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382(2 / 2)
“哈哈,是啊,就是弧光集团之前的保密措施做的太好了,原先只能从月球轨道上看见逐渐成型的“气泡”,现在看到了里边的真实场景,我能说我被震撼到了吗”
“这有啥,这不是弧光集团得一贯尿性吗吊人胃口溜的一批”
事实上,弧光集团对于月球建设计划第三期的工程曝光度确实不大,一是因为这段时间弧光集团的建设计划确实多,并且董晨也不想过多的曝光月球的事情,因为他在月球上还在搞其他的东西,被关注的多了,总会有露马脚的那一天。
二就是米国那边,它可不想让弧光集团把所有的风头都抢过去,毕竟它领头的新国际空间站也开始建设了。
虽然呃,确实比不过弧光集团这边的九座空间站一块建造的规模,但是他们也不希望自己这边弱了风头,作为国际性的超级大国和强国,这点面子他们还是要有了。
所以他们的宣传力度要比弧光集团这边大多了,毕竟那是好几个国家一块发力,甚至连“权威”的联合国都在为他们加油助威。
事实证明,广告的力量还是相当有作用的,尤其是来自权威机构的广告,顺便弧光集团也没有出来反驳的情况下,不少人还真信了米国人的邪,认为它们的新国际空间站很牛比。
要不然每年也就不会有那么多的“啥啥公司”花巨资买权威平台的广告和请知名明星代言了,进而让很多消费者都
当然,要是光这样的话,其实关注月球的人还是不少的,真正抢了月球风头的,其实还是弧光集团自己。
当初在九座空间站和月球建设计划开工的时候,火星计划需要的飞船也开工了,所以真正抢风头是它。
对于在人类的视野中出现多年,这段时间又被人类不断造访的月球来说,显然还是火星更神秘、更难以“攀登”、更吸引人。
在弧光集团的火星计划临近的时候,这艘要飞往火星的飞船也快要完工了,虽然弧光集团没有刻意的宣传,但是有时候弧光集团的空天航班会途经它的不远处,新国际空间站的一些货运飞船或载人飞船也会经过,所以被拍到的时候也不少。
这种在外人看来遮遮掩掩的感觉就更让人好奇了。
所以在它面前,什么月球计划、空间站计划,那都是差了一截,也就是在人类面临“喋血”病毒的威胁时,人们对于它的关注度才没有那么火爆了。
在这些事情的作用之下,弧光集团的月球建设计划自然就曝光的更少了,这么突然的一开放,而且还是这种生命禁区与生命繁茂的极致反差感,怎么会不让人们感到震惊。
当然,在“气泡”中的人们可顾不上其他人震惊不震惊,身处实际环境中的他们可比任何人都震惊。
这树、这花、这天呃,假天
整个地方简直是太完美了。
不过他们来这里可是有任务的,兴奋了一会就被之前选出来的几个管事的集合到了一块,然后说了一些注意事项就让他们去寻找自己的住处去了。
这几个管事的只是临时管事,他们来这里的第一件事就是先安顿下来,先熟悉一下环境,并且总部这边也要看一看他们的临时组织能力。
等过几天他们熟悉了这里,并且没有出什么事的话,月球基地那边的主管梁国宇,也就是弧光集团月球区管理者会到这边来接管事物,给他们安排接下来的工作、生活等等。
从那一刻开始,地球人对于月球的移民工作才算真正的开始。
第七百四十四章他们会感谢我的
虽然目前只开放了居住200人的限制区域,但是这些地方还是挺大的,因为居住区就不单单是能塞下200人就算完事,它里边的建筑面积、街道面积、公共绿化面积,甚至是私人绿化面积等等,这都是要占地方的。
甚至是他们在地图上还看到了一个植物公园,那个植物公园里还有一个小湖泊呢。
这个带湖的植物公园自己奢侈的占了一个不算大的“气泡”,只是现在还没有开放,据上边的介绍是说里边的植被还在养护,还在成长,估计再过两个月就会开放。
毕竟从地球运输成树的成本太巨大了,相对来说还是运输小树苗合适,不过小树苗的成长也需要时间,所以会有养护期这一说。
等这个森林公园“气泡”开放之后,别说是这200人的城区了,就算1000人的建设目标完成,甚至是算上更后期的计划,这里也绝对算是一片在月球上的胜地,人们向往的宁静之地。
所以实际上可以居住200人的地方是可以居住更多的人的,但是那样的话,居住质量会不好,并且随着居住人数的增多呈直线下降的状态。
如果在苦难时期,比如地球突然发生了大灾难,人类在上边待不了了,那时候可以多挤过来一些人,但是现在就没那个必要了。
在董晨和他的便衣警卫找到了住处之后,他们并没有休息,而是直接乘坐一辆车出了“气泡”生态圈,向着不远处的月球基地开去。
等出了壳体生态圈行驶了一段距离之后,董晨回头看就又是一番和空中俯瞰不一样的景象了,扣在地上的壳体结构看起来格外的巨大。
尤其是这种非自然形成的高科技人工造物坐落在这荒凉的月球上,在太阳下闪闪发光的壳体生态圈和周围那灰蒙蒙的月面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它的周围还有其他在建的壳体生态圈,那闪闪如繁星的激光焊接机的光芒,还有那不断起降的运输机和来回穿梭的智能货运卡车,都让人的心灵感觉非常的震撼。
“一号,你说我们是不是在创造奇迹”
看着车外的景象看了半晌,董晨才开口问他旁边坐着的便衣警卫。
而坐在董晨旁边,一身利落打扮的年轻女性实际上是一台高智能机器人,正是这次跟董晨出来的便衣警卫,理解成女版的终结者就好了。
那么作为高智能机器人,被一号占用一下也是再正常不过的了。
所以听见董晨问自己这样的问题,一号确认的答道,“是的,先生,我们确实是在创造奇迹,我们走上了前人从来没有走过的路,成了一名奇迹的开拓者。”
“嗯,感觉不错,但是总觉得有些耳熟。”董晨歪着头抿抿嘴说道。
“这是史诗故事中经常会用到的语气,先生,”一号回答道,“我觉得现在用这种语气,比较有历史的沉淀气息,显得更深刻,也比较适合衬托我们现在正在做的伟大事业。”
对于一号的回答,董晨又品味了一下,感觉好像哪里不对,因为他总感觉“史诗人物”并不算什么好结果。
在他的理解中,想要挂上“史诗”的名头,除非是地球的发展遇到了什么巨大的挫折,然后他带领着地球走出了困境,这才算是史诗剧情。
或者是他带领着地球发展到了一个巅峰状态,然后他这里突然“呃挂了”,地球从此进入了黑暗世纪,人们向往着以前的强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