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小说网
会员书架
首页 >科幻次元 >甲壳狂潮 > 分节阅读 179

分节阅读 179(2 / 2)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

除了从军工厂搞来的弹头之外,还弄来了一大批十克左右的轴承钢珠充当弹药。

电磁炮需要足够的电能驱动,若使用传统的太阳能电池板提供电能,需要的面积实在太大,光是向太空运送电池板,就要占掉相当一部分运力,这是无论如何都不能承受的结果。

为此,中方贡献了两台小型液态金属反应堆。

这种军用反应堆一直秘而不宣,美俄两国的情报部门只是从侧面了解到中方可能拥有这种反应堆,却一直没拿到确凿的证据。

若不是实在找不到更合适的反应堆,一哥肯定不肯大出血。

其实微堆才是最适合用在航空航天工程上的反应堆,但是微堆输出功率太低,根本带不动电磁炮,多堆联动需要的数量太多,时间太赶根本来不及制造,所以只能退而求次,弄两座液态金属堆顶上去。

电磁炮必须安装在稳定的武器平台之上,而目前最稳定的空间平台只有两个,一是国际空间站,二是天宫。

驻守空间站的宇航员们立刻行动起来,进行安装前的准备工作,各国顶尖专家以最快速度,设计轨道炮与空间站的连接装置。

然而空间站不是宇宙战舰,经过计算发现,电磁炮连续发射产生的震动和后坐力,不仅会影响空间站的正常姿态,还有可能影响空间站的整体结构,从而威胁空间站的安全

最终的结论是电磁炮无论如何都不能安装在空间站上

为此五大国再次展开紧急磋商,不过会上只有中美俄三国说话,已是昨日黄花的英法,很识趣地闭紧嘴巴。

讨论的结果是必须为电磁炮定制武器平台,全球拥有航天能力的国家和地区,用的都是一次性飞船,那东西根本不能当武器平台使用,唯有美国佬拥有独一无二的航天飞机。

美国人不得不将早已退役的航天飞机从博物馆里拉出来,以最快的速度召集技术人员进行全面维护,不求航天飞机能够使用多少次,只求一次性发射成功,哪怕任务结束后直接扔在宇宙里也没关系。

由于担心航天飞机可能在发射过程中失事,美国一口气拉出四架退役航天飞机,但是按发射计划,这些退役的航天飞机在发射时不会承载电磁炮或反应堆等重要物资,以免发射时发生意外。

就是说,航天飞机与反应堆和电磁炮的结合,必须在太空中进行。

尽管各国的技术人员拼尽全力,尽可能采取整体封存,将组合的难度降到最低,可是三者的组合仍然不是接个电线就能解决的问题,必须由专业人员现场指导。

为此,各国紧急召集核技术和武器技术方面的专家,对专家中身体条件较好的人员进行突击宇航培训。

这个时候,已经顾不上什么条件不条件的了,只能矮子里面拔高个,先把有没有的问题解决了再说。

能不能阻击小行星群,已经和全人类能否生存联系在一起,在这个前提下,个人的安危完全不在上层的考虑之列,反正无论哪个国家,都不缺志愿为国献身的爱国者。

航天飞机与电磁炮的结合、电磁炮与反应堆如何安置,都需要时间来解决,不过时间不等人,虽然武器平台还没升空,其他物资经过一个多星期的紧张的准备一一到位,开始陆续发往太空。

此后的每一天都能听到运载火箭升空的消息,仅中美俄三国发射的运载火箭,就占到发射总数的三分之一。

发射过程也不是一帆风顺,由于赶工和本身的质量问题,印度和日本各有一枚火箭在发射过程爆炸,毁掉不少物资,好在这两枚火箭的运载能力不强,而且制定发射计划的时候已经考虑到物资的冗余问题,才没影响到计划的正常实施。

第0399章启航

“五、四、三、二、一发射”主持人激情呐喊,屏幕上的航天飞机屁股底下蹿出明亮火焰,随即又变做疾喷而出的焰流,稳稳立在发射架前的航天飞机缓缓起飞,接着速度越来越快,转眼间化做刺破苍穹的利箭。

通过直播观看发射的观众多达数亿人,大家目不转睛地看着屏幕上直冲天际的飞行器,表情或担忧或期待。

飞上天空只是发射的第一步,航天飞机发射后在空中解体或者爆炸的先例又不是没有,只有飞入太空,才能算发射成功。

三十秒后,航天飞机突破音障,两分钟后,固体火箭助推器下的焰流消失,并成功与主体分离。

随后航天飞机由垂直上升渐渐改为向东水平飞行,八分钟后,主发动机熄火,外贮箱与航天飞机主体分离,休斯顿宣布发射成功。

全球关注发射进展的数亿民众一片欢腾。

然而航天飞机只是初步发射成功,四十多分钟后,航天飞机在地面的遥控下启动推进器,开始修正运行轨道,并最终将航天飞机稳定在海拔四百公里的近圆轨道。

航天飞机的发射和变轨经过极其严密的计算,轨道稳定之后,其位置恰好在国际空间站下方不远,经过一段时间的位置调整,航天飞机像归巢的小鸟一样慢慢靠近国际空间站。

国际空间站及时伸出细长的机械手,牢牢抓住靠近的航天飞机,并将航天飞机固定在空间站下方。

空间站发出开启舱门的指令,航天飞机的货舱舱盖向两侧打开,提前几天入驻空间站的宇航员和工程师集体涌出气闸,拖着安全绳缓缓飘向航天飞机。

直到成功抵达航天飞机,众人才切断安全绳,进入机舱接手航天飞机的控制权。

随后空间站上的机械手,将提前就位的反应堆送至航天飞机,航天飞机上的人员立刻着手固定反应堆,连接线路和控制系统。

反应堆安装完成后,航天飞机关闭外舱门,空间站又将电磁轨道炮递给航天飞机,并由机内人员采用太空行走的方式固定在航天飞机背上。

为了减轻重量,电磁炮去掉了一切不必要的负担,除去主体之外,只有两根和长的导轨平铺在飞机背上,几乎是从机尾一直延伸到机头。

这门电磁炮原本没有这么长,还是为了提高发射威力,才临时予以加强。

好在太空没有引力之类的干扰,工程师只需要考虑轨道本身的承受能力,不必研究重力对弹道的影响。

安装完毕的反应堆和电磁炮马上开始试机,反应堆运转正常的消息传到地球,各国元首同时松了一口气,电磁炮运转正常的消息送回地面,天地之间同时响起忘情的欢呼。

最后,空间站为航天飞机加装来自天宫号的实验型电磁推进器,至此,历时四天的组装工程顺利完成。

虽然只是由航天飞机、核反应堆和电磁轨道炮拼凑而成,但改装后的航天飞机虽然简陋到极点,却仍是人类历史上第一艘实际意义上的宇宙战舰,航天飞机原有的名字即刻起成为历史,重新命名为地球号。

美国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