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小说网
会员书架
首页 >科幻次元 >位面之纨绔生涯 > 分节阅读 112

分节阅读 112(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

包。

排列很整齐,如果细数的话,会发现足足有50大包。

熊大的骑兵在涿州城下进行了几轮骑射,看到冲车退回来,熊大立刻命令旗手,命令所有人撤回来。

呼啦啦。

两千骑兵很快撤回本队。

冲车退出去三百米远的时候,那名都头一声令下,所有人放弃冲车,撒丫子往回跑。

看到这一幕,城墙上的乌利安哈哈哈的笑起来。

“赵国人就这点本事吗,他们的统帅就这点本事还敢带人来我大辽境内,简直是来送死的。”

韩玉卿看的也有些看不明白,转头看向秦观,却发现秦观正认真的看向熊大那边,想了想没有问出口,又转头继续看向熊大那边的动作。

负责冲车的都头,带着自己的一都人跑了回来,来到熊大马前,躬身行礼禀报道:“将军,东西都放好了。”

熊大哈哈一笑,“好,你有功,从今往后,你就是副指挥使了。”

那名都头一愣,“将军,我,我这就升官了”

“对,升官了。”

这名都头心想,这功劳来的也太简单了吧,“将军,那下次,俺还干这个活。”

熊大哈哈大笑,“好,你想做就让你做。”

这名都头咧嘴笑了。

就在这时,熊大的队伍中又推出几辆八牛弩,往前推行两百步,那些粗大的弩箭上,还包裹着厚厚的火油布。

熊大策马过去,对着负责八牛弩的都头说道:“看那城门口的麻包垛了吗,三支火箭射中,算你立功。”

这名都头瞅了瞅,说道:“远是远了点,不过一箭就够了。”

熊大一愣,“好家伙,口气不小,如果你能一箭射中,你小子今天也提为副指挥使。”

“将军,您就看好吧。”

拿来火把点燃八牛弩箭矢上的火油布,粗大的箭矢呼呼呼的燃烧起来,这个都头看着看城门,稍微调整了一下,猛地一踹扳机,嗖的一声,巨大的八牛弩箭矢就飞了出去。

火箭带着火光飞向城门。

乌利安和那些守城辽军,还不知道对方要做什么,一支火箭,又这么远,又能做什么事情,乌利安不知道这赵军在玩什么玄虚。

乌利安的眼睛跟着火箭的轨迹,看着他飞近,看着他刺穿那些赵军丢下的麻包,再然后只觉得一阵剧烈的爆炸声传来,然后他就飞向了天空,在半空中,他看到整个涿州城的城门,都已经全部坍塌,变成了一堆碎砖烂瓦木屑。

然后他就彻底没了意识。

惊天动地的一声巨响,把北路军很多人也吓了一跳,再看涿州城的城门,已经不复存在,就连城门楼也已经坍塌。

那名推冲车的都头惊呆了,喃喃道:“乖乖,原来俺们运的东西这么烈性,要是中间爆炸,俺们还不都变成肉渣,难怪送一次就给升官了呢。”

熊大也是张大了嘴巴,他有些不敢置信,这一切是自己做到的。

韩玉卿震惊的看着这一切,转头看着秦观问道:“相公,这是怎么回事,是何物有如此威力。”

“我让烟火匠人配置的火药。”

“好厉害的武器,难怪相公对攻破析津府有信心,原来有此神物。”

秦观暗自琢磨,厉害是厉害,不过第一次,原本只想炸破城门,现在连城门楼都炸塌了,好像有些放多了。

第一次,没经验,多试试就好了。

这是他根据黑火药现代最好的配方,让这里的烟火匠人制造的,而且还特意制造成颗粒状,就是为了增加爆炸的威力。

现在看来,效果还不错。

虽然不能用作枪支药,但是做成炸药包,绝对好使。

“杀啊”

北路军发起了冲锋。

此时的涿州城洞门大开,如同脱光了衣服的伪娘,随便他们摆弄,熊大一马当先,带人冲进了涿州城。

第239章不着急,吃饱喝足晚上行动

辽军主将挂了,士兵气势已丢,很多人只想着逃跑,敢反抗的只是很少一部分。

面对人数众多气势汹汹的北路军,等待辽国人的只有屠杀。

秦观之前就有过命令,对于辽国士兵,能杀死的绝不留着。

不要俘虏。

一个时辰,北路军将整个涿州城屠戮一空。

熊大汇报,共杀敌一万余,缴获战马四千多匹,粮草无数,至于士兵身上的铠甲,秦观现在根本没兴趣让士兵收集。

收拾好一切,秦观当即下令,立刻出发前往析津府,天黑之前一定要赶到析津府城外。

李选骑马追上秦观,满脸兴奋地说道:“大将军,如此大胜,我们要尽快汇报朝廷和陛下知道,这样一来,如果有人因此劫难大将军,也好让他们闭嘴。”

秦观想了想,点头答应了。

李选回到车里,一边赶路一边写奏折,也真难为他了,不多时,两只信鸽飞了出去。

析津府,即南京析津府,是辽国五都城之一,又称燕京,也就是现代的北京。

南京析津府是辽国在华北的政治军事和经济中心,南京在五京中规模最大,其建筑基本是沿用唐代的旧城。

评点大辽五京,有人说上京地位最高,中京占地最大,说到南京这座大辽陪都,它最显著特点就是“富庶”。

石敬瑭割让燕云十六州给契丹,使得辽国的疆域扩展到长城沿线,辽国对南京十分重视,将这里打造成了大辽国的经济大城,人口越有18万,各种坊市二十多个,辽国与赵国互市多年,析津府是最大的转运点和交易地。

可以说,大辽国的收入,有五分之一来自这里,将这里称之为大辽国的钱袋子已不为过。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