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227(2 / 2)
李元兴指了指花园,带着老李头往花园走了去。
老李头在刚刚春耕之后过来,肯定是有事要说的。
“殿下,去年冬天在暖房里种的金瓜,有几十个已经成熟。其余的估计再有十来天也差不多了。按殿下那册子中所教的,正好赶上谷雨下种,初秋的时候就能再次收获了,只是老头我算错了地头,留地太少”
老李头这不算是认错,只是在讲一个事情罢了。
在秦王庄,那些不断的认错,不断的请罪的,并不受李元兴喜欢。
老李头活了六十岁了,很清楚秦王喜欢的实实在在作事的,那怕有些错误,只要有解决的办法,同样还是会奖励的。
老李头又说道:“新粮只能种在十村以内,其余的村子咱农庄守不住。现在能用的田不到万亩了,还有好几样要种下的。”
“成熟的吃了吧”李元兴笑着说道:“然后把暖棚好好整一整,育种可以用,冬天的时候一定要比去年好,红薯是大事,这个要看住了。我会再给陆毛锋交待一下的,让近卫军也留点神”
“那小老儿这就去挑一些过来”
“挑一些漂亮的,留些给庄里的尝尝鲜。”
老李头乐呵呵的走了,李元兴直接回了小书房,武曌正在比对着长安至洛阳的路线图。
“一个坏消息,一个好消息”
“先听坏的”武曌头都没有抬,就直接问了。
李元兴坐在秋香给他搬来的椅子上:“坏消息就是,老李头现在地不够用了。红薯与南瓜,必须有一个减少种植面积。所以,我选了红薯”
老李头说的金瓜,就是南瓜了。
武曌的眼睛一亮:“好消息就是,有多余的南瓜吃了”
“真聪明”李元兴愣了一下,开心的笑了。武曌来到大唐,最想要的就是先把现代那里好吃东西在大唐种下,以后自己有得吃
武曌起身就准备要衣服,李元兴阻止了她:“明天,明天进长安。后天去耀州,我要去亲自看看,有许多事情自己看看才放心”
“我也去”武曌立即就让秋香给自己去收拾。
李元兴轻轻的摇了摇头,回到自己书房打印了两份关于南瓜制作美食的各种方法。
次ri天不亮李元兴的车队就出发了,这一次,秦王妃之中跟着一同前去的有三人,崔莹莹、李丽苑、郑秀嫣。虽然郑秀嫣还没有与李元兴园房,可她也没有去皇宫向拜访过长孙皇后,借这个机会,带她出去走走。
武曌自然是要跟着的,耀州那边还需要武曌去检查工作。
长安城,听到李元兴来了长安,李二竟然亲自到皇宫门前去迎接了。
“皇兄亲迎,臣弟惶恐”
李二心说,你不用惶恐反倒是为兄倒是很意外,这个时候你跑来长安干什么
这里毕竟是宫门,李二大声说道:“半月不见,为兄甚是想念。只差去秦王庄看望五郎了,正好五郎来长安,今ri处理一些政务之后晚上陪为兄痛饮”
“臣弟带了些礼物”
李二拉着李元兴的手,一起进了皇宫内院。
按规矩在后宫,李元兴的几位秦王妃要先去觐见皇后的,武曌也跟着去了。李元兴与李二进了书房。
“原本这四道表章应该是今天送到你庄子去的,正好你过来,为兄与你一同打开”
李元兴翻看了几眼,火漆还封着。分别是李靖、柴绍、候君集、还有李道宗的四份表章。四份放在一起,显然只为了一件事情。
辽东、高句丽
李二与李元兴两兄弟四目相对,两人的动作也出奇的一致,都是将左手放在桌上。右手指着表章,都没有说话。
这表章没有用加急,只是以正常的方式递了过来,那么就代表着这是战前的最后的表章了。李二问李元兴:“五郎猜一猜,他们想干什么”
李元兴伸手按在表章之上,心中开始分析四个人的心态。
另一边,武曌带着礼物进了长孙皇后的宫中。
今ri倒是有些特别,长孙皇后宫中竟然有十多个妃子,以杨妃、韦妃为首四妃都在。而且还有二十多个贵妇,她们正在讨论着天池茶会。
长安几位名画师都画了天池的美景,有数位笔力强劲的也都写了赞美天池的诗句。各家报纸更是大力的在宣传着天池茶会,特别是大唐名茶的排名大比,更是让春耕过后,有了少许闲暇时间的百姓兴奋。
那些原本就无所事事的贵妇们更是兴奋。
因为她们有了一个游园踏青的机会,在天池踏青又可饱览美景,品味名茶自然是乐事。
武曌的虽然年幼,看身份却不低,众多贵妇还要向她见礼。
武曌与李元兴不同,李元兴对礼节这种东西不在意,但武曌却是很重视,光是与各位贵妇相互见礼就花了足有一刻钟的时间。之后武曌才说道:“明月今天带了礼物,却是一种极美味的点心。”
“明月有心了”长孙皇后客气了几句。
御厨,是有真本事的厨师。武曌拿出的那南瓜作法也就是李元兴打印的那份。主要是蒸、炸、烤三种,这三样是大唐厨师最一流的本事。皇宫之中的辅助材料绝对不会比秦王庄少,御厨只问了几个自己看不懂的问题,就拿着方案下去了。
武曌却又交待了一句:“请禁军看守,所有的种子收回,烘烤,一粒也不少流出去”
长孙皇后点了点头,除了安排禁军之外,又安排自己的总管太监亲自去盯着,武曌能这么小心必须是有原因的。
“难道这次的又是什么特别之物吗”杨妃与武曌交好,直接就开口问道了。
武曌示意搬上来三个,先是指着最小的那个:“这个小盘金瓜,好看、好玩、又好吃。一亩地二十石上下,保存的时间不算短。反正明白最喜欢。”武曌指的这个,只有一斤重左右,漂亮的圆型小南瓜。
然后又指着大约有三四公斤的那个:“这个太大,吃起来没有小的甜,但还算能吃李元兴叫这个为磨盘金瓜,当点心吃太次,当粮吃又太甜。”
最后那个,有二尺长。武曌用脚踢了踢:“这个是菜金瓜,就是当饭吃的,虽然也甜,但还是太干硬了”
这一次长孙皇后纯粹是好奇,问武曌:“那另外两种亩产多少”
“会种的,磨盘金瓜也就是四五十石。菜金瓜一百石应该没有问题,只是消耗的肥料太多了。一亩地就要上十个肥”武曌解释着。
武曌所说的十个肥在场的只有长孙皇后能听懂,一个沼气池算一个肥。
十个肥真正的是需要量巨大的,但想一想,一百石的产量,这个数量实在巨大无比呀。
“明月呀,粮食远比点心重要多了。今天自然是要好好品尝一翻的”长孙皇后的话引起了众贵妇的附和,虽然大半都不懂农。
第350节辽东大争第二更
感谢大伙四个月来的支持,本王在昨天达到了三千均订在御厨去作南瓜的时候,李二与李元兴已经打开了那表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