相翻脸,是再也不能得罪更多的人了。那骆寒即是那易杯酒的朋友,而庾不信又是易杯酒支助的三支最重要的义军中的一支,他离咱们最近。袁老大力迫庾不信,一是给他点教训,二是要易敛也尝到些压力、好约束手下三也是要借此逼出骆寒。”

他顿了顿:“所以,袁大哥最近亲手布置,命缇骑三击苏北,驱散了扬州落拓盟的分舵,清剿了高邮湖水寨,又遣缇骑都尉胡森楠驻兵通州。这三招下来,对庾不信打击已甚。他号称盗可盗,非常盗;鸣可鸣,非常鸣的天下第一鸣盗,一向做事太无顾忌,这次也该他吃吃苦头了。”

他口里所说的“鸣盗”却是庾不信高张义帜后自书于总盟大旗上的字句。

庾不信出身江湖杂派,但自视极高,一身艺业可以说远脱出寻常江湖高手之所能。宋金对峙之际,他曾入五马山义军,啸聚叱咤,威风一世。他为人褊急,举止愤激,他那句话也可视作愤激之语。

他是自许为盗,又非同常盗,自晦其名,又欲为非常之鸣。这一切可以说是他对江南软弱之风的一种愤反。

所以他自呼为鸣盗。他盟中以鸣镝为号,赏惩威明,确也当得上这个字号。他行事规则大不同于一般盗匪:往往自书索要金额先送抵要劫夺的人府上,然后才派手下去取。他确也是条汉子,行事虽异于常轨,但能谋平安,能保黎庶,能胁大户巨室以足自给。易杯酒所支援的三股义军中倒以他需求最少,但事有两面,也由此他所得罪的人最多,他名声在众人口中也不免毁誉参半。

萧如上面上有一抹暇思之色。这时,却听屋外隐隐有歌声传来。那声音清稚,却摇心动耳,端的可听。这偏室在庙中所处位置虽不太深,但院墙阻断,那歌声便只隐隐能闻。萧如雅好歌曲,不由侧耳凝听。有一刻,才知那歌声是从庙前空场中传来的。

江南的冬像一个三十余岁女子洗尽铅华后的脸。那些小贩的吆喝声,石板路的纹理,水面的觳纹,就是她脸上经由岁月浸染露出的皱纹。虽不再明妍,但因真实而更增韵致。

如果一个家国,一个民族总有由盛而衰的必然历程。那么、这时的宋室王朝和它的子民心理只怕也正像一个微露疲态的三十余岁的女子。她已懂得了人生的倥偬,掠一掠鬃,该铅华粉黛上场时还是要上场。但洗妆之后,总有一股媚后的倦态。但这倦也是一种美,是世路经过、杀伐经过、却不舍余温的一种依恋。是明知什么都抓它不住、一切美好终归疲倦后的异样的安然这也是那个时代、那个江宁与那个顺风古渡旁熙熙攘攘的人们所共有的一种集体无意识的心态吧

庙前的空场里,才只清早,就已集聚了不少人。东一群西一拨,到处都是摆摊儿卖艺的。这些讨生活的人中,要数东边那颗干枯的大桑树下的三个卖艺人看起来最奇特。

那是一个抱着一把胡琴的瞎老头,一个十五、六岁的小姑娘,还有一个三十有余的壮年汉子。那汉子只开场时打了一套虎虎生风的伏虎拳,把人吸引过来后再在过于紧凑的人群中辟开一片场地,然后、他就坐在一张由酒肆借来的长条凳上休息了。然后那老者说了一会书,书讲得不错,人群中稀稀落落传起点叫好声。然后那瞎老头咳漱了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