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234(2 / 2)
“三关尚未闯过,何以却显露出这么多圣贤精神,是否太过离奇若是闯过此关,就能得到这些传承,这收获未免太过丰厚了,其中是不是有什么蹊跷”
开始时,邱言难免惊喜,随后变成了惊讶,但在经历了惊疑后,如今只剩下警惕。
不过,那八卷圣贤精神,却没打算给他留出细思的时间,各自显形后,先是绕邱言旋转,而后齐齐一动,朝魂体冲击过去
邱言心中倏地一紧未完待续。。
s:感谢“两袖擎封”和“tenneg”的打赏
第三百六十一章九贤成一书,不过则灭
竹简一动,散发出的意境气息立刻狂暴起来,如狂风般呼啸,朝邱言扑去。
瞬息之间,邱言周围风起云涌,魂体被一脉相承、却又有所分别的意境笼罩
“不好”
邱言意念一动,心火升腾,放出那道原始神识,徘徊自身,想要阻隔片刻。但那些意境涌过来后,竟是直接渗入原始神识
转眼的功夫,原始神识便被侵染,沾染上了种种精神气息,隐隐有了分化为八的趋势
此时,邱言已经没功夫去感受神识的变化了,在侵染神识之后,八卷精神已然与魂体碰撞,而后融入其中。
邱言固然有心抗拒,但却难以如愿。
随后,八道精神在魂中旋转、流转,释放出一道道意境波动
邱言的魂体猛地膨胀起来,仿佛充了气的气球
“这些圣贤精神,居然生生挤进了魂中只是其意厚重,又彼此相连,单凭我的意念,根本难以阻挡”
在这一刻,邱言心头巨震,但他的意念却难以抗衡圣贤精神唯一能做的,只是定下心、紧锁念,生生压迫,坚守自我,并将膨胀的魂体压了回去
很快,子部书架自魂中显现,那卷劝学也飞了出来,与八道精神合兵一处,在他的意识深处显化出九卷竹简
劝学、荣辱、正名、王霸、性恶、乐论、富国、非十二子、天论
这九道圣贤精神化为九卷竹简,释放出一脉相承的气息。有些邱言早就有所理解,有些则只是一知半解的。
“连劝学都受到了影响,这一篇文是我最早得到的圣贤精神,早就炼化如一、如臂使指,既然此精神对其余八道生出反应,至少证明,那八道精神,并非是冒名顶替”
竹简气息很快波及整个魂体,魂中心火轰然暴涨,迅速壮大
“心火自发壮大了进境惊人”
感受到这点。邱言惊讶起来。性修第三境的标志,就是三魂合一心火显形,这虽是第一阶段的标志,可却贯穿始终。三魂合一的神魂是性修载体。而心火则是神通根基。
严格算起来。邱言凝出心火的时间并不长,对其了解也不够深入,但壮大心火的方法。他却早有研究,知道可以通过灼烧杂念来饲养心火,同样可以靠着积累感知和领悟,去引领心火壮大。
而今,九道孙圣精神中辐射出的波动,正是一种感悟,心火捕捉余波,蕴养自身,短短时间里,就壮大了五倍并且,还在提升。
不过,心火的变化只是附带,真正的关键,还是九道精神本身。
因为圣贤精神的影响,邱言魂体僵硬,难以动弹,只能被动的观察魂内变化,如此一来,让他排除了种种杂念,心念所至,能捕捉到最为微小的变化
那魂中结构在心中越发清晰。
几乎在心火涨大的同时,九道精神交缠、凝聚,各自释放光芒,化为一团,隐约成一本厚重书册的形状
光芒辐射全身,令魂体产生了奇妙的变化,心火壮大的速度再次提升,连带着那道原始神识也开始蜕变
突然
光芒散去,邱言的意识中多了本厚厚的书册,散发出古旧、庄重、庄严的气息,夹杂种种意境,有九道精神盘踞其中,不住变动,相互影响。
源自圣贤精神的压力骤然消失,邱言的魂体顿时轻盈了许多。
“这是”
感受着书册,邱言注意到,那道原始神识亦缠绕书上,好像一块海绵,吸纳着书册散发出的波。
而后,整道神识渐渐蜕变,越发凝聚,释放出奇异意境。
一丝明悟泛上心头,邱言意念一转,那道神识彻底融入书册,与其中的圣贤精神融合在一起,紧接着邱言意念再转,书册倏地一涨,化为一道高冠博带的老人身影
这是他运用观想之法,推动书内蕴含的圣贤精神自发构成。
这老人一出,邱言的心火立刻摇曳起来,消耗之速,远胜观想血色圣贤时,但经过了这一会的洗礼,他的心火已壮大了七八倍不止,是以尚能支撑。
“单论消耗,在心火全盛时,能支持半盏茶的时间。”
一盏茶的时间,大约等于邱言前世的十分钟,半盏茶也就是五分钟,看似很短,但邱言借着心中联系,能感受到这道圣贤之影蕴含的恐怖力量,即使时间短暂,也拥有足以改变战局的能力
“不过,那八道圣贤精神来的太过离奇、突然,即便三关凶险,也不该这般轻易就得到如此力量,若真如此,恐怕人人都会趋之若鹜”
想着想着,邱言散去老人身影,重新显露书册,将之收入书架,竟与显法精神隐隐联系,但他并不意外,收拢书架,摇曳的心火立刻平静下来,随后从中飞出九道神识。
和原始神识相比,这九道神识更加凝练,那原始神识给人以轻飘之感,仿佛一阵强风刮来,就能将之吹飞,而这九道神识多了种厚重、坚韧的感觉,各自散发意境气息,仿佛孕育着不同力量。
“本以为要等日后沉下心参悟,才能完善神识,没想到这才过去多长时间,就一口气凝聚出来九道”
感受着九道神识所蕴含的力量,邱言免不了一阵感慨,他这次魂入士林,收获远远超出了自己的想象,用丰厚都不足以形容。
“当初八字古篆在和长剑争论时,曾提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