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911(2 / 2)
“二哥,是不是杞人忧天了”赵非抓住机会,没有半点客气地奚落。
刘仁凤脸面不好看,沉声道:“我知道两府尚未公议,所以才要防范未然。”对于两府尚未决策的事情,他不可能拿出来说,不然就会被指责妄议是非,居心叵测,尤其是当此诡异万分时刻,谁也不敢打上非议的标签,搞不好真要被御史弹劾。
“大人是提到了,准备平定虏人再议论此时,二哥就不要再提了。”钟离睿不咸不淡地道。
刘仁凤无言以对,只能忍着口气告辞而去,反倒是费苏玩味地道:“看来山长又有大手笔了”
钟离睿翻个白眼,淡淡地道:“时子塞出南州,未尝不是试金石,却不知能存在多久。”
张陵眉头一动,关切地道:“这话又怎么说”
“还用问。”费苏白了眼张陵,暗叹这厮脑子都放在研究上,钟离睿说的那么明白,竟然还听不出来,耐心地道:“那么远的距离,朝廷根本就顾及不到,就算给你封赏官爵又能怎样一切不还是靠自己,子睦等同于流放,自己去披月斩荆,成功了就延续统治,失败了就不用说了。”
“无论怎样说,那是山长给他机会,他却是甘之若饴,看看他在犍为的所作所为,这厮也是有野心的人物,恐怕还真能成就事业。”赵非对时雍很不感冒,怀有非常复杂的感情。
张陵默然,他是专心研究不假,却不代表是傻瓜,相反一点就透,想想时雍只身开创基业,成功的话不吝于割据诸侯,失败就是异乡孤魂野鬼,不免苦笑道:“真是的,好好的官不做,非得要去不毛之地。”
“扯淡,不毛之地那里可是富饶到了极点,时子塞能挺过来,那是占了大便宜。”赵非撇撇嘴很不满,作为王门势力中技术派中坚人物之一,自然知道天下地理,谷凉的研究成果,都是要运回国内封存的,被列为兵部的机密文档。
张陵老脸一红,他也知道海外的物产,端地是相当的富饶,尴尬地笑了笑,低声道:“疫病和蛮族,加上人生地不熟,恐怕很难生存。”
“那是他自己的选择。”钟离睿冷酷地道。在他的眼中,你想要得到利益,那就要付出等同的代价,王秀给时雍选择,对方又接收了,说明愿意为了天大好处付出,生死存亡怪不得别人,或许你怨天尤人,人家觉得甘之若饴。
“难得二哥被气的走了。”费苏没心没肺地笑了。
“也是,谁让没有经过两府公论,他就匆忙过来找事,这不是没事找人说落吗”赵非幸灾乐祸地笑了。
钟离睿眉头一挑,淡淡地道:“到底是没有经过地方力量,二哥的底蕴还是不足啊”
费苏窃喜,刘仁凤虽贵为天子说书,政治经验却非常苍白,明显的沉不住气,眼里容不得沙子,说白了就是认为自己正确,别人的那套都是狗屁,在经历军州官的大臣眼中,这群人就是个屁,不由地道:“天子是仁厚,国公还没有分封公国,竟然被叛王子嗣占了先。”
虢国郡公赵旻被改封虢国公,宁国公主赵含芝被封赐晋国长公主,他们都没有明确的分封藩国,赵构的两个儿子,却被明确成年分封海外公国,让赵炅得到了好名声,至少也是成全宗室。
“先不说这些,山长有海外分封的意思”张陵冷不防问道。
“这个,只是大人的意思,不好对叛王子嗣处置,索性让他们离开。”钟离睿也不好深说,只能打马虎眼,其实他也不知王秀最深的心思。
“原来如此,那大长公主是怎样处置的”张陵又来了句,不只是有意还是无意。
不要说钟离睿了,连费苏也嘴角猛抽,还真是哪壶不开提哪壶,这厮是真不懂还是装不知,那么敏感的是还问。
“这事情,朝廷自有主张,还是办正事要紧,大娘子要北上了,几件小玩意投产的事情,要赶紧办好才是。”费苏打了马虎眼。
第一四五八章请天子裁决
果真,王秀对赵柔嘉的处置,在两府执政中引起小范围争论,甚至连六部尚书也参与其中,一切都是秘密商议,并没有让外界知道,议事厅外面都有禁军守卫,连寻常胥吏也不能接近。言情
毕竟,干系到皇室唯一的大长公主,又是太皇太后的爱女,王秀也郑重嘱托了,绝不能率意行事。
最重要的是,两府对兵变的定义是,赵构阴谋勾结万俟卨、李综、康履等人,迷惑挟持赵谌加害赵炅,这就不能把赵柔嘉定位在首恶,充其量也是胁从,更兼秘密审讯时得知,赵柔嘉保护赵炅,这就让她处于相对有利的位置。
朝廷中某些重臣,也隐隐有留下赵柔嘉的意图,并非全然为了恻隐之心,也不是曾经保护当年天子,这些老狐狸都是宦海几十年,有何事看不透彻不过是从政治角度考虑,应该留下皇室反对派人物,来牵制王秀在大内势力。
赵柔嘉无论是身份,还是自身的价值,都能够承担角色,更何况又是皇室仅存的大长公主,在士林中还颇有市场。
王秀立下了规矩北上,范宗尹又不在,两府只有秦桧和李纲、李光、沈默、蔡易主持。
虽然,李光镇压逆贼态度很坚决,对待赵柔嘉的处置,态度相当的暧昧,在绝不放过一个逆贼时,又要分清主次干系,就让人有了许多联想。
他对待李正民那是坚决袒护,确认为赵柔嘉是主谋,虽说赵构另有阴谋,谋反要分为两股力量的结合,她却是不可否认的领头人。就算刻意回避赵谌,却不认为她有脱罪的可能,哪怕不被处死,也必须要受到严惩。
相对李光的态度,都能让人嗅出些许异常,只是看问题绝度不同。
秦桧就是打酱油的,深感王秀不会再给他机会,仿佛抓住救命稻草,要好好表现一番,出奇地坚持王秀的主张,甚至让沈默、蔡易吃惊,他们不在意秦桧的态度,却认真执行王秀的嘱托,尽管不真正了解意图,却非常的坚持。
对于李纲、李光的坚持,他们以李正民、刘豫等人为筹码,不断地压迫对方就范,引的李纲大为恼怒。
“任凭谁袒护,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