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小说网
会员书架
首页 >女生言情 >权倾大宋 > 分节阅读 677

分节阅读 677(2 / 2)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

不要说他了,金军没几个会水战的人,兀术要发展水军,他没有反对也没赞同,却难得来巡视一次,又显得漫不经心。在他的眼中水军根本上不了台面,打仗还需要猛安谋克军,千军万马的奔腾,肆意冲击宋军的队列。

高升撇撇嘴,不悦地道:“郎君,想要南下征服赵宋,不发展水军实在不行,左监军郎君未雨绸缪,实在是高明的举措,十年后就能看到奇效。”

十年见奇效银术哥眉头微蹙,他很不喜欢高升的态度,更不在意水军长远打算。但高升是兀术的爱将,而今兀术继粘罕、娄室之后,成为仅次于讹里朵、挞懒的第三人,掌握河北各军,风头正盛,高升这厮也因勇冠三军,颇有用兵计谋,被高层所看重。

近年来,他逐渐退出行伍,不得不重视高升,毕竟人家处于上升姿态,到了一定的层次,原从汉人和女真人的区别,在最高统治者眼中,相差并不算太大。

“我们造船训练水军,恐怕南朝已经知道,现在我最怕他们偷袭。”高升非常忧虑地道

银术哥不以为然,轻蔑地道:“那些步跋子,让他们过来就是,杀他个片甲不留。”

“郎君,王大郎成立侍卫水军,已经初具规模,我怕他们越海袭击,郎君还需要调兵防备。”高升并不认为宋军能打过来,但大宋的海船战队,却能直接抵达岸边,金军是绝对抵挡不住的。

“从海上来不要说万里海疆,凶险莫测,就算他们到了岸边,又能怎样,下船跟我们打”银术哥更加不屑一顾,水军下船作战,别开玩笑了,还不够马军一个冲杀的。

高升对水战也一知半解,他还真不好劝银术哥,人家该做的都做了,无论是岸边防务还是器械部署,层次递进完整章节86k

第六零六章权知杭州军州事51

“商水谢家。”宗良一阵切牙,脸色是很不好看的。

“哦,谢家,很有意思啊”王秀眉头一挑,并没有说话。自从二老亡于战火,谢家也受到冲击,谢氏胞兄谢文那一支迁徙到了行在定居,也算是跟定他这棵大树,其他的谢家人自然还在商水,不过是没落了许多。

那么多年了,王卿对谢家的恨也淡了许多,看着舅舅再想起母亲,也就顺手帮衬一把,算是缓和王谢的怨恨。不过,这也是当年王家遭难,谢文一时心软,打发给了谢氏点小钱积下的善缘,让王卿有了安慰自己的借口。

能得到王卿的帮助,谢文真是真是走了大运,王纪百货的已经是巨无霸,超级商业巨人。不管王秀愿不愿意,它已经形成钢铁托拉斯雏形,还兼顾商业、海外贸易和银行,并逐渐向银行转移,吐一口残渣都够谢家生存了。

谢文也不是傻瓜,他知道王秀始终没有原谅谢家,或许也不会原谅谢家,自家先看不起王家早的孽,躲在家里埋怨一下就行,面子上可不能触霉头。

好在王卿的暗中帮助,对他来说足够了,至少有了绝佳的商机和人脉,比外来户辛苦创业强上千百倍。就这样,经过几年的发展,谢家精力放在行在和杭州,主要是海外贸易和丝绸生产,积累了十数万贯家资,有了不小的底气,成为中等的商贾家族。

“是大娘的主意。”宗良很没义气地卖了王卿,这时候他可得站稳立场,算是无伤大雅。

“大姐还真是心软啊”王秀悠悠地道。不是他心胸狭窄,也不是他睚眦必报,有些人不能去同情,有些事不能得到原谅,就如同农夫救蛇,最终善意会害了自己。

“大娘不过是不去过问,也不算帮助他家。”宗良好歹又美言一句,总不能太没义气了吧

“算了,过去的都让他过去吧总算是亲舅舅,不说一人得道鸡犬升天,总也不能让人说富贵忘本,平白成了小人。”王秀一笑了之,谢家对他除了疏离,别的到没有什么,能让谢文一系抬头,算是对娘亲有个交代,他也不愿在旁枝末节上磨叽,又问道:“怎么杭州还有王家”

“先生事务繁多,自然不会关注,杭州王家家主在先生上任后,来了几次都不曾见到先生。”

宗良眼珠子一转,又道:“杭州王家和施家,都是有名的大户。特别是施家,几乎垄断东南一带的丝绸,被称为苏杭第一家,谢家也不过是分一杯羹。上次竞拍盐茶,施家族长施全斋买断盐官县盐场,另外还有台州全家、孙家,岳州谢家,温州王家,哦,湖州钱家也是一方豪富。”

“虽说,两浙路遭遇方腊作乱,但底蕴还是深厚的。”王秀很满意,新政实施地选择不错,经济基础却雄厚,某些政策的实施阻力就越小,当然要在不损害大户利益上,让他们看到新政的钱景才行。

“魏晋之后,江右多土豪啊”宗良也有几分艳羡,钱,谁不喜欢啊但相比之下,他还是倾向于权力。

“两浙路,谁家最有实力”王秀面色沉凝,他当然知道知名大户,但有些事他不能先说,需由宗良提出来,就像刚才的谢家,这是上位者说话办事的艺术,也是一种潜规则。

你要是什么事都说了,什么事都办了,那还要下面的幕僚干嘛事必躬亲的老板,是不招员工喜欢的。

宗良沉思片刻,道:“杭州施家、王家、台州全家财力最足,不过吴家在真州亦是巨富,又有吴相公余泽,吴宣很会来事,似乎又有志向,假以时日不可量。”

“湖州、苏州是丝绸产地,怎生被杭州施家垄断哦,王家是什么来历”王秀对吴宣还算满意,如果这厮扶桑之行办好事,他绝不会吝啬权柄。

宗良咂咂嘴,谨慎地道:“施家是数百年的大族,听说传承自先秦,族中出美人西施;王家是魏晋王家人,本以庄园营生,方腊乱后,族人王密接任族长,以贸易起家,家资不可计,近年又开始涉及丝绸、棉花。”

“原来是琅琊王氏,说来说去,还是同宗。”王秀目光流动,似笑非笑,商水王家也是琅琊一支。

至于传承先秦,发迹于数百年的施家,直接被王秀过滤,真是尼玛笑话,还真以为西施家族的后代,傍名人也不是这样傍的,没听说还有叫东施效颦的

宗良眼珠子瞪的大大地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