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93(1 / 2)
儒都盛赞他的文章若是本王不给他个会元,天下人会如何看本王若是有心人将此事闹大,还成了本王的把柄得了李宿宸必须是会元至于你们举荐的那些人,只要不是一点文采都没有的,本王保他们进殿试”
安王怒意满面,其他人也不敢再多言。
李家再度风光了一回,从乡试到会试。若有人说乡试不过是李宿宸昙花一现或是运势极佳,那么会试的实力整个都城有目共睹。
会试之后,安王理应回到自己的封地去了。
他向太后辞行之后,安王离开皇宫,在宫门前遇上面圣而归的米丞相。
两人相视一笑。
安王道:“丞相果然老当益壮,至今仍能为皇兄排忧解难,实在难得。”
米丞相谦虚道:“哪里哪里,黄土都埋到下巴颏了。”
“饭可以多吃,话可不能乱说。米丞相可得长命百岁,不然本王哪天回到都城见不到您,心里可得寂寞死了。”
“既然安王都这么说了,老臣可真得好好休养,多多寻觅一些延年益寿的法子,不辜负安王所托啊”
米丞相上了马车,远行而去。
安王冷哼一声,上了车,“老不死的东西,事情还没完”
三月之后,举行殿试。皇上亲自主持,也是这一次,皇上终于有机会见到李宿宸了。
他高坐龙庭,微微低下头来,便能看见那十八岁的少年一袭白衣,神色不悲不喜,颔首跪拜,也是不卑不亢。
没有初出茅庐的锋锐,在这一众跃跃欲试的才子之中,显得淡泊自在。
待到公布了考试的试题,李宿宸并没有急着提笔,而是在书案前闭目养神,片刻之后放拎起袖口,提笔落字。
即便没有看见他写了什么,旁观者也知道卷面上必然行云流水,思绪飞扬。
殿试之后,所有考卷被收入御书房。阅卷官为米丞相、大理寺卿以及翰林院的几位大学士。
米丞相知道皇上已经迫不及待了,特意将李宿宸的考卷调出,皇上亲自阅卷。
没过多久,就看见皇上的眉头紧紧蹙了起来,所有阅卷官不敢出气,生怕皇上突然愠怒。
大臣们心里猜测纷纷,想那李宿宸多半是写了不该写的东西,又或者前几轮科试太过风光而飘飘然,所写的文章华而不实让皇上失望了
随着时间一点一点地过去,大臣们虽然也在阅读其他考生的文章,但不免随时观察皇上的表情。
只见皇上的面色由最初的眉头深锁到现在缓缓舒展开来,甚至唇上还带着点点笑意,眼中的欣赏之意越发明显。
米丞相呼出一口气来。
皇上敲了敲桌面,朗声道:“众位爱卿,且来看看这篇文章”
翰林院的几位大学士将考卷摊开,细细研读了起来。他们的表情与皇上如出一辙,从最初的眉头深锁到喜上眉梢。
“这年轻人文采俱佳不单单如此,他有胆量单刀直入论述朝政之弊,更难得的是还能深入浅出分析解决之道,我等佩服”
“读了这篇文章,只怕是一览众山小,再看不进去其他人的文章了啊”
“看来今科的状元爷非此人莫属了啊”
皇上与米丞相对视而笑,不枉他们为李宿宸能成功走到殿试废了这么大的力气。
往年,都城里的赌坊都会开赌局,押的自然是入围殿试者到底谁有幸得皇上青睐被钦点为状元爷。只是今年,赌坊里显得清冷许多。
原因无他,都城中的才子大儒等都说李宿宸摘得状元爷那是实至名归。各大赌坊虽然也想过,李宿宸名声再响亮,毕竟寒门出身,哪里挤得过那些名门之后啊可大部分人还是会押李宿宸是状元啊,除非他真没中状元,否则各大赌场非得亏到关门不可。
放榜之日,大理寺卿苏大人亲自携圣旨前往李家宣旨,李氏一门何其荣耀,不少百姓都围在李家门外鼓掌。
李宿宸的表情依旧淡然,请苏大人入院中饮了一杯清茶。
随苏大人前来的容公公一直向李宿宸使眼色,哪个状元爷见到宣旨的大人不得多多孝敬只有这个李宿宸简直就是愣头青
而李宿宸只是淡然地坐在苏大人的身旁,言谈之间没有任何怯意,但是字字句句都对苏大人十分尊敬。
苏大人一向不苟言笑,这一次李宿宸以清茶随侍,苏大人不但没有半点不悦,相反还频频点头。
容公公想了想,是啊苏大人是朝中出了名的清流,不结党也不喜他人的逢迎拍马。李宿宸这般态度,反而合了苏大人的心意。
坐了小半个时辰,苏大人便起身告辞了,临行前还嘱咐李宿宸明日入朝面圣时应当注意的礼仪。容公公算是看出来,苏大人对今科状元是绝对欣赏,这个李宿宸前途无量啊
不负苏大人的欣赏,翌日,李宿宸在金銮殿上面圣,与皇上一问一答。天威之下,不疑不惧,从善如流。
而皇上赐予的官职更是让众臣惊讶殿中侍御史
这在大夏只是五品官员,符合李宿宸的年纪以及身份,但是这职位却非比寻常。它归属于都察院,记录朝廷动静,百官之态尽皆入其眼,经其笔,呈于圣。
朝臣们低声议论,李宿宸却不依不摇端立朝堂之上,待容公公咳嗽一声,议论声渐止。
李宿宸这才低下头来,叩谢皇恩。
很快,李宿宸出仕的消息传到了楚家。
楚夫人有些担心地对楚厚风道:“夫君,这个什么御史怎么听都没听过之前的状元爷不是去了六部,也是翰林院”
楚厚风笑着拍了拍夫人的手道:“好了,没什么可担心的。这职位,别人就是磕破了脑袋也求不来。苏流玥与陆毓倒是说对了,别小看了李家。”
就在这个时候,楚氏银楼总号的文掌柜急冲冲来到了府上。
“文掌柜出什么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