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176(2 / 2)
几个多日未见的旧同僚再聚首,自然难免要痛饮一番,杨震就这么稀里糊涂地被灌了一气酒,待迈着醉步回到家中,就一头栽倒床上酣然睡去。
之后,杨震又分别拜望了同属禁军侍卫的其他那些同僚,随后又回了一趟棋盘街的百户所,和莫冲等旧下属也聚了一次。直到临近元宵节,眼看着这个年是要彻底过完了,才终于消停下来。
对后世来说,正月十五元宵节并不算什么大节日,再加上刚过春节,大吃大喝大玩大闹之后的这个节日便很容易被人忽略。可对几百年前的明朝百姓来说,相比除夕过年,这个元宵节才是他们狂欢的日子,而这在京城尤其如此。
过年更多是礼仪性质的,人们需要相互走动,需要给祖宗上供祭祀,往往一番忙碌下来自己倒还饿着肚子。然后就是一眼看不到头的与亲朋好友的联络走动,其实真论起来过个年却是比平常更忙更累的,只是吃的比平时好了不少。
而元宵节则不同,这是一个让所有人都欢乐的节日。在这三天正月十四、十五、十六无论你是男是女,是老是少,都会走出家门,到街上去与不认识的人一起狂欢,欣赏那些或由个人,或由官府所扎造的各式花灯,甚至青年男女在此还能邂逅出一段佳话来。不然,也不会有传颂千古的“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了。
而更重要的是,在这三日三夜的狂欢里,整个京城是不设宵禁的。要知道,身为京城天子脚下,北京城的治安管理一向是极其严格的,到了晚间若没有衙门签署的相关文件,无论是谁,在夜间外出都是犯禁之举,轻了难免挨顿板子,重了,则有牢狱之灾。而这三天夜里,却是人人即可上街,通宵达旦。
对于京城元宵节有多热闹,张静云早在那些邻居的口中听过无数遍了,之前也无数次在杨震的耳边提醒着,要和他两个一起去逛逛。看着她那期盼的小眼神,再想到之前把她一个留在这儿没好好照顾,这次过年还有多半日子在外应酬,杨震在歉意之下自然就一口答应了这个请求。
但或许是好事多磨吧,十四这天,杨震又被莫冲几个给叫了去喝酒,直到天擦黑了才回来,而此时的他已醉醺醺的,这让本来满心期待的张静云好不失望,她总不能拖着脚步踉跄的杨震硬去外面观灯吧。
好在十五这个元宵节的正日里,杨震再不必有任何应酬,可以陪着张静云上街观灯,这才让她再次高兴了起来。
因为目的还是观灯,所以白日里他们也与许多人一样在家中养精神。而待进入黄昏后,两个胡乱用了些饭的年轻人就兴冲冲地携手出门观灯而去。
这京城的花灯比之杭州自然是要更亮更多,花式也是更繁杂精美的。无论是扎成人物动物的小型花灯,还是被高高堆叠,看着比一般的屋子都要高上许多的山水花灯,都是那么的惟妙惟肖,使人看直了眼。
虽然张静云之前在杭州也曾看过不少之前未曾见过的高大花灯,但与京城这儿的一比,当日杭州的花灯就显得太也普通了。当初那几丈高的灯山已是最夺人眼球的,而眼前,这样的灯山却是比比皆是,许多大的商号外面都会精心扎起这么一座灯山来,以显自家财力之雄厚。
杨震对面前的这些花样多变的花灯也是大感兴趣,没想到在这个纯靠手工制造的年代里,匠人们能造出如此之多神形兼备的工艺品来。当然,对他来说也就只有这么一点感慨了,毕竟上一世他见过了太多比这些更好更亮的花灯。而且,在人流汹涌,几乎可以用摩肩接踵,挥袖成云来形容的京城街道之上,他还得照顾住明显被眼前花灯吸引,只会啧啧赞叹地扑过去看个明白的张静云,不然说不定一眨眼,两人就得走散了。
