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294(2 / 2)
李元兴的数据绝对不是胡来的,从后世现代渭南的详细规划,这个数值李元兴说的还保守了。
要知道在后世的现代,渭南年粮食产量是二百多万吨。
如果把这二百多万吨折成大唐的重量,就是四千万担,所以五百万担还是李元兴害怕吓到裴元朗,所以才写了这么一点。
裴元朗深吸一口气,他不敢反驳,也不会反驳,因为秦王殿下说的数字,那怕是一个让世人都感觉匪夷所思的数字,ri后定然会被证明,这个数字太保守了。
正如耀州的钢铁产量来说,秦王殿下要求的数值早早就达到了,而且高了何止两倍。
那么,华州未来的粮食,应该就有一千万担。
裴元朗继续往下看,接下来是天然草场、天然林木,还有原始森林的面积。
再然后,是渔业可利用资源,以及矿区的资源量。
煤,两千亿担这个两千亿让裴元朗双手一抖,差一点将手中的几张纸掉在地上。他实在是无法相信这个数量代表着什么
“殿下,煤两千亿担”
“没错,你没有看错,这是咱们大唐有能够挖出来的,没办法挖出来埋藏过深的全部加起来,不低于五千亿担,是本王耀州煤矿的近百倍。但这个并不是本王在意的,本王真在在意的,却是这个钼矿”
“臣下不懂请殿下指点”
“说得太复杂了,你也无法理解,这是工匠们的学问了。有了这个钼矿石,可以让精钢更硬,更锋利,而且更不容易折断,最重要,不容易生锈。可以说,这是极好的东西,整个大唐,本王所知道的也就那么几个钼矿,你这里就算一个”
“臣下懂了”
正如李元兴所说,裴元朗并不需要懂太多专业的知识,他只需要知道这个矿石非常的重要,就足够了。
最后就是一张地图了,上面有详细的河道,良田分布图。
“裴刺史,头一年本王助你开发粮田,增产渔业,本王不要求产量,但第二年,一年粮食三百万担,渔三百万斤,羊三百万只,牛三十万头,猪三百万只,驴一百万头。你能作到,本王就给你加官,作不到换一个能作到的在这里为官”
李元兴的语气已经是非常严厉了。
但在裴元朗听来,这就是一个机会,初唐的官员贪污的不是没有,但更多的首先是在乎百姓的生计,然后才是自己的官路。
裴元朗想来想去,最后说道:“请殿下入府,臣下有许多想求教。”
“不急,顺便路去一处小地方,本王想去为你华州挣一条铁路的银钱出来”
裴元朗大喜欢,急忙在后面跟上。
很快,李元兴就来到一处山沟,这里已经有数百工匠正在干活了,见到李元兴到来,为首的工匠迎了上来,只是简单的一拱手:“殿下高明,这里有殿下喜欢的那种石头。似乎比耀州的更好一些”
“有试制吗”。李元兴追问了一句。
那工匠大大咧咧的带着李元兴来到一台机器前,这是一台畜力小型水磨台,一块一尺见方的平面已经给磨了出来,黑白黄相间的纹理,极是美观。
“快一些,打上蜡给殿下看看效果”那工头大喊的喊着。
身为石匠,本身就是粗人,李元兴也不介意,只是远远的看着。
没过多久,那块石头就被抬到了李元兴面前,那石匠工头说道:“殿下,某在那边山中还发现红色的,还有淡蓝色的,想来效果会更好。这个东西要是给圣上铺到书房,比起咱们的瓷砖更漂亮”
“哈哈哈”李元兴笑了:“你很好,已经开始计划着这东西怎么挣钱了。”
“殿下,咱是粗人,是殿下让咱天天有肉吃。咱就整天就寻思着怎么给殿下多挣些钱,耀州那边人手太紧,虽然有这石头可抽不出人手来,这里有,咱就开石打板,不出半年这里的就能年产一百万尺的石板出来”
“好,很好。这里你安排人手,这几天辛苦一些,至少有二百尺磨出来。然后依本王给你的地图,再去实地看看,本王听你的好消息”
“某明白,殿下尽管放心,某这就去了”说完,一拱手大步跑着,一边招呼着人跟他一样进山,倒是一个急如风的性子。
看到那石匠李元兴很满意,这样的人应该过上好ri子。
“裴刺史,去州府。”李元兴示意带上那块石头。
到了华州府,李元兴刚刚进屋,一句话就让满屋官员心惊肉路。李元兴说:“华州,自今年起,加粮税一成”未完待续
s:努力码字,再求月票。谢谢大伙支持了。
第449节加粮税
粮税加一成
这话如果换个人说,怕是这会已经被人指着鼻子骂了
但这话却是出自大唐秦王之口,无论是这个秦王的身份地位,还是秦王以往的作事风格,或者说这位秦王点石成金的本事。
所以,加粮税之事,众官员从惊讶之后,更多的是思考。
华州长史姓柳,也是关中大姓之一,他最出名的有两项,一是他的名字,二是他写的字。
当然,他的名字比他的字出名,李元兴第一次看到就记下了。这位柳长史名叫,柳冲冲
他家祖上柳或是前隋名臣,隋末之乱后,退隐归家。
华县柳氏一门,绝对是书香门弟,不说家中出了多少官员,只说家中就算是五岁孩童那笔字都可以拿出来与许多成年人相比。就是虞世南都对华县柳氏在书法教育上,多次称赞,甚至前来交流过。
只是可惜,家中一直没有出一位书法大家。
这位柳冲冲走到堂中:“殿下说加收一成粮税,别说一成。殿下敢要五成我华州也丝毫不会犹豫,立即就会答应下来。”
“滑头”李元兴笑骂一句,
“纵然是臣下滑头了,斗胆问殿下一句,加了这粮税之后,百姓可增收多少。”柳冲冲强忍着脸上的笑意,十分严肃的问道。
李元兴反问:“柳长史以为会有多少”
长史柳冲冲没有立即回答,而是向周围所有官员拱手一礼,然后才继续说道:“臣下有幸读到一册书,这是殿下某曰在闲谈之时赠予崔尚书的。”
李元兴心说自己给崔君肃的书多了,所以没有开口等待柳冲冲继续讲下去。
“这一册依崔尚书所言,并不全。但却提出一个全新的理论,户部、吏部、礼部依这个理论作了一些简单的评测,我华州也在评测的范围之内。臣下得到几个数据,拿出来与殿下,还有各位同工讨论一翻”
柳冲冲说罢,在李元兴面前微微躬身。
这是在等待李元兴的同意,因为讨论就会影响到李元兴要求加粮税的正事。
“也罢,那就讨论一翻。本王带了些茶,也有些羊肉,不如今天就由本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