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90(2 / 2)
沈逸辰道:“颜县丞熟悉临安情况,可有什么好的方法。”
颜博呵呵一笑,摊摊手道:“没有。”
“之前下官也是在苦苦支撑,如今沈知县来了,我们自然要听县令大人的吩咐行事。”
“我们的粮食还能支撑多久。”沈逸辰问道。
“七八天左右,所以还要请知县早做打算。”
颜博和主簿、县尉及几名官吏离开正堂,留下一筹莫展的沈逸辰,几人转身就去了酒楼。
一桌酒菜上桌,主簿举着酒杯,笑着说道:“县丞今天把我们的知县老爷说的哑口无言了,呵呵呵,我们走的时候,沈县令的眉头还是紧皱的。”
“新科进士,乳臭未干,哪知道地方的难处,真以为读了几本书,就可以知道天下事了,就能按照书上的法子治理地方百姓了,真是笑话。”县尉大咧咧地说道。
县丞颜博淡淡一笑,端起酒杯喝了一口,感觉很是畅快,县丞又如何,知县又怎样,以前那屈知县,还不是乖乖做他的泥胎县令,他就是要压服新来的知县,以后这临安县,还是他说了算。
颜博淡淡一笑道:“哎,不能这么说,知县老爷毕竟是皇帝钦点的进士,那可是有大学问的读书人,我大赵国一年也不过出几十个而已,不可轻慢啊。”
“以后我们做事,还是要好好配合县令的,回头何主簿将我们商议的赈灾法子让县令看看,如果通过,我们自然合力将这件棘手的事情处理好。”
几人一听,都呵呵笑起来。
第二天,主簿将一份文书递给沈逸辰,沈逸辰看后,脸色变得十分难看,看着主簿问道:“这就是你们想出来的法子。”
何主簿回道:“大人,我们临安县的情况摆在这里,如果想要弄到救灾的钱款,这是唯一的办法了。”
文书的内容不少,可是总结出来就是几句话,买卖土地、授予功名和减免商税。
遭灾是百姓遭灾,那些大户家有余财,百姓吃不饱饭,正是他们大肆收购土地的好时候,现在可以以极低价格将灾民手中的土地买过来,然后将那些自耕农变成佃户,在进行借贷,从此以后,这些百姓就会一代代的还债,成为大户的奴隶,被他们吃的渣滓都不剩,甚至子孙后代都在还账。
大赵国朝廷对农民土地买卖有着严格规定,尤其是口粮田,是不允许随意买卖的,这是保命的东西。
除非有知县老爷的亲笔签押,盖了县令的公章才能生效。
他们要的就是沈逸辰的签字。
如果沈逸辰签字盖章,以后被州府查到,这些土地买卖也必须生效,不过他沈逸辰很可能会被追责。
这已经是在给沈逸辰挖坑,架在火上烤了。
至于授予功名,那更是荒谬至极的要求。
第193章我来给你撑腰
授予功名。
什么功名
自然是秀才功名了,这可以说是知县老爷最大的权利了。
临安虽然是下县,边境,可是依旧有不少读书人,这些人多出自大户人家,穷人也读不起书,他们最想得到的,自然是一份功名了。
这份文书上提出,专门指定几人获得秀才功名,而且已经写上了名字,沈逸辰一看,都是那日去迎接他的豪商大贾、乡绅大户人家的子弟。
这简直是明目张胆的买卖功名啊。
至于减免赋税这一条,自然也是对这些豪商大贾,以受灾的名义,将原本十税一减少到二十税一。
少交一半的税。
这些家伙的胃口真不小。
至于朝廷损失的钱从哪里出,自然是摊薄在那些没权没事的百姓头上,这就会更加重他们的负担。
当然,提出这样的要求,好处自然是要给的,最后各家都给出了募捐的数额,足足三万贯,还真是不少。
有了这三万贯,足以解决临安现在所有的问题。
可是这样的要求,沈逸辰能答应吗。
他不傻,他知道,如果自己真的这样做了,确实能度过眼前的难关,可是以后等着他的,或许就是牢狱之灾。
沈逸辰沉着脸,将文书往桌子上一丢,说道:“功名乃是朝廷选拔人才的大事,怎能私相授受,至于赋税几何,也有朝廷的规定,本县无权随意减免。”
至于土地,沈逸辰提都没提。
因为如果真的将百姓的口粮田售卖给那些大户,结果就是肥了极个别人,害了无数家庭。
是万万不能做的。
何主簿脸色不变,笑着说道:“大人,这是我们联系那些大户,他们提出的要求,如果不满足他们,肯定是借不出钱的,如果没钱,那些灾民就无法安置,终究是个祸患啊,如果到时候上峰追责,救助安置灾民不利,大人恐怕会受到处罚,大人,事急从权。”
沈逸辰沉声说道:“我会找出其他救助灾民的方法,至于这些,就不要提了。”
何主簿弯腰鞠躬,拿回文书离开了正厅。
走到门口时,转身说道:“大人,如今赈济灾民的粮食不多了,最多只够六七天,还请大人尽快想出办法,要不然那些灾民肚子饿了,怕是要闹起来的,到时候不好收拾。”
“如果大人想不到其他方法,可去派人叫我,下官去给那些灾民施粥了。”
说完大步走了。
沈逸辰脸色十分难看,他来时在路上,与秦观两人聊过到了地方后,或许会受到地方官吏的敷衍糊弄甚至排挤压制。
他已经有了心里准备,可是却万万没想到,这些人会做的这么肆无忌惮,那已经不能叫排挤压制了,都可以称之为玩弄于股掌了。
他们这些人,想把沈逸辰变成一个听他们话,受他们摆布的泥胎县令、草包县令,甚至是替罪羊县令。
难道刚来就去求助州府吗。
沈逸辰也是有着几分傲气之人,他不想给自己的好友留下无能的印象,他想要和这些人斗一斗,看看自己能否成功。
第二天,沈逸辰带着几名仆役和几名衙役,开始拜访临安县那些士绅大户。
每到一家,自然会受到热情招待,好酒好菜甚至还有奉上歌姬舞女的,但是当沈逸辰提出要借粮借钱的时候,这些人却一个个哭起穷来。
这个说这次家中产业也受了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