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124(1 / 2)
,然后把塑料袋的口拢到嘴边吹起气来,直到把塑料袋完全吹起来,才赶紧的把塑料袋的口密封了起来。
“好了,简单的体积与密度的关系,虽然这个线圈很沉,但是这个塑料袋也很大。”董晨捧着鼓鼓的塑料袋说道。“希望不要沉”。
小心翼翼的把塑料袋放进水里,看着它勉强的浮在了水面上,董晨才算是松了一口气,“这下子保持干燥和浮力问题都解决了。”
这地方连个小木筏都没有,所以也就只能这么解决了。
之后还是那一套程序,穿上防辐射服,然后游到潜艇那里,打开舱门潜进去,最后再关门放水。只是这次多了一个鼓鼓的塑料袋,有些不方便罢了。
董晨拎着湿淋淋的袋子来到了核反应装置的旁边,进来的时候发现,要想把阻尼线圈装进去在这里可不行,这里可没有那个万能的“e”。
于是又无奈的返回了进来时经过的那个控制台,按照维修手册上的指示,用控制台打开了核反应装置上的一个接口,然后才拿着干燥的阻尼线圈放进了核反应装置里。
不管是维修手册,还是游戏上都说要先放置阻尼线圈,所以由不得董晨不小心。
接下来就是要找核燃料了。
按理说在这遍地核弹的地方找核燃料应该是很容易的,任何一个核反应堆里应该都有,但是老赵非要主角去拆核弹头,看来这华国的核燃料和米国的核燃料应该、可能、或许不是同一个型号的。
看来不仅要当核潜艇维修工了,在维修核潜艇的过程中还要客串一把拆弹专家,而且拆的还是核弹。
这世界真扯淡。
第二百三十六章拆核弹
核聚变反应装置就相当于一个炉子,那么核燃料就相当于煤。
这个比喻基本没毛病,但是这个东西感觉就是别扭。
因为这个作为核燃料东西,不是核聚变反应装置专用的核燃料,而是从核弹里拆下来的战斗部件。
这虽然维修手册里边明确标明了这个战斗部件可以用作核聚变燃料,但是董晨总觉得这就像是往火炉里边扔炸药一样。
虽然核弹的爆炸条件蛮苛刻的,但是这是人类的一种条件反射,嗯,心理问题。
董晨现在就拿着维修手册来到了弹药舱,看着那个比自己还大的核弹,他还真不想对这个东西进行操作。
人类对于核弹的认知基本上就是那一朵大蘑菇,还有大蘑菇消失之后的废墟和惨样,董晨虽然在现实世界没见过那种惨样,也就是在一些音像制品中见过影像,但是这个世界可是让他实地见了一个遍。
尤其是这个场景就是这艘潜艇造成的,准确说是他面前这枚核弹的兄弟姐妹们造成的。
又看了看维修手册上那标注着100安全的字样,董晨才按着维修手册上的程序操作了几下,打开了核弹上的战斗部件。
这个世界是矛盾的,先进与复古式并存的,复杂与简单也是共同存在的,只打开了一扇金属护板,董晨就看见了一枚核弹最核心的部分。
看着静静的待在那里的管状体,董晨急忙把维修手册塞进自己的口袋里,然后小心翼翼的用双手把那管核燃料取了出来,看着手中这手臂长短的不知名金属制成的能量管,董晨是真心的无语。
虽说设计成统一尺寸对后勤很友善,但是这又当核弹又当燃料的东西,总是让人心里不舒服。
相信在现实世界给核反应堆加注燃料的时候,那些工作人员一定也很紧张。
这东西又不是机关枪的子弹,突突突一分钟能打出去几千上万发,消耗根本就没那么大,一艘核潜艇补给一次弹头和燃料能用几十年的时间,而且核弹头可能连用的机会都没有。
有那抓破脑袋搞设计的时间,直接在潜艇上多准备几管燃料不就行了,这艘潜艇200米长,不差那点地方。
无奈的董晨带着那管燃料又回到能源室,重新打开核聚变反应装置的能源接口,然后把那管燃料小心的塞了进去。
看着那管从核弹头上拆下来的东西严丝合缝的装了进去,董晨总有一种“焊雷管锯灯泡”的奇葩心情。
在确定装填完毕之后,董晨来到外边的操作台,按照维修手册上的步骤重启了核聚变反应装置。
随着一震极低的嗡鸣声,董晨的电磁感知就感觉到能源室中一股强大的能量开始运转,而他的眼睛也看到能源室中几根黑暗的圆柱亮起了蓝色的光芒,核聚变反应装置中的一些部件也运转了起来。
看着操作台上连接着核聚变反应堆的能量显示表,看着那指针从0开始转动,一直转到了100才停下来。
直到指针稳定在100的位置上,董晨按照维修手册上的流程检查了各个部分的压力也正常,看了看各个部分运行也正常,这才算是稍稍放了点心。
董晨找了一张椅子坐下来,看着眼前操作台上各种指针和指示灯的变化,按照维修手册上的说法,在这座反应堆重启的十五分钟内是要特别注意的,所以他要等一等,等它彻底稳定下来。
还好,辐射世界的华国军工产品还是坚挺的,哪怕是在没有维护的情况下闲置了200年,换了零件依然能用,而且运行相当完美。
十五分钟过后,确定了一切正常,董晨也就把备用电源全部关闭了,然后全部线路连上了主电源。
一瞬间,原本昏暗的灯光和一些应急灯都关闭了,整艘潜艇也全部陷入了黑暗,只有能源室里正常运转的核聚变反应装置还散发着幽幽的蓝色光芒。
一秒钟后之后,灯光又全部亮起,这回不再是为了节省能源而亮的昏黄灯光了,而是明亮的白色灯光。
明亮的白色灯光从能源管理室开始亮起,也就是董晨所在的这间舱室开始,然后指挥舱、休息舱、娱乐舱、资源舱、机库、走廊等等,一个个的舱室从黑暗变得明亮,这让这艘有一点破旧的潜艇看起来也稍微的有了一些高科技产物的感觉。
果然,灯光是人类现代文明的产物,在一定程度上也代表着人类的科技文明。
最早先的灯光亮起来之后,一些为了节省能量而关闭的设备也逐渐的运转了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