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161(2 / 2)
对于韩毅的话,众臣还有些摸不着头脑,唯有高颎、杨素、苏威等有能力的大臣,才能稍微明白韩毅话里的意思。
韩毅看了一眼,有些惊骇的高颎等人,颔首道:“不错,我欲开凿一条江南运河,从长江而起,经由江都,北至淮水南岸的山阳,诸为爱卿以为如何”
“开开运河”
韩毅的话一挑明,朝堂上的众臣顿时明白了过来,不由倒吸一口冷气,连连赞道:“陛下圣明”
当然也有不少人知道,开这条运河不是一件容易的是,一个疏忽就有可能,拉着帝国覆灭。
“陛下,此举万万不可啊开运河一事,必然劳民伤财,大损国力,动摇国家根基,倒不如徐徐图之”
高颎连忙劝诫,在他眼里,显然是韩毅开始好大喜功来了。
要知道千年前以秦始皇的魄力,都只是凿了灵渠,连接长江珠江,加强对南越地区的控制,至今都是交通要道,使得经济大为繁荣。
这种人工运河的设想,极大地启发了后世统治者,但为什么没人修
因为都知道这是劳民伤财,极可能动摇国本的事情。
利在千秋说得好听,可统治者也不傻,但凡有国力为之的,谁愿意罪在当代
但韩毅知道,时机已然成熟了。
古代很长时期内,国内的经济重心一直在黄河流域,北方的经济远甚于南方。
但到魏晋南北朝时期,四百多年的混乱使北方受到严重冲击,同时南方经济文化的抬头,却又导致了武力的衰弱,远不如北方多民族混合,武风盛行,军队实力强横。
所以由北向南,一统天下,乃是必然,但统一之后,北方则需要南方的物资供应。
比如为了防备每年来犯边境的突厥高句丽,大量军队驻扎边境,这些军队仅靠屯田是不够的,必须要有江淮和中原粮饷供应,而路途如此遥远,单靠马车实在吃力。
这种时候,还有什么比贯通南北的运河漕运更合适的呢
讲白了,此时的天下南北,就是一文一武,如果文武相合,大隋的国力必然能攀升至巅峰,举世无敌
大唐贞观之治的巅峰时期,万国来朝,其实就在此基础上诞生。
当然,前人栽树后人乘凉,前人似乎都没好下场。
秦修长城,利在千秋,二世而亡,隋修运河,利在千秋,二世而亡
韩毅如果选择当一个守成帝王,只要继位,以如今的大隋强将如云,军力鼎盛,北上大破突厥,覆灭高句丽不成问题,但作为一个能够穿梭诸天的存在,自然有着远超常人的雄心壮志,又岂会故意逃避大运河的难题
第二百三十九章:见石之轩,划分任务
江南世家,本就是毒瘤,正好借着修筑江南运河之际,清理一番
韩毅端坐与龙椅之上,目露冷色,心中顿时有了决定。
如果说北方世家如今还处于壮年,南方世家是真的腐朽不堪。
南陈为什么会亡除了君王的昏庸之外,便是朝廷的腐败,而南陈朝廷的腐败则是源自于南方世家。
完全沉浸在昔日的辉煌中,根子彻底烂了,偏偏还抱有妄想,认为皇室要依仗他们,去对付北方的关陇集团,端着架子。
既如此,韩毅就准备用血淋淋的刀,告诉他们什么叫人为刀俎,我为鱼肉
眼看高颎反驳韩毅的提议,其他大臣都不由衍生出了一种幸灾乐祸的情趣,只不过没有表现出来罢了。
毕竟在他们眼里,韩毅是一个容不得别人反驳的性子,如今高颎的反驳,便是在打韩毅的脸,在他们看来韩毅绝对不会放过高颎。
就连杨素苏威等颇具能力的大臣,都已经做好劝诫的准备了。
出乎意外的是,韩毅对于高颎的反驳并没有表示出什么不满,反而笑着点点头道:“高仆射所言有理,只不过这些我都考虑过了,这修建运河一事,我不准备抽调徭役,而是准备采取以财务雇佣的形式。
正所谓重赏之下必有勇夫,想来只要有足够的身后保障,应该不会缺少人愿意来修建运河,至于钱财方面,那些参与谋反世家募捐买命的钱财,不久正好可以用来修建运河吗”
听到韩毅的话,高颎等人这才明白了过来,如此一来修建运河之事,虽然也会损耗国力,但却不至于动摇大隋的根基,甚至连国力都损耗不了多少。
于是高颎等人也不反驳了,连忙呼道:“陛下圣明臣等拜服”
韩毅笑着点点头,随后看向高颎道:“既然如此,那此事就交由高仆射一手操办,退朝吧对了,裴矩跟高仆射到御书房来一趟。”
说完,韩毅便当先离开了大殿来到了御书房。
退朝后,高颎目视群臣退去,方才带着裴矩来到御书房之中。
“运河之事,陛下还是操之过急。”
高颎看了一眼端坐在上的韩毅叹息一声道:“虽然陛下采取雇佣的形式,从一定程度上可以稳固大隋的根基,但那些用来善后的资金,却未必就能完全送到那些因修运河而死的家人手中。”
“世家门阀嘛我明白,不过这岂不是正合我意一来可以打压江南世家清理一批毒瘤,收拢一番民心,二来能够收拢大量资金,还能震慑北方世家,岂不是一举数得之事”
韩毅微微一笑,不以为意道:“届时只要直接指明各地,分配河段,严加管制,动辄抄家灭族,施展狠辣手段便是,万事有朕给你撑着”
“既如此,那微臣便准备动身前往江南之地,主持运河的修建。”
高颎看韩毅不甚在意,当下也不多说,躬身退下。
退出房门之后,高颎眼神微微闪动,缓步而行。
世家啊看来陛下是铁了心要打压了,不过这跟我有什么关系,反正我也不指望,也不希望回到两晋时代,接连数百年的战乱已经足够了,整个华夏大地也是时候繁荣昌盛起来了。
“裴卿,朕有要事托付与你,不知裴卿可愿为朕分忧啊”
待高颎离去之后,韩毅似笑非笑的将目光投向这个身着朝服,容姿俊美的裴矩,或者说一人分饰三角的邪王石子轩,淡然一笑道。
这石之轩着实不简单,一面以朝堂重臣的身份混居朝堂,一面以邪王的身份横行江湖,更瞒过道信等佛门大宗师的探测,以大德身份拜入佛门混的风生水起。
“陛下有事,尽管吩咐微臣便是”
年至中年的石之轩上前一步,躬身施礼,同时心中思量不已,联想到之前韩毅跟高颎之间的对话,顿时有了一些猜测。
“大隋初立,诸事繁杂,世家门阀势大,假意欺瞒朝廷隐藏之人口不知多少,朕心中甚是焦虑,闻听裴卿虽也是世家中人,但一心为公,朕正要以裴卿为首,彻查天下”
听到石之轩的话,韩毅很是满意的点点头,看着石子轩,含笑说道。
此时大隋人口不密,壮年男子尤其缺少,但韩毅当然知道,当今的天下,无论是名门望族,还是世家门阀,其下隐蔽,拒不上户部名册之人,不下百万。
不然何以,隋末之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