在几次差一点就要被人群冲散或是张静云自己乱走后,杨震无奈下只好伸手紧紧握住了她那只柔软的小手:“你呀,怎么还像两年前那样孩子气呢”虽然是在责备她,但语气里却充满了宠溺的味道。
手被杨震一把握住,张静云的心也像是被他握了一下般一紧,一种别样的感觉就从她的心底生了出来。虽然之前两人的手也有过接触,但那是她握的他,她还记得,那是两年前在杭州的元宵节,自己在不经意间拉起了他的手。而现在,他终于主动握住了自己的手,这种被人呵护的感觉,让她顿时面颊就跟火烧了似地红了起来。
好在此时周围都是花灯照来的灯光,将每个人的脸都照得红通通的,所以张静云此刻的模样倒也不显得有多异样。只是她的脚步却明显比之前要慢了许多,目光也不再如之前般只顾着贪看周围的花灯,而是不时瞟向身旁,偷看着杨震,想看看他在拉着自己手时到底是个什么反应。
杨震倒没有张静云那样的一惊一乍,毕竟在他心里,已渐渐把她当作了自己的女人,那拉一下手又算得了什么而且,他们俩又不是没有拉过手,之前在杭州不有过吗像他这种男人,当然不可能像女子般细腻地觉察到主动与被动的区别的。
两个各怀心思的年轻男女随着涌动的人潮不断朝前而去,一路之上的花灯各方异彩,让人目眩神迷,让人流连忘返自不待言。可叫人奇怪的是,人潮最终涌去的方向居然不是那片灯光更加灿烂的所在,而是一处平时寻常百姓都不会去的所在皇宫。
“这是做什么难道这时候百姓还能跟后世老美那般见最高领导吗”杨震心里犯着嘀咕,脚步却是不停,和张静云一道来到了皇宫大门之前。杨震一眼就认出了这是东华门,只是此刻宫门是紧闭的。
而叫杨震有些惊讶的是,那些百姓在来到紧闭的宫门前时不但没有止步,反而拥挤着上前,攀到了宫门之上,而做这一切的,多是些妇人。
“这”杨震看得眼睛都有些直了,若不是确信此时国家尚算安定的话,他都要以为是有乱民攻击皇宫了。
而在他愣怔间,还有不少妇人扑上前去,此时原来在那儿的人似乎已达成了目的,心满意足地转身离开,将位置腾出给了后来之人
第二百七十一章又一场大火
看着周围的妇人都一个个急不可耐地挤将上去,张静云也不觉有了一起上去凑这份热闹的心思,便反手拉了杨震一个劲儿地往前去。杨震无奈,只好随着他一点点往里蹭,同时口中也不忘提醒她道:“静云,你且先问问她们为何去那门前。”
“哦”杨震这一说,张静云才想起来自己尚不知道去门前有何好处呢,便笑着看向身旁一个也正奋力上前的女子道:“大姐,这大家都去宫门那儿做什么哪”这便是国人的一大特色爱凑热闹了,只要某处去的人一多,保管有人跟着一起,尽管他都不知道到底那些人是去做什么的。
那名女子正全力前进着呢,见有人问自己本是不想答的,但转头见是个娇俏可人的少女,便笑了回道:“这个呀,咱们是去摸门钉,以求多子多福的。”说着还看了张静云他两个一眼:“你们小夫妻应该刚成亲吧,正好趁这次机会去门前摸摸,保管明年,不,是今年就能抱上大胖儿子。”
原来,北京城里一向就有这么个传统,每年的上元节,嫁作人妇的女子便会去各处城门摸门钉,因钉与丁谐音,故有求子之意。而东华门这儿因为是皇宫的入口,自然是极其贵重的地方,这儿门钉的生意就要远胜过别处了。当然,做为皇宫的重要门户,一般情况下是不准百姓随意靠近的,只有像