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36(2 / 2)
同样是西城,在另外的一栋建筑当中也死了很多人
这些人属于横行西城的一个门派,曾经烧杀抢掠、坑蒙拐骗、掳人妻女,无恶不作
现在他们也都死了
当然了,在他们之前,和他们相同门派的更多高手就已经死在了杨府外了因为他们勾结了国师一脉,试图冲入杨府进行一场屠杀,却料不到杨府里早已经准备好了无数以逃兵的方式撤回来的尖锐
除此之外,还有帝都曾经的十大世家中的王家、司徒家、耿家等家族,也在这一天迎来了最后的覆灭
至于原因,是他们一直勾结国师一脉残害了无数的忠臣良将,更有甚者,还帮助刺盟寻找那些合适的孩童,为此曾经屠戮过成百上千的无辜百姓。
这些罪行原本都隐藏在了深山或者偏僻的城镇当中,但是随着西御林听风堂的覆灭,所有的罪证也就浮出了水面
于是这些世家也就没有存在下去的意义了。
当年种下的因
现在得到的果
这便是报应,这就是因果
如此一来,一夜的雨是停歇了,天地也放晴了,但帝都当中依旧有着鲜血在继续流淌着
只有韩府,相对而言最为安静。
九天暮雪留下来了,在得到了百里艺及时的救治之后,他的伤势已然不会致命,现在又得到了韩靖的丹药帮助,他已无大碍。
只是他还需要恢复,需要一些时间来恢复
有御医和欧阳无极问过九天暮雪,问陛下要不要移驾回宫,说宫殿里还有更多的御医和更好的丹药。
但九天暮雪拒绝了,他望着韩凌烟露出了柔柔的微笑:“在这里,我有最好的药”
这句话有人不明白是什么意思
但更多的人,都明白了什么有韩凌烟在身边,九天暮雪觉得一切都已经最好
而后韩靖不见了
随他一起消失了的还有几名一直留在韩家的老兵,以及三个重犯:王平、王阔海和冷屠
有人问韩老爷子知道不知道韩靖去了什么地方,韩老爷子没有回答什么,只是微笑着望向了北方的天际。
北方,有一个山谷叫做陨龙谷
第六十七章碑前立誓
陨龙谷距离帝都临沧城不到两千里,但已经极其靠近和紫月帝国接壤的北部边境了。
这里的冬季,有雪
皑皑白雪堆积着的山峰之上鲜有草木,偶尔一棵寒松傲然独立着,更显了四周的苍凉。
但就在群峰环绕下,一处山谷里却依旧有着满满的绿意,耐寒的树木在这里繁盛着,小河潺潺流过,从高处向下看来如同一条碧绿的龙。
也正是这样,这个山谷被当地人叫做了陨龙谷有神龙陨落的地方。
“当年大将军已经将紫月大军逼退到了数十里外的雪原当中,而后因为遇上了暴雪,全军只能暂时在这里驻扎”
一名老兵回忆着当年的往事,带着一行人沿着谷底向前走去。
踏过了荒草,穿过了松柏,一名白衫少年停在了一块石碑前面。
在他身后,那名老兵一脸哀容,沉沉说道:“这就是大将军陨落的地方”
白衫少年不是别人,正是韩靖。
此刻站在了石碑前,他仿佛听到了十一年前的金戈铁马,看到了山谷里火头军燃起的篝火和炊烟,看到了一顶中军大帐里那个挺拔的身影
然后就在一个飘雪的夜里,国师和忠义王等人假传圣旨,派来了由四大巫师易容乔装的所谓“监军”
“爹爹”
蹲在了石碑前,韩靖喊出了这个几乎对他而言早已经陌生无比的词汇时,心里有过一丝矛盾自己的前世有自己的父母,哪怕身为凡人的他们等不及韩靖成为强者帮助他们获得更长的寿元就逝去了,但他有自己的父母
不过又想到了自己现在的身躯和血液都是韩家的,更何况韩凌天还是个顶天立地的将领,他终于没有犹豫:“爹爹,孩儿来了”
石碑上有青苔,碑上的文字已经被风雪侵蚀了十一年了,有了些脱落和模糊。只是其上的字迹,依旧清晰可辨。
“壮志凌天大将军,忠勇仁厚好儿郎
北寇未驱新剑断,陨龙谷里忠魂藏”
抚摸着这两行文字,韩靖听得到当时韩老爷子站在这里的时候那种强压着的哭泣,闻得到白发人送黑发人时的凄凉
“爹爹,孩儿来了,带来了当年算计爹爹的贼人”
“他们是刺盟,是忠义王,是国师”
“爹爹,他们一直都还在继续算计我们韩家”
就在这石碑前,韩靖开打了话匣子,才发现自己居然能够跟石碑说那么多的话语,中间自己还喝了不少的酒。
酒是韩凌天当年最喜欢喝的临沧城“窖酒”,便宜却口感绵柔纯厚
这样的酒,容易醉人
韩靖一直喝着,也吩咐了同来的人一起喝,算是陪当年的大将军在好好的痛饮一场。
于是,很多人都醉了包括那些跟着来到这里的老兵。
但是当一夜之后的黎明到来的时,老兵醒来的时候几乎都是震惊到了极致。
因为就在石碑前居然已经多了很多的祭坛,每一个祭坛之上都叠放着四枚血淋淋的头颅。
其中正中间的祭坛上,摆放着的正是王平、王阔海和冷屠的脑袋,原本这里还应该有忠义王九天暮云的脑袋的,但现在这枚脑袋已经留在了帝都,被太后简单地葬在了她自己的栖凤殿内。
“爹爹,孩儿要走了”
等到众人整装完毕,韩靖沉声说道:“从今日起,我韩家再也无人可以算计有我韩靖在,没有人可以伤害到爷爷和姑姑一丝一毫”
这句话,是他的承诺,更是他的誓言
对亡者的承诺,对天地发下的誓言
誓言落地,韩靖对着石碑再次沉沉三叩,这才转身离开了这里
陨龙谷外的雪花还在翻飞着,但山上的积血却明显的少了很多了
毕竟,寒冬即将过去了
两日后的帝都东门外校场,一座新的点将台已然落成。
在校场四周,旌旗招展,校场内也早已经站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