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109(2 / 2)
朱琏的这句话,使王秀一个激凌回过神来,这可是在宫,一个不小心后果将不堪设想。
朱琏轻挪莲步进到亭来,浅笑道“久闻王大人之名,不想今日在延福宫得见,都说大人有章一夕九变,不知妾能不能开开眼。”
王秀竭力压抑激动心情,没有正眼看她,平静地道“那都是外面的抬举。”
张迪感觉赵楷目光看他,心下一动急忙道“王直阁过谦的话,刚才直阁还挥毫泼墨,一气呵成二十余首词。”
王秀若有所思地看了眼张迪,淡淡地笑道“阁长,在下那是逼不得已,都是仓促的应急之作,不然各位娘娘放不过我,还请阁下嘴下留情。”
张迪莞尔一笑,果断地闭了嘴,他两面都为了人,王秀又是个知趣的妙人,他还能怎样。
“难道大人不愿再写”朱琏风淡云轻地一笑,真是一笑百媚生,张迪也看的发愣急忙低下头。
“那来一首。”王秀看了眼赵桓,不知怎么心念豁达,他到案前提笔触墨,毫不迟疑地挥笔写出青玉案元夕。
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
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这是辛弃疾的一首名词,王秀为了心底那点点惊疑,不假思索地写下这首词。
“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朱琏默默读这最后一句,一双秀眸闪烁不定,但最终还是回归平静。
一举一动尽在王秀眼,在那双俏脸回归平静时,他忽然觉得朱琏是那么的陌生,尤其已为人妇,即将为人母的朱琏。
“王直阁高才,提笔是千古绝句,没有题名黄甲第一,真是令人匪夷所思。”朱琏淡淡地道。
这话说的赵桓暗自叫好,朱琏表现出的政治的才华,令他十分夫人惊异,这话绝对挑起王秀对王黼,甚至对赵楷的怨恨,又隐隐奚落赵楷的功名来路不正。
赵楷当然听出朱琏的言外之意,暗骂朱琏好个刁毒的恶妇,温尔雅的笑容,闪过几分阴郁色彩。
既然身为东宫人,为夫君谋划也是无可厚非,但王秀还是眉头微蹙,心十分的不快。无它,在感觉朱琏对他的态度很冰冷,再也没有那夜的火热,甚至拿他做棋子,或许真是一场梦也说不定,惆怅的心情油然而生。
再看,朱琏那风淡云轻地俏脸,那婉转流水的眸子,尽是对赵桓的柔情,他的心遽然冷了下来。
“大哥,三哥,爹爹来了。”赵构转首一看道。
当赵佶过来,朱琏急忙见揭要退下去,作为东宫妇是不能在这里久待的。
赵佶无视众人的行礼,看朱琏的贴身女官收拾诗卷,笑道“看来今天王卿家劳累了。”
跟随赵佶一同来的,正是宣和殿待制蔡鞗,他玩味地看着王秀,眉宇间有点不太友好。笑话,能有好吗千辛万苦想争取的老婆,差一点被许配给了王秀,他是不敢对赵佶有怨言的,即便有也只能放在肚子里,王秀不一样了,以他蔡家嫡子的身份能怕王秀
王秀心里很不舒坦,他想也没有想道“一点仓促绌作,博各位娘娘和太子妃一笑,权当臣封笔之作了”
“封笔之作”赵佶一怔,惊讶地看着王秀。
朱琏已经出了亭子,当听到王秀说封笔之作,娇躯微微一震,步子稍缓似乎要停下来转身,但终究在瞬间的犹豫又慢慢前行。
“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赵构笑眯眯地吟出词尾,高声道“这样的乘佳作,王直阁封笔太可惜了。”
赵桓和赵楷兄弟脸色各异,各自有各自的心思。
赵佶似乎明白王秀的委屈,但他还真没想到点子去,脸颊闪过一丝歉意,笑道“卿家在东京流传百余首诗词,个个是乘,如今封笔实在太可惜。不过也好,君子不强人所难,封笔也好。”
王秀倒是怪了,赵佶今个是怎么了那么善解人意,还是别有目的。
赵楷眼闪过一丝可惜,叹息道“封笔太早了,太早了,实封笔,东京又要少了一些雅趣。”
王秀笑了笑不以为意,刚才说的是莽撞,但他已经拿定主意这么办,决不当赵佶可有可无的弄臣,淡淡地道“谢大王抬爱,不到收复燕山在下绝不再写。”
赵佶眼前一亮,道“卿家有这等大志,也算是难得。”
王秀神色波澜不惊,他在说出封笔时做出投资,用投其所好来挽回点印象,你赵佶不是想做万世留名的英主吗那好,我如你的心愿,恭维你好了,反正又不花一钱,对名声也不损耗一点,似乎还有点支持的味道。
“可惜反对北伐的人不少,背弃盟约似乎很不道义,蓟北经过契丹经营,打造的跟铁通一样,卿家还要等几年。”赵佶心情不错说了许多。王秀知道赵佶在结盟女真问题,一直是犹豫不定,蔡京、梁师成、童贯、王黼等人推波助澜,外界内部种种因素还要拖几年才行,他一点也不担心。现在唯一关心的是,怎样对抗蔡攸对公署的掌控,如何应付王黼的不怀好意,赵佶这里是一大助力,看自己如何周旋了。赵桓脸色很不好看,他走一步,语气悲戚地道“爹爹,孩儿有事向爹爹禀报。”
tcentergt
第一八二章东京最后的梦华4
第一八二章东京最后的梦华4
赵佶诧异地看了眼赵桓,淡淡地道“有什么事啊”
赵桓深深吸了口气,道“孩儿路遇到林灵素车驾,按照制度他应该避让,但此獠狂妄无礼,竟公然冲撞孩儿车驾,还鞭打两名护卫。孩儿倒没什么,但这是对朝廷制度的公然挑衅,还望爹爹严加约束,以免他对重臣无礼。”
赵楷看了眼赵桓,也淡淡地说道“大哥说的不错,孩儿受点委屈倒没什么,纵然他是道家两府,也应对太子和两府宰相避让。”无论他内心深处怎么样想,皇家的威仪决不可冒犯,这是原则性问题。
“三哥你”赵佶很宠爱赵楷,听赵楷这么一说明,白儿子受了委屈,心里已经火了,太不像话了。
“林灵素多次冲撞三哥车驾。”赵构冷不防来了句。
这话犹如冷水进沸油,赵佶脸色大变,你林灵素是太大夫,也相当于朝廷的两府执政,但公然蔑视法度和诸王重臣争道,这算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