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小说网
会员书架
首页 >科幻次元 >电弧中的高级玩家 > 分节阅读 130

分节阅读 130(2 / 2)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

那些挖开的废墟果然没有让董晨失望,按照这个游戏的设定,这次核打击是突如其来的,他们根本就没时间来转移一些重要资料和数据。

而游戏的开头也证明了一点,居民们明显是什么也不知道,撤离状况非常的突然和惊慌,那些资料也会被砸到了废墟中,所以董晨就在废墟中找到了大量的资料。

董晨主要的清理了电弧喷射系统研究所和波塞登能量涡轮研究所的废墟,这其中就有董晨最需要的高科技引擎技术,董晨在清理出的废墟中找到了大量的技术资料。

这些资料包括车辆用引擎和飞行器用引擎,其中绝大部分都是一些能量引擎技术,也就是电推进系统,而使用液态燃料来推进的引擎技术就少了很多,不过想想这个游戏的背景设定就释然了。

在现实世界虽然也有电动引擎的研究,但是人们对电动引擎的需求并不急迫,因为还有大量的化石能源来供给使用,而且由于技术条件的制约,尤其是怎么持续供电这一问题上没解决,所以这一技术发展并不迅速。

但是在辐射世界可不一样,这里的化石能源已经紧缺到了一个危险的地步,所以这里的科学家们在尽量改进和优化生物能源引擎的时候,也在不断的攻克电推引擎技术。

而且由于他们有核聚变这个大杀器,所以在电推进领域发展的相当迅速,各种各样的电推进技术都进展不错,实际应用也已经很成功了。

没办法,人不被逼到绝地是不会爆发的。

都说战争是推动科技进步的发酵剂,那是因为对战双方都不想死,所以才拼命研发新科技,想要造出更高科技的武器来保命,游戏设定的这种能源短缺也是一根小皮鞭,狠狠的抽上一鞭就有动力了。

离子推进器就是这其中的一种,在现实世界我们已经给了它一个定义,那就是空间电推进技术中的一种,它的特点就是推力小、比冲高,可以广泛应用于空间推进,如航天器姿态控制、位置保持、轨道机动和星际飞行等。

与传统的化学推进方式相比,离子推力器需要的工质质量小,效率非常高,是适合在宇宙中长距离航行的一种动力装置。

是的,推力太小,在大气层内的别想了,但是董晨在废墟中挖出来的资料可不是这么说的。

董晨不是没有质疑过这些游戏世界中科技的真实性,不过从董晨拿到的第一份资料,并且得到验证之后起,董晨就打消了这种质疑。

初期的离子推进器确实是推力很小,小到仅仅只能推动一张纸。在辐射世界也是一样,开始也是做了很多实验,直到他们用上了成熟的核聚变装置。

目前现实世界中航天器上给离子推进器提供能源的是太阳能电池板,它的功率很小,提供的电量也有限,所以离子推进器也就只能得过且过了。

但是核聚变装置可是一个暴力的大家伙,可以给离子推进器提供非常高的功率,也能提供源源不断的能源,所以使用了核聚变能源的离子推进器完全可以直接电离空气,然后提供非常巨大的推力。

不过这种强力的电离空气过程有个特性,那就是会发出巨大的声响,这其实不算是什么大事,其他的飞行器飞行的时候也会发出巨大的轰鸣声,但是,这种离子推进器的声音不是一般大的。

好在这是辐射世界早期的离子发动机,只是由于他们有核聚变当能源,所以早期就成功了,经过后来的优化和升级,这种声音已经小了很多,最起码比空气摩擦声小了。

在后期他们有更加高明的研究方向,比如让它更快,反应更加灵活什么的,让它飞出太阳系也不会落伍什么的,不过正在研究中就“世界核平”了。

虽然有些可惜,不过董晨已经很满意了,有了这东西,董晨就可以制造直接从地面起飞的宇宙飞船了,或许可以先造比较小型的空天飞机试试。

比较大型的宇宙船可能要等等,因为万恶的游戏设定又来了,不管是游戏剧情里,还是游戏背景设定中都没提到大型宇宙飞船,所以这里本根就找不到大型飞船的任何资料。

其实就算是空天飞机的资料这里也不全,因为这里只是两个研发推进引擎的地方,他们这里也只有一些空天飞机的基础数据,用来保证他们制造的离子推进器适用于空天飞机上。

所以不管要造什么,董晨这里都要再仔细研究研究,因为没有详细数据。

除了这些,这里也没有卫星的资料,因为这里没有航天研究中心,所以这个也要董晨好好考虑考虑,说不定要在现实世界那边搜集资料。

最让董晨省心的也就是潜航器的问题了,董晨在几个大造船厂的废墟中找到了相关的资料,除了这些之外,长江31号潜艇中得到的资料也有大量的潜航器资料,所以潜航器的建造应该问题不大。

就这样,这次的一年多时间里,董晨就在清理废墟、整理资料、忘我学习、烹饪和锻炼身体中度过了。

虽说这些资料都会放进一号的资料库中,有很多资料稍微整理一下就能直接制造,但是董晨还是希望把一些东西放在自己脑子里,并且把他们理解透彻。

这样不仅可以心里有底,而且还能装比用。

第二百四十九章回来了的变化

现实世界,地下基地的穿越广场中,董晨一步就从蓝色的圆形电弧之门里跨了出来,这次他是一个人回来的,没有开车,也没有带机器人,只带了一个装满了新资料的移动硬盘。

在一个人的时候,还是在很安全的地方,董晨还是比较喜欢用显形的蓝色电弧之门的,因为那是他对穿越之门的第一印象。

对于任何生物来说,第一印象都是相当重要的,这是动物行为学中的印随学习,很多鸟类和哺乳动物都有这种行为,简单来说就是出生看到的第一个体型较大的活物叫妈妈。

甚至不是活物都行,只要是活动的、体型较大的物体就行。

这是进化选择决定的,也是新生动物学习的一种重要形式,它可以使这些没有自卫能力的小动物紧紧依附着它们的父母,从而使食物供应和庇护要求更有保障。

人类虽然已经可以客服很多生物本能了,不会干的那么极端,等长大懂事了就明白了,但是第一印象也是相当重要的,在找工作、交朋友、买东西和日常生活中都用得上。

“欢迎回来,先生。”

这是董晨从电弧之门中走出来后听到的第一句话,也是每次出来后听到的第一句话。

“嗯,好久不见。”

跟一号打过招呼之后,董晨才注意到穿越广场这里静悄悄的,连附近的走廊里也没有了原先来来往往忙碌的机器人。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