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216(1 / 2)
“是啊,宣旨官就是如此说的,莫要让上官久等。”同僚催促道。
翰林院正堂已经聚集了很多人,掌院学士、侍读、侍讲、修撰、编修、检讨,不下二三十人,宣旨官见到秦子恒过来,朗声说道:“秦子恒接旨。”
众人齐齐跪倒。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兹有翰林编修秦子恒业精经术名荐甲科其才猷英敏宇度恢闳文业茂修”总之就是一顿夸奖。
秦子恒听着圣旨内容,竟然是给自己升职的圣旨,而且是从翰林编修一下子提升到翰林侍讲。
秦子恒的心怦怦直跳,脑袋也有些懵懵的。
翰林编修是从六品,翰林侍讲是正五品,这是官升三级啊。
翰林侍讲又叫侍讲学士,职在为皇帝及太子讲读经史,备顾问应对,可以说是皇帝身边的近臣,位置十分重要,只要不犯错,以后前途无量。
“谢主隆恩。”秦子恒有些激动,说话的声音都微微颤抖,起身接过圣旨。
宣旨官笑着说道:“秦侍讲,这就随我入宫谢恩吧,正好陛下也想要见见你。”
秦子恒立刻应了。
很多同僚看着秦子恒,不禁露出羡慕眼神,不知道秦子恒是如何入了皇帝的法眼,成了皇帝身边的近臣,这次可谓一步登天。
在去皇宫的路上,秦子恒左思右想,不知道自己什么地方被皇帝看中,按说自己除了科举,后来几乎就没有接触过皇帝啊,他心中忽然一个猜想,这次提职恐怕和大哥脱不了关系,毕竟昨天大哥才去御花园与皇帝饮宴。
礼部。
秦子旭也遭遇了同样的事情,刚刚坐下不久,宣旨官就过来宣布圣旨,提升秦子旭为礼部主事,正六品,也提升了两个级别。
秦子旭心中狂喜,旁边的同僚羡慕不已。
秦府。
中午和同事们喝酒庆祝,秦子恒和秦子旭都没去上班,直接返回家中,准备向父母和大哥汇报喜讯,兄弟两人在大门口正好碰到一起,秦子旭高兴地说道:“二哥,今天陛下下旨升了我的官,礼部主事。”
“三弟,我也升官了,翰林院侍讲。”秦子恒也说出自己的喜讯。
两人都是一愣,秦子旭问道:“二哥也升官了,我感觉这次提升的非常突然,现在心里还没有想透呢。”
秦子旭道:“怕是因为大哥。”
“大哥”
“昨晚大哥去皇宫赴宴,今天咱们兄弟就一起升官,而且还一次提升两三个品级,这绝对不是正常的考核提升,恐怕也只有大哥这个原因了。”
两兄弟进门,向父母和秦观汇报了升官的喜讯,秦观到是显得很平静,毕竟也是做过王爷的人,秦大寿却是大喜,吩咐人准备晚上全家庆祝一下。
就在这时,秦府外又来了一大队人马。
敲锣打鼓,笙箫不断,秦家门子开门,就发现这队人停在秦家门前,有人站出来大声喊道:“皇帝有旨,秦大寿、秦萧氏为国培养贤良,于国有功,特旨封赏,还请出来接旨吧。”
门子傻了,不过还没忘记跑进去通报。
秦家人出来跪下接旨,秦观和月若雪没有出来,以他们现在的身份,给皇帝下跪,那是笑话。
此时街道上看热闹的人很多,将秦家门前都挤满了,宣旨官宣读圣旨,封秦大寿为员外郎,赐秦观老娘一个五品诰命。
员外郎虽然是闲散官,可毕竟也是有了官身,秦大寿笑的合不拢嘴,老太太抚莫着那套诰命服,嘴里一直念叨:“老婆子死了也甘心了,甘心了。”
街坊邻居,认识的朋友,都纷纷上来祝贺,秦府一时间热闹非凡。
这一下秦子恒和秦子旭两兄弟已经百分百肯定,他们升官,父母的赏赐,绝对是冲着大哥来的。
看到父母兄弟如此欢喜,秦观心里也很高兴,虽然他不在乎这些,可父母高兴就够了。
什么叫孝顺,秦观觉得,让父母高兴就是孝顺。
其后的日子,秦观就在家中陪着父母,一晃半个月过去。
这日,天衍宗派人过来,通知秦观超度大阵已经准备好了,随时可以开始。
秦观带着月若雪来到京城南方五十里的天虞山脚下,此刻这里已经清理出一片地方,用大石雕刻九大瑞兽镇守,内涵阴阳两仪大阵,布置的十分完美。
“秦兄,试试如何。”禹城有些自得地说道,他们天衍宗是阵法大宗,阵法是门派最拿手的本事,自然有几分自得的本钱。
秦观催动法诀,打在两仪大阵上,只见空中升起一个巨大的光罩,将阵法围绕的地方笼罩起来。
秦观点点头,非常满意。
“秦兄准备何时开始。”禹城问道。
“还要汇报给皇帝,我需要借助皇帝的龙气和百官身上的官气,一起洗涤冤魂身上的冤屈,让他们自愿投胎转世入轮回。”秦观道。
禹城想了想,“不如我们一起去见陛下。”
禹城带着秦观和月若雪来到皇宫,秦观将自己的想法说了,皇帝沉吟了好半天才说道:“既然是朕的子民,朕生前没有保护好他们,那死后就送他们一程。”
“明日我就召集百官前往天虞山”,说到这里顿了顿,看向秦观,又有些担心地问道:“秦仙师,不会有什么危险吧。”
秦观道,“应该不会。”
皇帝心里颤了颤,什么叫应该不会,如果是自己的大臣,自己早就削他了,不过对秦观,他却是不敢流露出什么情绪。
“好,明日朕一定携百官前往。”
是夜,皇帝发下皇命,命令京城七品以上官员,全部穿戴官服,自备马匹,明日到天虞山做法事。
就连秦家秦子恒秦子旭两兄弟都收到了通知。
第464章你大哥,终究还是你大哥
第二天,天刚蒙蒙亮,朝廷百官就出发前往天虞山,队伍浩浩荡荡来到天虞山脚下,天衍宗的道人们早已经在这里等待,每人手里发了一份“太乙救苦度人经”,皇帝也不例外。
秦观站在祭坛上,抬头看着天上的太阳一动不动。
或许有人会觉得秦观是在观测天时,其实秦观只是在百官面前装逼,看时辰用站在台上摆出那么拉风帅气的造型吗。
这次超度,是秦观有意安排的,超度那些亡魂,其实回到蜀山会更容易一些。秦观如此做的本意,就是要在皇帝百官面前显示一下自己的存在。
他可能马上要走,再回蜀山,也不知道什么时候才会回来,他想要给秦家留下些什么。
除了钱货财物,或许留下一些威名,可能更有用处。
官员队伍中有人窃窃私语,“祭坛上那人是谁啊如此年轻却要主持这么大的超度仪式。”
“传言此人是天下第一大派蜀山剑派的弟子,叫秦观,非常厉害。”
“我还听说,这秦观好像是翰林院秦子恒、礼部秦子旭的大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